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記憶里的年集、年味

0
分享至


今天就是除夕啦!守歲、年夜飯,壓歲錢、包餃子…...除夕夜年俗一個都不能少;健康、福氣、喜氣、財運......新的一年,祝福一樣也不能缺!過年啦,放下手機,多陪陪爸媽,珍惜身邊你愛的和愛你的人!

春節期間,本公眾號依舊不放假,每天堅持為大家獻上精美的圖文,希望您在開心忙碌的假期中,每天抽時間關注一下這里,相信同樣也是一種別樣的心情。

記憶里的年集、年味

劉豐勛

我是1961年出生在嶗山縣河套公社胡慶村。河套公社位于嶗山縣的最西端,與膠縣和膠南縣為鄰,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與膠州、黃島接壤,過了大沽河就是膠縣,當地人叫河西;跟膠州灣搭界的西南方向就是青島西海岸黃島。所以這里的人們雖然以嶗山縣的文化為主,但是也摻雜著膠縣和膠南縣的地方特色,因為交叉買賣、趕集以及好多結親的都是膠縣或膠南的媳婦,對此形成了河套流域獨有的地方特色的過年文化。


這是我家大爺書寫的胡慶村村碑

農村人有趕集的習俗,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前,那時候沒有超市,所以5天一次的農村集市貿易就成了大家買賣東西的向往之路,當然了進入臘月門的年集尤為重要,這是準備年貨的重要時期。小年晚上吃著水餃,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家鄉的年集、年味。


計劃經濟時期,一個公社就一個集市,一般都安排在公社所在地。像河套集、馬戈莊集,還有膠縣的小麻灣集、石嶺屯集等。據說膠縣的小麻灣集很大,東西也多`,價格便宜,所以去趕小麻灣集的人挺多,尤其那些常年做小買賣的人,每個集都挑著擔子或推著車子去那里趕集,小麻灣成了一個比較繁華的小城鎮。我姥爺以前就是做生意的,他推著小車每個小麻灣集都去,我姥爺是專門賣鐮刀、鋤頭等簡單農用品;還有我們村的一位爺爺,他是賣花椒、八角、五香面等其他調味品的,也經常去小麻灣趕集,那里趕集的人多買賣好做。據說老一輩做買賣的人走路多了腿上的筋都鼓起來了。

河套是逢農歷四、九趕集,馬戈莊是三、八趕集,各個集市的時間是不會沖突的。記得小時候我下海拾得大蝦舍不得吃,我母親都拿著到河套集上去賣換幾個錢;每5天家里積攢的雞下的蛋舍不得吃也帶集上去賣了,其實也賣不了幾個錢,但是多少也是個收入,至少填補家里買點肉、買點菜的零花錢,這樣就可以改善生活了,那個時候還真沒有別的收入來源。說實話,我姥娘家就是河套的,所以我母親也害羞怕見著熟人,但是沒辦法,我們更不好意思出去賣東西,那只有老母親親自出馬了。趕集純粹是一種買賣關系,有買的有賣的,價格也合理,那時候沒有聽說有哄抬物價的。


我喜歡跟著我母親去河套趕集,由于我姥娘家就是河套,去了一般都有人招待,因為我母親在家為老大,所以每一次趕集我們都要去找我四舅玩。我四妗子在河套大隊里做理發員、四舅是大隊會計,他們都在大隊里工作。那個年代河套大隊算是富裕村了,大隊大院里有豆油坊,火補鞋子、車帶的鋪子、理發鋪、裁縫鋪、會計室、戲臺子等,大隊部的院子很大,只要去了四妗子就給我買好吃的

進入臘月門大家就開始準備年貨了,所謂的年貨其實已是購置過年所用的肉、菜、海鮮、新衣服等必備物品。那個年代,每個村里都有一個寫對聯的,不像現在集市上到處都是買對聯的,所以一般不買對聯,都是由村里專人寫。


