時間來到1月27日深夜,俄烏沖突1066天,距離沖突打滿整整三周年已不足30天
這一天,一個重磅消息是:沖突至今,一向以強硬樂觀著稱的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他也開始對烏克蘭局勢悲觀起來了,這著實引人深思......
甚至還讓人嗅到戰爭結束的味道了.......
2024年3月12日,參考消息:烏高官稱,將在克里米亞采取重大行動
一、引人側目!敏感時期,布達諾夫:如果2025年夏天之前不進行認真的談判,烏可能不復存在
當地時間1月26日,據《烏克蘭真理報》報道, 消息人士稱,烏克蘭最高拉達就烏克蘭局勢舉行了一次閉門會議:
議會和派系的領導人邀請了國防軍司令部以便了解戰爭的真實情況。起初,總參謀部的代表說了很多,很復雜,但很有趣,然后還有其他各種報告。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布達諾夫!
因為他明確表示:“如果夏天之前不進行認真的談判,那么可能會開始非常危險的進程,威脅到烏克蘭的生存。”
報道截圖
顯然,這是一個重磅消息!
畢竟,通常來講,烏克蘭最高拉達舉行閉門會議往往意味著:面對一些需要迅速做出決策且不宜公開討論過程的重大事務時,會舉行閉門會議。
而這種情況,通常是指討論敏感軍事問題、涉及外交機密事務、審議重要內部政策、處理內部政治分歧和應對突發緊急狀況:
而俄烏沖突背景下,像前線軍事局勢惡化、防線崩潰,與俄羅斯的談判可能性,與西方國家的進一步軍事合作細節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講,鑒于布達諾夫可能是掌握戰爭信息最多的人,有理由相信他給出的判斷是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換言之,烏克蘭局勢可能遠比很多人想像得更為惡劣和悲觀——而在這種背景下,及時止損,啟動談判可能也是一務實的選擇,甚至最理想的方案是在美西的支持下逼迫俄羅斯簽署明斯克協議3.0版本。
當然了,話說回來,該消息人士認為布達諾夫的說辭最為引人注目,很可能還與他此前發表了似乎過于樂觀的預測有關,因此前后反差太大,讓人不禁側目。
同時,其畢竟是烏克蘭情報總頭子,很可能相比其他官員,要更為了解美國和俄羅斯在烏克蘭沖突中的真實立場.....
那么,這種觀點有道理嗎?接下來,烏克蘭局勢又將何去何從呢?
二、成也輿論,敗也輿論?2025年很可能會是決定烏克蘭國家命運的關鍵之年
務實地講,俄烏戰爭是典型的混合戰爭,軍事政治經濟金融外交輿論心理等皆是戰場,在這種背景下,特別是烏克蘭當局似乎過于看重國際觀瞻:
不僅前線作戰時會過分考慮政治或輿論因素,而沒有遵從戰爭規律(比如沒有及時撤離巴赫穆特、阿瓦迪夫卡,導致大量精銳部隊在對手優勢火力之下死傷慘重,影響著實深遠,畢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最近一年,俄羅斯在前線的推進態勢圖
而且澤連斯基當局在很多方面的說辭也讓外界強烈質疑。比如,澤連斯基2023年2月23日,就明確表示,打了兩周年,烏軍陣亡人數僅為3.1萬,俄軍陣亡人數為18萬。而到了2024年12月,他則說烏軍陣亡人數僅4.3萬——但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前兩天,據美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烏克蘭特別代表凱洛格宣布,烏軍在近3年的戰爭中喪生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美國在越南和朝鮮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總和。
換言之,按照美方的這個說法,不難得出:
目前,烏軍損失已經超過51.4萬,其中陣亡人數超過9.4萬人——美國官方公布有數據顯示在越南的死亡人數為5.8萬,在韓國為3.6萬。至于受傷失蹤被俘人數,兩場戰爭共計約為42萬。
而這只是美方的說法,被外界普遍讓認為是一種很保守的說法,否則若非局勢惡劣到一定程度,一向要強的澤連斯基、布達諾夫等人又怎么會口風變軟呢?
是的,要知道28天前,布達諾夫可不是現在這般悲觀!
當時,在去年12月31日的電視采訪中就烏克蘭局勢給出驚人判斷,他這樣表示:
俄羅斯的經濟正在下降。到2025年,我們肯定會看到俄羅斯經濟和金融達到危險水平。這雖然不是俄羅斯的毀滅,但俄國需要做出嚴肅的極限決策......
俄羅斯人可以徹底轉向戰時經濟,但他們是否愿意這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在西方仍然保持正常的社會生活的時候俄羅斯這么早就開始竭盡全力,這意味著俄國將先把自己拖垮
在這種兩難的選擇下,俄國要么在經濟崩潰后失去占領的一切,要么逐漸失去占領的一切,逐步龜縮回本土保住搖搖欲墜的經濟。所以,烏克蘭的2025年將迎來轉折——2025年對烏克蘭來說將比過去的一年更好,這是客觀趨勢,在 2025年我們會看到很多好事件,最終會給我們帶來期待已久的一切........
又比如,此前當地時間1月21日,在特朗普指示其特使100內天結束沖突的背景下,據俄羅斯前線軍事頻道報道稱,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米哈伊爾·波多利亞克表示:
現在,如果在3-4個月內大幅增加對俄羅斯領土的襲擊,并加大國際制裁的壓力,俄羅斯經濟就會遭受嚴重破壞,社會恐慌情緒將顯著增加。這將產生相當快的后果,6-8 個月后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切完全不同。
對此,有觀點指出,成也輿論,敗也輿論——歷史就是一個輪回!
70多年前,也有人曾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也曾信誓旦旦地稱:優勢在我
然而,時間是公平的,再高明的輿論在時間面前也注定越發蒼白無力,除了一時的自我欺騙和麻痹,最終將會被現實無情地擊碎!
總的來說,澤連斯基、布達諾夫、波多利亞克等人就像一個在博弈游戲中卻只看到自己手里牌,而不去深思別人有什么牌,又會出什么牌——某種程度上講,這些烏克蘭要員似乎還有種國際社會必須圍繞烏克蘭轉的迷之錯覺。
近日,特朗普簽署了暫停對外援助90天的法令,但以色列得到豁免,而烏克蘭沒有在豁免名單。
但這種錯覺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往往只看到別人短板,從而忽視整個形勢的變化和自身的巨大風險,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優勢在我,最終無可爭議的演變成一潰千里
當然了,現在布達諾夫開始及時醒悟,不再像過去那般盲目樂觀(只看到俄的短板,沒有國際局勢的變化,更忽視自身的風險),開始建議盡快嚴肅的談判,但這真的有用嗎?澤連斯基會聽嗎?還有現在才想進行認真的談判,會不會已經晚了呢?或者說,其實22年3月底就達成協議要更好呢?
現在,沒有答案
但相信時間會給出一切!
讓我們持續關注,拭目以待。
結語
總之,期待早日結束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