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老正時空 奇異時空
有人說,2025年將是AI爆炸年,2025年又正好是農歷蛇年,冥冥之中,蛇與AI似乎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系。
這幾天,中國的DeepSeek挺火,據說超過了ChatGPT。
圖片
這事挺重要的,這AI至少也得知道,并嘗試著去用。老正已經用AI做了兩期短視頻了,雖然只是簡單的畫圖,但覺得還不錯。
圖片
今天是除夕,照例要寫上幾句。忽然想到用一句話給DeepSeek和豆包出個題,讓它們分別寫一篇關于蛇年的作文,然后做個比較,倒是挺好玩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兩篇文章。
要求都是一樣的:寫一篇關于蛇年的雜文,要有蛇年的來歷,蛇的特點,蛇年的祝福。不少于1000字。
圖片
豆包:《蛇年漫談》(731字)
蛇年,作為十二生肖中的一員,總是帶著神秘而獨特的魅力降臨人間。
說起蛇年的來歷,那可是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蛇被視為一種具有靈性的生物。傳說女媧便是人首蛇身,她創造了人類,賦予了世間生命。蛇在傳統文化中,有時象征著智慧和神秘,有時又寓意著吉祥和長壽。
蛇,本身具有許多顯著的特點。它們身形修長,行動敏捷,能在草叢中悄無聲息地穿梭,宛如一位優雅的舞者。蛇的視力雖然不佳,但憑借著敏銳的嗅覺和獨特的熱感應能力,能夠精準地捕捉獵物。這種獨特的生存技能,展現了蛇適應環境的強大能力。
蛇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憧憬的年份。在這新的一年里,我要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對于莘莘學子,愿你們在蛇年里擁有蛇一般的專注和堅韌。學習的道路猶如蛇在草叢中前行,需要耐心和毅力。愿你們能夠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攻克每一個知識的難關,在學業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如蛇蛻皮般不斷成長和進步。
對于奮斗在職場的人們,希望你們具備蛇的靈活與機智。職場如戰場,變化萬千,愿你們能夠敏銳地洞察機遇,靈活應對挑戰,像蛇一樣迅速出擊,抓住成功的契機,讓事業蒸蒸日上,不斷攀上新的高峰。
祝福每一個家庭在蛇年里溫馨和睦,親人間的情感如同蛇的身體般緊密相連。無論遇到何種風雨,都能相互扶持,共同抵御。愿家中充滿歡笑和溫暖,幸福的氣息如同蛇的蜿蜒身姿,縈繞不絕。
對于老年人,愿你們在蛇年里擁有蛇的健康與長壽。歲月或許在你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希望你們的精神依然矍鑠,身體依然硬朗。愿你們享受寧靜祥和的晚年生活,安度時光。
在這蛇年,讓我們汲取蛇的智慧和力量。像蛇一樣,在沉默中積聚能量,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讓我們以蛇的堅韌不拔面對困難,以蛇的靈活多變應對變化。
愿這蛇年,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好運和喜悅。讓我們心懷希望,勇往直前,用努力和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愿每個人在蛇年里都能收獲滿滿,夢想成真,幸福永駐!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大家蛇年快樂,諸事順遂,吉祥如意!