早些時候的河套集基本上是以河套村中間的大河溝底為主,可能河套村的名字就是以這條河而命名的。河溝底下很少有水,所以大集就在河溝底下擺滿了各類海鮮、農作物,河溝的兩旁是賣青菜、肉類以及各類小吃的。

河套的商店是我們公社最大的門市部,商品比較豐富,商店的門前是專門售賣鞭炮的,各種用報紙或書籍紙張卷成的鞭炮、孩子們玩得小鞭炮、兩響、雷子等擁有盡有,他們喊著且放著自己的鞭炮吸引人,也是在展示各自鞭炮的質量,就像是現場比賽一樣,互不服氣、互不相讓,那是孩子們最興奮最高興的時候,也是趕集的人都會止步聽響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60、70年代集市上的賣青菜的很少,基本上以蘿卜為主,再就是大蔥、香菜、芹菜等,大白菜也是從膠縣運過來的,什么韭菜、黃瓜、辣椒等青菜在冬天根本見不著。我記得我們家準備的基本上買上幾顆芹菜,還要用報紙卷好了放到陰涼處等到過年炒菜用,大蔥、香菜一定要有。記得每年過年前我父親都要到集上去買上一半子豬頭、幾個豬蹄,我們這些小孩子晚上的任務就是幫著大人用鐵火棍烙豬毛,就是把豬頭上的或豬蹄子上的豬毛烙干凈,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豬頭便宜,光吃肉吃不起,豬蹄子用來打豬蹄凍,比較方便的下酒菜。

我們這些離海比較近的村子,過年基本上還是以海鮮為主,再就是添加一些豬下水,而且以涼拌為主。紅燒肥肉彪子那是奢侈品,一般的家庭都是把豬肉燉粉條、大豆腐、大白菜燉在一起這作為主菜,還有芹菜炒牛肉、香菜炒豬肝等。涼拌的花樣就多了,一般涼拌菜都是以大蔥和香菜為主,但是香菜必須是用開水焯過的。比如大蔥拌豬肝、涼拌豬心、涼拌豬肺、涼拌干魚干、涼拌大蛸、涼拌筆管魚、涼拌毛蛤蜊、涼拌花蛤蜊、涼拌蟹子肉、涼拌海蜇皮、涼拌海米等,我說的這些過年菜不一定都做,但是基本上就是這些東西,下酒菜比較豐富。


到了臘月廿九趕年集的人們穿得都比較正規,雖說過年的衣服舍不得穿,但是大人們也要穿得體面一點,大姑娘、小伙子們穿的就比較超前了,年輕人以玩為主,同學們、發小們快樂的趕年集。見了熟人打招呼的口氣也不一樣了,集上買了什么好東西了;年貨準備的怎么樣了;這一年掙得如何等等。我都是跟著哥哥去趕年集的,過年需要吃的、穿得、用的大件都是由父親負責采購,我和哥哥趕年集基本上是看熱鬧、買炮仗、買點甘蔗,買點孩子們喜歡的物品。

其實趕年集也遇到一些笑話,印象很深的一次趕年集是我和哥哥買好了過年用的大炮仗、小炮仗、雷子、兩響后,讓我就地等著他不要走開,他要去給你買兩個蒸包吃。那個年代很少能吃上白面包子,可是集上人太多,等了一會不見哥哥的影子,我就害怕了開始哭著找哥哥,趕集的人都看我認為我真是走丟了的孩子。估計那時候我也就是五、六歲,趕年集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小孩子很少見到這種場景,一會兒哥哥終于回來了,買了三個煎包,很白,看上去就好吃,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吃這么高檔的煎包,也不知道哥哥花了多少錢。


