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前幾天呢,胖胖在《從頭到尾都沒把老百姓當人看,還有一幫蠢蛋跳出來洗白!》聊到了很多人喜歡用第一人稱去看待歷史,今天才發現文章又被舉報,嘎了。
胖胖呢,昨天和朋友聊天,又吐槽了現在網上一些“杠精”的現象。
那因為最近胖胖回到老家,發現現實中也不少人存在著同樣的現象。
所以呢,今天胖胖忍不住還想繼續扯扯這個話題,但胖胖心想,這東西其實也不是吐槽,而是從事實的角度來看,確確實實有這么一種現象。
胖胖覺得,網上有一些“神邏輯”,有時候很容易讓人哭笑不得。
比如我們之前討論的那些明明白白、很簡單的事情,非得扯一大堆,把水攪渾了才行。
還有一點就是,好像只有符合自己利益的觀點才是對的。
對和錯不在于事實本身,而在于這個觀點符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只要符合我的利益,錯的也能說成對的;
只要不符合我的利益,對的也能抹成錯的。
不問事實,也不問是非,只看“這事符不符合我的利益”。
符合了,錯的也能說成對的;
不符合,對的也能抹成錯的。
你比如之前胖胖提到過的,好的都說是自己的,爛的都歸別人頭上。
當然,還有最“經典”的:
要騙你時說“好東西是別人的,現在在我手上,我可以讓給你,得加錢”;
要占你便宜時說“好東西是我的,現在在你手上,你應該趕緊還給我!”
都是。
胖胖也搞不明白,這種邏輯雙標到底是如何而來的?
為什么同一個邏輯,從不同的方向來思考,卻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不管邏輯多么荒謬,這種“雙標”操作在很多人眼里卻完全合理。
這種邏輯呢,它貌似是一種一方成立、另一方就不成立的邏輯。
就像易中天老師形象地概括為“問態度不問事實、問動機不問是非、問親疏不問道理”這三點。
這樣的“邏輯”看似荒謬,卻暗合了人性的某些陰暗面。
這種“邏輯”的根源,胖胖會覺得埋藏在我們遠古的集群意識之中。
人類的擴散歷程,注定充斥著族群之間的爭斗。
為了保護自己人,就必須先認清“他者”。
于是,問題便不在事實的是非曲直,而在于對方是否屬于“自己人”。
一旦確認了敵我立場,所有的理性判斷便被某種本能所掩蓋。
對于“自己人”,不管做了什么,都會受到最大程度的原諒與包庇。
相反,對于“外人”而言,即便是微小的過錯或無心之舉,也足以招致無情的指責和謾罵。
當然,胖胖一直覺得這是一種烏合之眾的笨蛋通用法則。
你像胖胖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說法,提到這幫烏合之眾定義的所謂“聰明”,其實是指——見風使舵、察言觀色、能說會道、明哲保身、巧言令色、趨炎附勢、難得糊涂、吃虧是福、識時務者為俊杰、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打狗也得先看主人、好漢不吃眼前虧、好死不如賴活著……
但是你說,這些哪一條和求實求真的科學精神沾邊?
哪一條和不屈不撓的追求真理精神沾邊?
那胖胖會覺得,這種“雙標”思維的根源,其實在于人性的自私和短視。
人類從遠古時代開始,就生活在群體中,群體的利益往往高于個體的利益。
為了生存,人們必須優先考慮自己所在的群體獲得一種社會認同,而不是客觀事實。
這種思維方式在遠古時代或許有其合理性,但在現代社會,卻便有了些許不合理性。
胖胖舉個例子:
比如說某個網紅因為帶貨翻車了,結果評論區里吵得不可開交。
有的人說,網紅賺那么多錢,翻車是活該;
有的人卻說,網紅也是人,誰沒有點小毛病,何必揪著不放?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雙標”思維。
對于不喜歡這個網紅的人來說,翻車是罪有應得;
但對于喜歡這個網紅的人來說,翻車只是小毛病,不值得大驚小怪。
再比如,很多人對“成功”的定義也是雙標的。
如果是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成功了,他們會說:“這人肯定是靠關系、靠運氣,沒什么真本事。”
但如果是一個自己喜歡的人成功了,他們又會說:“這人真厲害,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取得了成功。”同一個現象,只是因為對象不同,得出的結論卻完全相反。
這種“雙標”思維,將人扭曲成為變得不講道理,還會讓人失去對事實的尊重。
所以,在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
但與此同時呢,大家判斷信息的能力卻沒有跟上。
很多人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利益的觀點,而不愿意接受與自己利益相悖的事實。
再比如,之前網上說某某個品牌的手機用戶滿意度非常高。
結果,其他品牌的粉絲卻說,這個調查是假的,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吹捧這個品牌。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雙標”思維。
對于喜歡這個品牌的人來說,調查結果是可信的;
但對于不喜歡這個品牌的人來說,調查結果就是假的。
而當人們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利益、喜好的觀點時,事實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長此以往呢,社會的共識就會逐漸消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會逐漸瓦解。
當然,尊重事實,而不是只相信符合自己利益的觀點,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畢竟,人性的自私和短視是根深蒂固的。
真理越辯越明,事實越講越清。
所以呢,胖胖覺得,這種“雙標”思維就像是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種“濾鏡”。
而很多人都戴著這副濾鏡看世界,只不過有的人濾鏡厚,有的人濾鏡薄。
濾鏡厚的人,看什么都帶著自己的喜好和利益,對的能看成錯的,錯的能看成對的;
濾鏡薄的人,至少還能看到一點事實的輪廓。
但問題是,這副濾鏡戴久了,我們自己都忘了它的存在。
就像那些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的人,他們真的在乎事實嗎?
未必。
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情緒,甚至是自己的面子。
事實是什么?早就被濾鏡扭曲得面目全非了。
而只愿意聽符合自己利益的觀點,結果只會越聽越覺得自己是對的,最后把自己關在了一個小小的信息繭房里。
其實呢,很多事情并沒有那么復雜,對錯也沒有那么難分辨。
當然,胖胖這里不僅僅只是在點網上的“杠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