圖片
DeepSeek:《蛇年絮語:在時間褶皺里觸摸永恒》(1256字)
庭院里的臘梅悄然吐蕊,鄰家孩童舉著糖葫蘆追逐嬉鬧,街角的紅燈籠在暮色中輕輕搖晃。又逢蛇年,這個被無數傳說籠罩的生肖,總讓我想起祖父書房里那幅褪色的《白蛇傳》年畫。時間的褶皺里,蛇的意象如月光下的溪流,泛著粼粼波光,既承載著遠古先民對自然的敬畏,又折射出人類對生命本質的永恒叩問。
一、甲骨文里的蛇形圖騰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蛇"字宛如游動的曲線,恰似月光下蜿蜒的溪流。上古時期,中原大地上蛇類繁多,《山海經》記載著"人面蛇身"的創世神祇,女媧以蛇尾支撐天地,伏羲持規畫八卦。這些半人半蛇的神靈,暗示著先民對蛇既畏懼又崇拜的矛盾心理。蛇蛻皮重生的特性,讓先民將其視為永生的象征,三星堆青銅神樹上的蟠龍紋飾,實則源自對蛇類形態的神化想象。
農耕文明對季節更替的敏感,催生出獨特的生肖文化。漢代王充《論衡》記載的十二生肖系統,蛇居第六位,對應地支中的巳時。這個時辰太陽升至東南方,陽氣漸盛卻未達鼎沸,恰似蛇類在春日蘇醒時的謹慎機敏。民間傳說中,蛇因救治受傷的玉兔而獲得生肖席位,這則寓言將蛇的冷峻外表與內在靈性巧妙統一,構建出超越物種局限的文化符號。
二、文明鏡像中的蛇形隱喻
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手杖纏繞的靈蛇,埃及法老頭冠上的圣蛇標記,印度教昆達里尼能量象征的蛇形圖案——不同文明不約而同地將蛇奉為智慧與重生的圖騰。這種跨越地域的默契,揭示著人類對生命奧秘的共同認知。蛇類無眼瞼的注視,恰似哲人對真理永恒的凝視;其蜿蜒前行的姿態,暗合人類文明螺旋上升的軌跡。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蛇具有雙重面相。《詩經》"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將蛇與生育崇拜相連,漢代畫像磚中伏羲女媧交尾圖,更是將蛇升華為創世本源。但《左傳》"見豕負涂,載鬼一車"的詭異描述,又為蛇蒙上陰翳。這種矛盾性恰如陰陽太極,蛇既代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又暗示著潛藏的危機,構成完整的哲學思辨體系。
現代人透過科學棱鏡重新審視蛇類:熱感應器官啟示紅外探測技術,毒液成分催生新型藥物,仿生學借鑒蛇類運動原理。這些突破印證著《周易》"觀物取象"的古老智慧,當我們褪去神秘主義外衣,蛇依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鏡像。
三、時光長河里的蛇年寄語
蛇年總在冬春之交如約而至。北方老人會剪"蛇盤兔"的窗花,取"蛇盤兔,必定富"的吉兆;江南水鄉則流傳"小龍換新衣"的俗諺,將蛇蛻皮視為除舊布新的象征。這些民俗如同時間長河里的鵝卵石,雖被歲月沖刷得圓潤光滑,卻始終沉淀著先民的生活智慧。
當代社會的"生肖焦慮癥"常將屬相與命運粗暴勾連,這恰是對傳統文化的誤讀。北宋蘇軾屬蛇,卻在《赤壁賦》中寫下"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的千古絕唱;現代作家張愛玲同樣屬蛇,其文字如蛇般敏銳地捕捉人性幽微。生肖不應成為命運的桎梏,而是啟迪智慧的密碼。
當電子屏幕取代了桃符,我們依然可以在蛇年重拾古老的生活美學:學習蛇的從容,在快節奏中保持內心澄明;效仿蛇的智慧,在紛繁世界里懂得蟄伏待機;領悟蛇的蛻變精神,勇于打破固有的認知窠臼。或許這才是生肖文化穿越千年依然鮮活的真諦。
暮色漸濃,孩童們點燃煙花,金色光軌在夜空中繪出靈動的蛇形。這轉瞬即逝的美景,恰似生肖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驚鴻一瞥。當我們以敬畏之心觸摸傳統,用理性之眼觀照當下,那些盤踞在時光深處的蛇形圖騰,終將在現代文明的土壤中,生長出新的哲學枝芽。歲次癸巳,愿我們都能如蛇般保有對世界的敏銳感知,在蛻變的陣痛中迎接新生。
上面的文字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朋友們可以鑒別。豆包的字數沒有按要求達成,DeepSeek的字數超過了1000字。
今年的除夕作文就用這兩篇文章代替吧。
圖片
對聯都貼上了,已經貼了一輩子了,這個傳統至少現在還用不著改,以后有了機器人,就給機器人下指令,讓機器人去貼。
相關閱讀:
兔年除夕的傷感(視頻版)
老正扯淡|兔年除夕的傷感
兔年來了,吉利話兒還是要說的!
老正扯淡|兔子蹬鷹是兔年最高境界的吉利話兒
老正扯淡|猛虎余威在,狡兔不敢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