進入臘月門,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了,其實大部分家庭差不多,那時候的貧富差距很小。首要的是蒸煮各類的面食。70年代以前,我們嶗山縣還沒有引進冬小麥和秋玉米,基本上是以春小麥和春玉米為主,所以那個時候的冬天的土地都在閑著,人們說得冬天沒事干就是這樣造成的。而春小麥和春玉米一是產量低,二是小麥面不白黑乎乎的。村民們都是以地瓜為主,所以我們小時候吃的都是地瓜用品,干地瓜絲、干地瓜干、地瓜面等全是這些東西。

每家每戶至少要做上一正月的面食,一般家庭至少也要吃到正月十五。像我們家要蒸上一圓斗用地瓜絲做成的汽餾;一圓斗用紅小豆、地瓜絲、皮是地瓜面做成的豆包,豆包里要放一點糖,很受歡迎的;一普羅米糕,餡是大黃米、皮是麥子面和地瓜面做成的米糕;再就是大餑餑了,餑餑做得少,這是過年的貢品,餑餑除了貢品以外還要留著給前來拜年的親戚吃,我們一般撈不著吃。


上述幾種面食至少從臘月廿開始準備一直做到臘月廿八左右,鄰里鄉親互相幫忙,因為做得太多。做這些食品需要力氣,和面、圈面、發面等靠一個人那是很難實現的,有時候小伙子們幫著女人們圈面,男人有勁,發面是揉得時間越長、圈的時間越長越好吃。

我們家過年前的要蒸的汽餾、豆包、米糕、大餑餑等,除了姐姐幫著母親拾掇外,大娘、大嫂子們都來幫忙,有些孩子多、家口大的人家需要準備的面食也多,所以要好幾個人幫忙才能完成。


進入臘月,蒸煮面食的工作就是女人們的主要任務了。到了臘月廿八家里人就忙活著煎魚了,姐姐負責燒火,母親親自下廚。我們那里主要是以煎咸鲅魚為主,也添加一些小雜魚,比如舌頭魚、小黃花、小刀魚等,由于缺油人們只能把魚沾上面胡子在大鍋里煎,舍不得用油炸。咸鲅魚煎了后能放得住不容易變質,所以這是我們當地需要準備的主要年貨之一,除夕晚上吃水餃的餐桌上,也少不了咸鲅魚。

在小時候的記憶里,大人孩子都喜歡過年,因為過年能吃上餑餑、肉、水餃,平常日想都不敢想;過年要穿新衣服,不管貴賤、無論孬好大人孩子基本上要添加幾件,尤其是孩子們那一定要買一身新衣服。聽父輩們說他們從臘月初八就進入過年倒計時了,因為上學的學生們在臘月初八就開始放假,俗話說吃了臘八棗搬著梧子往家跑。


到了年底生產隊都會對每個家庭進行開支結算,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夜晚,因為要發錢了。生產隊會計要詳細公布每個家庭年收入情況,扣掉即座支掉日常家庭借生產隊的錢后,剩下的每個家庭也就是幾十塊錢。每當開支的晚上,我和哥哥姐姐都不睡覺,等著看看父親帶回來的新錢,大家一起數一數心里美滋滋的,其實都是一塊一張的,沒有大錢。也許你會問那么一大家子人過年穿衣吃飯哪來的收入,哈哈,大多數家庭都是靠賣了那頭養了一年的大肥豬換來的錢,這就是一年的收入來源。

你別說,那個時候生產隊里還有豆腐坊。我們家的前面就是生產隊的飼養院,那個院子里房子挺多,社員們開會都在那里。豆腐坊里很熱鬧每天晚上都干到很晚,我們幾個孩子晚上能玩得地方就是豆腐房,有時候偷著吃剛做下來的熱豆腐。

