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國學君
來源 | 國學文化堂(ID:cdhgxzh)
莫言曾說過,家庭是一個人最初的情感滋養地,但也是最容易產生傷痛的地方。
很多人發現,自己會對家人表現出不耐煩甚至態度冷漠,反而對外人友好客氣。
這種“外冷內熱”的現象并非罕見,而是反映了現代家庭關系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有這種表現的人,并非不孝順,通常是由于下面這3個原因造成的。
曾被家人傷害過:未解的傷痛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愈童年。”
家庭關系里,很多人對親人產生怨氣和冷淡,根源在于曾經被傷害過。
可能是小時候在情感上缺乏關懷,或在生活中經常遭遇責備甚至懲罰,這些傷害可能會埋下根深蒂固的情緒創傷。
心理學認為,童年經歷往往塑造一個人對親密關系的認知模式。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溫暖和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無法滿足,會在內心積累不滿和壓抑,長大后更可能對家人產生冷漠甚至疏遠。
例如,一些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以“為你好”的名義控制孩子的生活,不允許他們表達真實情緒,甚至用過激的方式教育。
這種長期壓抑和控制給孩子造成了情感創傷,而在長大后,他們與父母的關系可能會表面維持和諧,但內心其實懷有不滿。
出于本能的情感防御,他們會對家人表現出冷漠和不耐煩,以此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父母的情緒穩定,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
父母間的矛盾沖突:情緒波及的無奈
《親密關系》一書中說過:
父母對孩子而言是造夢機器,也是行為范式,父母關系中的愛與行為,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日后的生活點滴。
家庭是一個復雜的情感系統,父母的矛盾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和睦,孩子往往會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甚至卷入父母的矛盾之中,成為“犧牲品”。
當孩子夾在父母矛盾之間,無形中也會承受很多負面情緒,久而久之會產生無力感和怨氣,導致對家庭關系的冷淡和疏離。
比如,一些父母在發生沖突后將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甚至將孩子拉入矛盾,使孩子成為“評判者”或“和事佬”。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孩子很難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甚至會感到親密關系充滿了壓力。
長大后,這些負面情緒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對待家人的態度。
許多成年人在父母面前表現得情緒急躁,源自潛意識中回憶起了父母之間的沖突和對自己的不當情緒宣泄,從而下意識地與家庭保持距離。
過度溺愛與包辦:習慣性疏離
許多家庭對孩子過度溺愛,事無巨細地包辦孩子的一切。
以至于孩子長大后在家里缺乏主動承擔的意識,對家人也失去了真正的責任感和感激之情。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傾向,把家人的付出視為理所應當。
這種心態讓他們覺得家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導致缺乏感恩之心。
被過度溺愛和包辦的孩子,容易產生“社交化失衡”的現象:
對待外人會表現得彬彬有禮,因為從小受到的教育讓他們懂得“對外人要有禮貌”,但面對家人卻態度冷淡,因為他們習慣了家人無條件的付出,將其視為應得的。
在長大后,他們對家人表現出不耐煩,是因為缺乏真正的同理心,覺得父母的包容是義務,這反而淡化了彼此之間的關懷。
事實上,這種不耐煩并非刻意,而是長期被溺愛和包辦下形成的情感冷漠和依賴心理。
要改善這種冷漠的態度,首先需要正視家庭中的情感問題,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并努力從心態上改變。
世上總有你不得不討好的人,但也總有些人,是你真正喜歡的。
在不喜歡的人那里丟掉快樂,又在喜歡的人那里忘記快樂,那樣不值得。
離你最近的人,更需要小心呵護,好好珍惜。
1、多換位
《平如美棠》里,饒平如勞動改造時期,只能給妻子寄信。
有時妻子給他寫:“我很氣你,我越寫越氣。”
把筆一扔,一兩個月不再來信。
他想想妻子要帶孩子,每天背水泥受的苦,就脾氣全消,只剩下心疼。
家人之間,沒那么多對錯是非。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當你心里不再只有自己,脾氣也不會來得太輕易。
2、多冷靜
心理學有研究發現,人在憤怒的時候,會出現“意識狹窄”現象。
眼里盯著壞事,看不到別的,自然都是負面情緒。
但只要你停下來,聽聽音樂,看看書,都比吵一架舒服。
沉默地離開現場,或是靜靜地自己待著,權當是自己療傷。
等到你舒緩下來,遇事平和,面對愛的人,可以有話好好說。
3、多感恩
作家晚晴有個讀者,
以前要么對家人冷暴力,不斷壓抑自己,要么干脆大發脾氣,把家里弄得雞飛狗跳。
后來她開始往好處看:
孩子愛看電視,她就制定了計劃和獎懲規則,每次孩子完成了,她就發自內心地贊美。
老公下廚,她本來覺得理所當然,也開始夸他,漸漸覺得在大門口就聞見飯菜香,真的很舒服。
感恩多了,就造就了快樂,快樂積攢多了,好事就會源源不斷。
再討好外人,你也不過演著他們生命中的配角。
笑對身邊人,你才真正主宰了自己的生活。
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總會不知不覺失去很多,等到幡然醒悟,身邊早已空無一人。
想想我們窮極一生,不過為了眼中景,碗中餐,身邊人。
而你的態度,其實你一直有選擇。
對身邊的人再好一點吧。
你會過上溫馨的日子,手握穩穩的幸福。
* 作者簡介:文章作者:國學君,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國學文化堂(ID:cdhgxzh),用文化溫暖人心,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