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上看別人寫的文章,常有矛盾的地方。
比如開國中將周希漢,有人說他1987年離休后,晚年主要的工作就是寫回憶錄,可實際上,周希漢有不少回憶的文章,但晚年卻是述而不著。
據周希漢自己講:
“兵是兵,將是將,帥是帥。光桿司令打不了仗,一群兵也打不了仗。是兵不能講是將,是將不能講是帥,有多少功勞是靠自己講的?”
“就那么一仗,司令寫文章講是司令指揮的,政委講是政委指揮的,副司令又講是副司令打的。一仗成了三仗。多荒唐?。v史不是寫出來的。”
周希漢一輩子最擅長打硬仗巧仗,新華網說他是“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繡花”,周希漢擅長以與敵對等的兵力生吃,往往能大勝,據說在解放戰爭時期,周希漢率部共擊斃和生擒61名國民黨將軍,大多為生擒。
不過少有人知道,周希漢并不是科班出身,他打仗能力主要來源于兩個人,一個是徐向前,一個是陳賡。
一
周希漢是紅四方面軍出身,徐帥作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對凡是紅四方面軍出身的人都有影響。
更重要的是,徐帥曾救過周希漢好幾次。
1966年秋,時任海軍副司令員的周希漢被批斗,除了周總理,他第二個想到求助的對象就是徐帥,那時徐帥正任軍委副主席,聽說周希漢遇到困難后,徐帥親自出面去給他解決。
周希漢小時候人很聰明,家里雖然窮,但也想送他去讀書,但周希漢脾氣大,忍受不了學堂里那些富家子弟的欺負,后來干脆就不上學了。
當時,參加紅軍的都是窮苦人,沒文化的也很多,像周希漢這樣就念過幾天書的不算稀奇。
周希漢文化雖然不高,但喜歡琢磨東西,尤其是后來到部隊以后,整日里就琢磨打仗的事兒。
1930年,周希漢調任紅一軍13師38團共青團委書記,在赴團部報到的過程中路過一個名叫姑嶺的小村莊。當時他就注意到,這個叫姑嶺的地方地勢比較高,距離團部只有一里地。
到了團部后,周希漢就跟團長、政委報告:
“姑嶺也應該駐扎一些部隊?!?br/>
當時,周希漢說了這句話后,團部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團長、政委也只是望著他笑,笑的他心里發毛,就問了一句:
“我說的不對嗎?”
周希漢并沒有注意到,在團長、政委跟前還站著一個人,后來還是團長介紹,這是他們的副軍長徐向前。
原來,徐向前到團部視察后,也指出了38團布防上的漏洞,其中就包括姑嶺,正聊得檔口,周希漢就跑了進來說了這件事,令在場人都很震驚。
周希漢吃了一驚,連忙向徐向前敬禮,徐向前則是上前握住他的手:
“看著有些單薄了?!?br/>
周希漢人又瘦又高,整個人如同竹竿一樣,一聽徐向前說他單薄也有些不服氣:
“關云長也打過敗仗,諸葛亮和龐士云也打過勝仗。再說了,現在有機槍和火炮,弱點沒問題,將在謀不在勇嘛!”
有趣的是,周希漢有禮有節的回答,但之后徐向前讓他從地圖上標出姑嶺的位置,但周希漢坦言自己看不懂地圖,不過他大著膽子問了一句:
“我看不懂地圖,你能教我嗎?”
徐向前一聽,心中暗喜:
“你能學得會嗎?”
周希漢答:
“我肯定能學會,沒有學不會的本事?!?/p>
徐向前認定,周希漢是塊“好料”,從此以后對其傾囊相授。
周希漢很多文化知識,都是在到部隊后自學的,后來逐漸被提拔到參謀崗位上,要知道行軍打仗,對參謀的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周希漢一個非軍校科班畢業的人被安排到參謀崗位上,是很不尋常的。
不過,也因為性格耿直,周希漢闖過很多禍,差點就把命丟了。
1932年,蔣介石發動對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圍剿,因為張國燾的瞎指揮,導致了紅四方面軍處處被動,周希漢發了兩句牢騷,質疑他的指揮,結果被張國燾揪住把柄就要處死,關鍵時刻還是徐向前站出來,保下了周希漢。
徐向前三次搭救周希漢,其中有兩次都是周希漢批評張國燾軍事指揮失誤。
從相反的方向看,也足以說明周希漢的軍事水平。
二
抗戰爆發后,周希漢任八路軍129師386旅作戰股股長,一直干到了旅參謀長,而旅長則是赫赫有名的陳賡。
如果周希漢確屬無能之輩,陳賡是不會用的。
也是在陳賡麾下,周希漢逐漸名聲鵲起。
當然,八路軍的參謀長,不光是能參謀,還能單獨作戰,從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就能看出來,周希漢那時雖然未必及左權,但已經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1940年7月,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其中第129師以主力8個團,附總部炮兵團1個營,破擊平定(含)至榆次段,重點破壞陽泉、張凈段;對根據地周圍的平漢、德石、同蒲、白晉鐵路及邯大、臨屯公路,應同時分派足夠部隊破襲;對平遼公路應派有力部隊積極活動。
當時,129師麾下10個團,分為左中右三個集團,周希漢被點名出任左翼破擊隊司令員,負責壽陽至榆次段鐵路破擊。
也許是不放心,戰前劉鄧兩位首長親自到正太前線視察。
“左翼沒有配政委、參謀長,只有你一個,行不行?”