到了臘月廿三左右那就進入忙年的沖刺階段了,有的家庭在忙著掃灰、有的家庭在清洗被褥、有的都在忙著糊墻。那時候的墻皮都是泥土做成的,加上海風潮濕的緣故,一年下來墻皮都酥了往下掉。所以大家在過年前都要買上一些年畫貼在炕的兩邊,炕沿下邊及其他地方都用報紙糊起來,看上去整潔新鮮,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幫著大人貼年畫也是一種愉快的事情,我記得貼得最多的是西廂記漫畫,還有簡單印刷的窗旁畫、剪紙做成的窗花。臘月廿九我們趕年集回來后,都要貼對聯,街門、地下門、房門、窗子上方都要貼上對聯或福子;樹上、茅房的墻上、水缸上、廚子上也要貼,炕頭上要貼上抬頭見喜,門口的墻上要貼上出門見喜等等,貼對聯的場景真是一件快樂的值得回憶和留戀的美好時光。

年除夕,這是最隆重、最忙碌的一天,我覺得也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快樂的一天。早晨起來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早飯后我的任務就是把家譜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軸子拿出來曬一曬,因為放了一年了有點潮濕。然后把晚上準備接年的鞭炮拿出來晾一晾,這個要保證萬無一失,鞭炮絕對不能卸芯,還要把蠟臺、香爐找出來。

午飯前要幫著哥哥把家譜懸掛在正屋的正北,先要掛上蘆葦做成的草簾子然后再把家譜掛在草簾子上。這份家譜是以沒出五服的家族為單位,最年長輩份最大的宗爺爺為上,下列每一個支子、分支按男女有序排列。其實以前村子里都有一份完整的村譜,后來在文革中大部分都被燒掉了,現在家譜都是通過年長者們回憶追逐以及到他鄉收集才得到的并不完整的家譜。


正屋正北的桌子上要擺放上各類供品,比如一碗肉、一碗豆腐、一碗魚、一碗油條等五個碗,這都是有講究的,比如魚最好是碗魚即鯧魚,豆腐寓意大富大貴等等,還有六個碟子,碟子里放上蘋果、點心、糖等,在五個碗的上方放著十雙筷子,在家譜的下方用斧頭壓住,這是避邪用的。兩個漂亮的蠟臺放在桌子的兩旁,中間就是香爐。香爐里要放上曬干了的細沙子,蠟臺要細心的擦干凈,桌子的前方還要用桌圍裝飾好,這是最莊重最嚴肅的準備工作,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我感覺除夕中午這頓飯是一年中最重要、最豐盛的,好似最好吃的都在這頓飯展示出來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團圓飯,只不過我們老家是在除夕中午吃這頓飯,而不是人們所說的年夜飯。比如說豬肉燉粉條、豆腐、大白菜一鍋燉,是最香最受歡迎的一道大鍋菜;紅燒魚這是必須的,過年吃魚這叫年年有余;炒上一兩個青菜,其他的就是涼拌菜了,五花八門,常見的就是芹菜拌海米、大蔥拌大蛸、香菜拌豬肝、白菜心拌海蜇皮等。全家人一起舉杯喝酒,祝福全家人身體健康,希望新的一年上學的學業有成,干活的多掙工分,搞副業的多掙錢,一家人吃得樂樂呵呵,滿臉都是幸福的樣子。


中午一點左右到了上墳的時間,沒出五服的男人們大部隊在每年的集合點聚集,小孩子們扛著高高竹竿子這是放鞭炮用的,每一家都帶上最好的鞭炮,帶上供品、紙、香、酒等上墳必備的物品。人員聚齊后,從出發開始就點上鞭炮一路響聲,那才叫浩浩蕩蕩,大批人馬安家族排列,各自都像是一個小分隊一樣,那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我們村基本上都集中在村里的公墓,但是也有老墳頭。集中在公墓上墳的人們,大家各自燒紙燒香磕頭,隨后鞭炮聲就開始了。農村的鞭炮真響,雖然頭數不多但是個頭足響聲大,能頓開一個一個的響聲非常清晰,我們叫這種鞭炮是大鞭或鋼鞭,大家在歡迎老爺老媽回家過年的叫聲中結束上墳的任務。其實上墳這個事并不是迷信,而是活著的人對過世的親人的一份孝心,也是一種心理寄托。

每年上完墳回家母親告訴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燒香,從這個時間開始香爐里的香和院子里天地棚的香就不能斷,而且每次要燒三爐香,這是祖宗立下的規矩。


下午的時間大家以剁餡子包水餃為主,當然了男人們也都在忙著打撲克也有打麻將的,說實話,忙活一年了大家也要放松一下,這時候女人們也照顧到了男人的面子。我時常幫著母親剁水餃餡子,那個時候沒有絞肉機只能人工剁餡,剁完了肉還要剁白菜,要忙活一大陣子。

我們小時候不叫水餃叫餶馇。餶馇里除了正常的餡子外,必須包上幾個硬幣的、大棗的、栗子的等等,誰吃的硬幣多,那就寓意著來年發財,所以年夜飯后大家見了面第一件事,就是要自豪的匯報我吃了多少水餃,吃到了多少錢。那個年代生活困難,平常吃不起餃子,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第二天因為吃撐了“拉肚子”的不足為奇,鬧出很多笑話。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家里沒有電視,大家過年以串門為主,一年了大家相互見個面問問好這都是禮貌,我哥哥就能跑大半個村,尤其是老人或長輩那必須要跑到的。晚上8點左右有一項任務那就是接灶,接灶王爺回家的意思,要放鞭炮、燒香有儀式感。傳說灶王爺爺姓張,自幼取名叫張萬昌,他陰差陽錯犯了錯,臘月廿三這一天羞愧的他鉆進灶堂順著煙筒上了天,直達天庭驚動了玉皇大帝,對此封他為灶王。為了紀念他,老百姓每年在接年之前要先把灶王爺接回家,到來年的小年即臘月廿三這一天再把灶王送走,當地人叫發了。

我們河套地區除夕的年夜飯跟其他地方不一樣。晚飯時節也就是晚上6、7點鐘,有人如果餓了,就把中午剩下的飯或再做一點點墊肚子,晚上接年吃餃子那才叫年夜飯。我們每個村子里都有一本老皇歷,這本書據說是一代一代傳下去的,傳到誰手里誰就負責查閱過年接財神的時辰、方向等,要通知全村人。一旦有人通知了,那一家人尤其是沒出五服的一大家子,要統一燒火的時間,即下餃子的時間,這樣拜年的時候大家基本上就一致了,哎呀講究太多了。


我們那里迎年不叫迎年叫接財神,現在叫接年,如果通知接年的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半,那我們要提前二十來分鐘燒火,燒火的草一般是玉米秸、甘草或豆秸,這個時段不能出任何動靜,不能拉風箱,只能慢慢的燒草,小孩子們不能大聲說話,傳說有人在這個時候會在你的墻外偷偷的收魂,如果因為你說話讓他們把你的魂收走了,那你這一年就覺得整天昏昏沉沉的,當然這是迷信傳說,但是小孩子們容易當真,很聽大人的話。也怪了,接財神的時候,什么狗啊、貓啊都很老實,不會有叫聲的。

在下餃子的同時,母親會把餑餑摞到正面桌子蠟燭的旁邊,哥哥會把蠟燭點上,燒上全香,神圣的時刻開始了。接財神的時候太嚴肅了,我負責扛著竹竿放鞭炮用的,拿著手電照路用的。哥哥端著盤子,母親撈滿了兩大碗帶著湯的餃子,我們和父親一起來到大街上,朝著通知所說的方向放鞭、燒紙、燒香、磕頭。接財神時家里燒紙和澆點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是接年,那我們必須從門口往家里走的路線燒,在大門口、院子中央、茅房邊、豬圈旁都要燒,最后在正面地上燒。如果是大年初二送年,那燒紙和澆點的順序正好相反,要從正面地開始往外燒,我們老家是初二送年。