周希漢拍著胸脯保證:
“不怕,這種任務,有兩三個硬一點的參謀就行了。”
劉伯承倒是很欣賞周希漢的膽氣,但鄧政委卻搖搖頭:
“這個娃子不簡單,但有些子傲氣?!?br/>
總攻發起之后,129師各處均傳來捷報,周希漢指揮三個團作戰,將日軍逼至壽陽不敢出動,然而正太路破擊戰后,日軍展開瘋狂報復。
1940年8月30日,日軍調集重兵猛撲八路軍129師指揮部所在地晉中羊兒嶺地區。
羊兒嶺地區位于昔陽、壽陽、和順三縣交界地帶的和順縣境內,南北長5里,北端主峰海拔1500多米,是附近各山的制高點,東邊5里是卷峪溝,西邊10里是馬坊鎮。
也是因為日軍動作迅猛,129師師部還沒來得及轉移。周希漢聽聞消息后,立即率386旅16團以及決死一縱隊38團火速趕赴卷峪溝。
此戰日軍為了拿下129師師部,下了死命令,甚至還出動了飛機作戰。
鑒于日軍火力上占有優勢,周希漢采取“少擺多屯”部署,即正面只擺上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余主力均在后方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
當時,周希漢奇跡般的出現在卷峪溝,為129師師部撤離爭取了時間,當時劉伯承聽聞周希漢感到后,慶幸的說了一句:
“好了,這下是趙子龍來了?!?br/>
周希漢指揮部隊英勇抗擊,從2日早上6點半到晚上9點半,和敵人激戰15小時,打退了敵人十余次沖鋒,共斃傷日軍300余人。
三
在我軍的戰斗序列中,陳賡率領的386旅乃至于后來的中野四縱,都是十分特殊的存在。
這也似乎影響了周希漢的發展。
周希漢最耀眼的戰績,在于他率部多次擊斃和生擒國民黨將軍,最出名的就是生俘國民黨軍整編第一旅旅長黃正誠。
當然,我們現在聊起黃正誠來,都說他弱,打仗呆板,但在當時情況下,能夠出任這個“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又豈是無能之輩。
通觀周希漢打仗,就很容易發現一個特點,他似乎總是奔著敵人指揮部去的。
按照常理,敵人指揮部基本上是位于后方,而且是層層布防,但周希漢似乎從來也不管,而且每戰必得手。
1948年3月,為了掩護劉鄧大軍主力休整以及西北野戰軍作戰,陳士榘率領華東野戰軍三縱、八縱在陳賡率領的晉冀魯豫軍區四縱、九縱配合下發起洛陽戰役。
此戰中,陳士榘的華野是唱主力,而且華野本身裝備好,打這種攻堅戰最是合適,而且也確實是華野部隊最先攻克洛陽。
可出奇的是,俘虜國民黨軍洛陽警備司令、青年軍206師師長邱行湘的卻是四縱十旅周希漢部。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正式改稱第二野戰軍,周希漢出任了原四縱改編而來的13軍軍長。
不過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野是七個縱隊拆成了九個軍,周希漢雖然是從旅長直接升任軍長,但四縱特殊之處在于,他是被拆成了兩個軍,即13軍、14軍。
周希漢當了軍長以后,和鄧政委之間有過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周希漢,這十年來,我們是有意壓一壓你的,你早就該升為軍長的。那你知不知道我們為什么到現在才提你?”
周希漢點點頭:
“是不是領導們認為我有些驕傲?”
“對,你說得沒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p>
鄧政委說:
“我們就是要殺一殺你的傲氣,驕傲這個東西有時候是一個優秀指揮員最危險的敵人。我們這樣做也是對你負責,也是對革命負責?!?br/>
周希漢聽后嘿嘿一笑:
“老首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川陜根據地的時候,徐向前總指揮也批評過我,我知道自己的錯點,但就是改不掉?!?br/>
鄧政委并沒有遷就他,而是狠狠的批評他:
“這個缺點你是改得掉也得改,改不掉也得改!必須改正!領導上可以理解你,同志們也可以理解你,但如果出了問題,革命事業不能原諒你,你明白嗎?”
周希漢當然很清楚自己脾氣的問題,否則也不可能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兩次觸怒張國泰,還為此差點丟了性命。
就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來看,周希漢的“驕傲”雖然令他有些脾氣,但更多時候他的“驕傲”是堅持原則,事實上在平常待人接物中,周希漢還是能保證謙虛謹慎的作風的。
當年新華社記者馮牧就采訪過周希漢,他記得自己在部隊采訪時,周希漢始終把他當貴賓照顧,甚至還每日捧著書本,時時刻刻向他請教。
周希漢傲氣是服有本事的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