年夜飯吃餃子前,晚輩們都要給長輩們磕頭,磕頭時要喊出聲音,給爹磕頭、給娘磕頭。我們都要先給父母磕頭才能上炕吃餃子,小孩子磕頭會有壓歲錢的,母親一般把事先準備好兩毛或一塊的新錢放到炕席子底下,磕完了頭每個孩子給幾張,說是壓腰錢,來年多掙錢的意思。一家人吃著餃子喝點酒說說家常,大人們嘮嘮嗑總結一下一年的情況,吃著餃子就著咸鲅魚,寓意著年年有余,來年大豐收。除夕夜的餃子一定要留出一碗,初三閨女回娘家要嘗嘗娘家過年的餃子,這也是一個傳統。

除夕夜如果大餑餑被風吹裂了,不能說裂了要說笑了;如果下餃子的時候發現有露餡的不能說破了,你一定要說掙了,不然大人們會不愿意的。吃完了餃子大家開始集合拜年了,一般估計都吃完了才能拜年,據說人家沒吃完餃子就去拜年不禮貌,不知真假。我們一隊人馬在最長者的帶領下,從輩分最大或年紀最長的家里開始拜年,當然除夕夜的拜年主要是到沒出五服的一些人家去,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是結了婚成了家的都要跑到,不管到了誰家,都會敬煙、敬茶、給糖果,早些時候都要給孩子壓歲錢。


拜年時那個熱鬧了,在街上無論遇到認識的或不認識的都要喊一聲過年好,無論到了誰家,只要一進大門口大家就開始喊,爺爺奶奶過年好、大爺叔叔過年好等等,聲音越大越好,那叫個真誠啊,無論你的年齡大小,只要到長輩家拜年都要磕頭,這是規矩。我記得有幾個年長的家里很講究,院子里都鋪上了竿草,以前說是喂馬用的,也有人說是防小偷用的;年大門口要把攬門棍拿掉,拜年的進進出出不容易被絆倒。

這個晚上,勤快的懂禮貌的會跑到天亮,挨家拜年;酒鬼們也會借此機會幾個酒友喝一晚上,醉得不省人事;也有的會打牌、打麻將玩一晚上。不過除夕夜,老人們會始終不睡覺,街門和地下門都開著,有兩種說法,一是守歲,守歲也是個民間故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二是除夕夜拜年的人多,拜年的不一定什么時候來,所以一定要等著。往往聽說到誰家去拜年,人家都躺下睡覺了,那就不好了,至少不禮貌吧。除夕夜如果你打盹了迷糊一會,但絕不能脫衣服,因此又形成了除夕夜睡覺不脫衣服囫圇睡覺的習俗。


跑了一晚上的男人們第二天基本都休息了,只有個別的會繼續拜年,按習慣初一是女人們拜年的時間,她們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由年長者帶隊從長輩家開始拜年,到誰家都要上炕說上一陣子話才能離開,大家親親熱熱,互相問好,中午走到誰家也可以留下吃飯,反正過年都是現成的,而且大家的飯都差不多。

初一我和哥哥要去到姑家、姨家拜年,初二要去看望舅舅,這基本上成了習慣了,從舅舅家回來正好送年,因為初三閨女回娘家,還有幫著陪女婿的任務,配女婿那可是一項重要工作,要能說會道、還要能喝酒,最好把女婿灌醉,尤其是新女婿一定摸摸底,看看對方到底能喝多少酒,以后也就有數了。正月初三在閨女回家之前,一定要把家譜落下來放好,出了家的姑娘不能看到老家譜,這也是祖先們定下的規矩。


正月走親戚那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生活困難,喝頓酒要喝個夠,為什么要敬酒啊,就是怕客人喝不足會說你摳。你看村外的馬路上,有的人挑著扁擔東倒西歪;有的人騎得自行車,上去了又摔倒,爬起來再上車子再摔倒,在馬路邊看笑話的、撿倒餑餑的、大溝里躺著醉漢的真是不少,這也是時代產生的產物。

走親戚時拿的禮物很笑人,兩包餅干走一春、一刀豬肉漲了灰、幾個餑餑笑開了花。你不管到了誰家,人家不會隨意留你的禮物的,如果你今年給留下了,那可能你明年就不會去他家了,所以大家都互換一下禮品不敢多留。有人開玩笑說,走了一正月的親戚,轉來轉去我家的那一刀豬肉又轉到我家了,不是開玩笑,那個年代就是這個樣子。


每當我想起小時候過年的場景都會怦然心動,過年給大家帶來的歡樂真的太多太多,這種從內心抒發出的情感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的。2024年,中國的春節已經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春節已不再是中國人的春節,將是全世界人民的春節。愿我們保留住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記住前輩們給我們留下的那些值得回憶的民間故事,讓那些載入史冊的美麗傳說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我家老宅子,2017年正月初九已拆遷。

結束語:該文章純屬即興發揮,吃著小年的水餃想起了家鄉的年集、年味,眼前出現了滿滿的鄉情和鄉愁。所以很多環節不夠具體,很多場景描述的不近人情,只是在個人感受的基礎上進行描寫。文章如有不合理的地方敬請理解。這里我要特別感謝胡慶社區的老支部書記劉清學,他認真的閱讀,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更改了許多家鄉俗語。

作者:劉豐勛,系城陽區河套街道胡慶社區,1978年考學離開家鄉至今,已退休4年。


歲月的年輪,碾過一年的疲憊。生活的空白,期待填充的色彩。辭舊迎新,翻過時間折皺。癡迷往返,滿懷新年憧憬。一聲祝福,一曲心語,愿所有的朋友及您的家人,新春快樂、幸福平安!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全球罕見!三甲醫院為112歲老人做手術

全球罕見!三甲醫院為112歲老人做手術

醫學界
2025-04-20 17:46:04
8年斂財14億,坐擁23套別墅,奢靡堪比e租寶“大佬”,現是何下場

8年斂財14億,坐擁23套別墅,奢靡堪比e租寶“大佬”,現是何下場

白面書誏
2025-02-28 15:02:22
剛剛,教皇去世了|地球知識局

剛剛,教皇去世了|地球知識局

地球知識局
2025-04-21 18:46:10
我給朝鮮導游塞了50元小費后,發生的意外反轉

我給朝鮮導游塞了50元小費后,發生的意外反轉

百姓識天下
2025-04-18 22:40:34
禁賽重罰!山西核心突遭聯盟嚴懲,半決賽關鍵戰恐因此崩盤

禁賽重罰!山西核心突遭聯盟嚴懲,半決賽關鍵戰恐因此崩盤

十點體壇
2025-04-21 13:19:04
心態不錯!格林:15中3沒什么大不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打季后賽

心態不錯!格林:15中3沒什么大不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打季后賽

雞丁侃球
2025-04-21 16:31:07
戚薇給女兒喝了10年冰牛奶,自豪稱沒拉肚子,胡靜不認同還提醒她

戚薇給女兒喝了10年冰牛奶,自豪稱沒拉肚子,胡靜不認同還提醒她

振華觀史
2025-04-17 10:58:52
澳媒:中國總被描述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并非事實

澳媒:中國總被描述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并非事實

陳博世財經
2025-04-21 18:14:28
2架專機抵京,特朗普頂不住壓力,改口要和中國談一談,不簡單

2架專機抵京,特朗普頂不住壓力,改口要和中國談一談,不簡單

傲氣經說
2025-04-21 09:33:50
倡棋杯首輪六位世冠晉級,唐嘉雯主動挑選黑棋全場唯一

倡棋杯首輪六位世冠晉級,唐嘉雯主動挑選黑棋全場唯一

野狐圍棋
2025-04-21 18:00:13
55順位,砍41+14+3!季后賽也成得分王,難道他也是一名球星?

55順位,砍41+14+3!季后賽也成得分王,難道他也是一名球星?

康泳哥看體育
2025-04-21 13:33:24
2003年,中國將5只華南虎放養非洲,繁衍到15只后,卻發現不對勁

2003年,中國將5只華南虎放養非洲,繁衍到15只后,卻發現不對勁

野山歷史
2025-04-09 10:36:55
影帝愛子患罕??!「19歲才學會吃飯」呵護21年忍痛送長照原因曝光

影帝愛子患罕??!「19歲才學會吃飯」呵護21年忍痛送長照原因曝光

ETtoday星光云
2025-04-21 11:42:05
珠海一男子吃癩蛤蟆身亡!泡酒、高溫都不行,官方緊急預警

珠海一男子吃癩蛤蟆身亡!泡酒、高溫都不行,官方緊急預警

瀟湘晨報
2025-04-21 15:34:36
特朗普連遭重大打擊!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給美國致命一擊

特朗普連遭重大打擊!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國給美國致命一擊

朗威游戲說
2025-04-21 17:43:24
美媒:若中國不償還清朝的債務,美國也將不承認欠華的幾千億債

美媒:若中國不償還清朝的債務,美國也將不承認欠華的幾千億債

欽點歷史
2025-04-21 17:20:06
閑魚變“黃魚”,表面賣女生自用自行車,實則做著見不得人的交易

閑魚變“黃魚”,表面賣女生自用自行車,實則做著見不得人的交易

西齋青簡
2024-05-07 11:55:02
酷似劉亦菲老師走紅后續!本人安心于教育,回應:我自己覺得不像

酷似劉亦菲老師走紅后續!本人安心于教育,回應:我自己覺得不像

夢涵說體育
2025-04-21 08:34:49
保險從業者被孫儷新劇氣吐血!行業內幕被揭穿,保險人的臉丟盡了

保險從業者被孫儷新劇氣吐血!行業內幕被揭穿,保險人的臉丟盡了

小鬼頭體育
2025-04-20 03:52:02
劉惜君這么美

劉惜君這么美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4-09 00:03:53
2025-04-21 19:39:00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incentive-icons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了解青島歷史,回顧城市變遷
1900文章數 594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特朗普行政令又"盯上"海鮮 稱存在200億美元貿易逆差

頭條要聞

特朗普行政令又"盯上"海鮮 稱存在200億美元貿易逆差

體育要聞

不愛踢球的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軍

娛樂要聞

網曝鹿晗關曉彤分手細節 或與結婚有關

財經要聞

特朗普還沒炒掉鮑威爾 就把美元嚇崩了

科技要聞

多款重磅!寧德時代新品充電5分鐘跑520公里

汽車要聞

與眾06 新的命名方式意味著新的產品序列即將到來

態度原創

手機
教育
旅游
時尚
數碼

手機要聞

Flyme 12:提檔至五月中旬!魅族22:還需要等!

教育要聞

老師,請放下“立刻完美”的執念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五十歲的“不老秘籍”,跟著這位阿姨穿,解鎖時尚穿搭密碼

數碼要聞

華碩路由器用戶盡快升級!啟用AiCloud后存在高危漏洞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蕲春县| 开原市| 纳雍县| 贵州省| 榆社县| 大足县| 聂拉木县| 无为县| 灵台县| 营口市| 南部县| 宽甸| 侯马市| 云霄县| 竹山县| 江永县| 合川市| 新竹市| 新巴尔虎右旗| 阳山县| 弥渡县| 八宿县| 英山县| 郸城县| 乐陵市| 石狮市| 万安县| 句容市| 临泽县| 忻城县| 民乐县| 龙陵县| 阳山县| 凤城市| 乐亭县| 乌恰县| 古蔺县| 齐河县| 新竹市|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