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風信子
本篇編輯 | 靖文
插圖來源 | ssu_binne
今日導讀
女兒因浙江首考成績不理想陷入抑郁焦慮,出現軀體癥狀并休學。家長帶女兒就醫,診斷為中度抑郁和焦慮后,嘗試陪伴但效果不佳,自身也陷入焦慮疲憊。
家長進入家長成長學堂學習,踐行 “三不原則”,進行觀呼吸練習、朗讀能量祈禱文、研習《父母規》等。同時,結合自身從事婚姻幸福工作所學,借助家長學堂共修體系,在共修中汲取力量,逐漸學會與情緒和解。
反思過往,家長意識到自己對女兒成績期望過高,常因女兒未達期待而數落,阻礙了親子關系。女兒患病讓家長深刻反思,通過學習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修補親子關系。女兒也開始主動溝通,勇敢表達心聲,放棄復讀選擇成人高考,追逐繪畫與生物夢想。
在助力女兒成長的同時,家長借助女兒的創意和才華,探索事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一年多成長,家長總結出尊重孩子意愿、善意解讀、給予孩子真正想要的、提供情感支持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經驗。
家庭困局中尋路盼黎明
2024 年初,女兒的人生仿佛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卷入黑暗深淵。
浙江首考成績公布,那遠低于預期的分數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她的自信。自此,她的世界被抑郁和焦慮的陰霾籠罩,失眠、頭疼、拉肚子等軀體癥狀接踵而至,學校的大門也對她緩緩關閉。
看著曾經活潑開朗的女兒如今整日將自己鎖在房間,整日睡覺。我心急如焚,帶她奔波于各大醫院。當 “中度抑郁和焦慮” 的診斷結果如判決書般落下,我的心瞬間墜入冰窖。
起初,我想通過自己的方式陪伴她,常于靜謐夜晚坐在她床邊,輕聲訴說生活趣事,試圖驅散她心頭的陰霾;周末則帶她漫步公園,看草木蔥蘢,盼自然之力能喚醒她內心的生機。
但隨著時間推移,工作因精力分散停滯不前,孩子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的狀態,讓我的焦慮與疲憊也如潮水般涌來。一次次期待落空,陷入一種無助的狀態。
無奈之下,我只能抓住家長成長學堂這根救命稻草。
2024年7月,我進入家長成長學堂學習。
學習三不原則時,我努力克制自己的嘮叨與干涉;觀呼吸練習中,在靜謐房間里,我專注于每一次呼吸,感受內心的寧靜逐漸蔓延;朗讀能量祈禱文時,那充滿力量的文字似暖流,緩緩注入心田;研習父母規,我不斷反思過往教育的疏漏。
我這幾年從事婚姻幸福方面的工作,跟老師學習五道鎖扣分析法,學習傳統文化,這些力量的加持,加上家長學堂一系列的共修體系,多管齊下,幫助我打通一個個節點。
在班級共修時,聽著其他家長分享孩子的康復故事,那一個個真實案例如閃爍的希望之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堅信女兒也能迎來曙光。
內觀自渡迎新生
女兒患病期間,我的內心世界仿若波濤洶涌的海面,負面情緒的巨浪一次次將我拍打得幾近窒息。
無數個深夜,我獨自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淚水悄然滑落,自責與愧疚如藤蔓般緊緊纏繞。
當女兒拒絕交流,將自己封閉在房間,我滿心無奈與沮喪,卻無人傾訴。給父親的那通電話,如同決堤的洪水,多年的堅強在那一刻土崩瓦解,我在電話這端泣不成聲。
在小區的蜿蜒小徑上,我常常徘徊,思緒如麻。望著蔥郁的綠植,我卻滿心灰暗,不斷自問:“為何如此失敗?”
然而,在痛苦的深淵中,我逐漸覺醒,意識到這是對自我的苛責。本質上不是對孩子不接納,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我底層的自卑,恐懼,無能,不夠好,匱乏的種子一直在。我對自己說,好的,我承認我沒干成過什么事,孩子這樣的狀況,我要負很大的責任。我是個軟弱的人,是個窩囊廢。
我尋得一處靜謐角落,直面內心的脆弱,輕聲訴說自己的不足,淚水肆意流淌,卻也在宣泄中獲得了久違的解脫。
此后,每當情緒涌起,我或是漫步街頭,在喧囂中梳理思緒;或是靜處觀呼吸,在一呼一吸間感受內心的寧靜,逐漸學會與情緒和解,成為自己心靈的主宰。
過往與女兒相處,我常不經意間踏入雷區。表面佯裝豁達,實則內心對她成績期望頗高。
一次,她考試失利,我未加思索便數落幾句,女兒瞬間臉色陰沉,轉身回房,房門重重關上,那聲響如重錘敲在我心上。
事后,我反省自己,懊悔不已,我為什么對女兒的高期待。考試失利便開口數落。當孩子的行為沒達到期待時,差評就脫口而出了。平時控制得比較好,自己情緒不穩定時,表現得嚴重一些。究其根本,是我內在的匱乏,是不夠好的舊有信念在作祟。只要那些在底層的思想病毒還殘留在身體里,沒有被拔除,這個問題就沒法解決,這也成了阻礙親子關系的一座大山。
發紅包致歉,女兒雖起初賭氣不收,但在我的誠懇堅持下,終是原諒了我。
女兒的患病經歷宛如一場靈魂的洗禮,徹底重塑了我們的家庭觀念。
曾經,我滿腦子的條條框框,與女兒交流時總是理性說教,卻忽略了情感的溫度。直到那幾次激烈沖突,女兒的控訴如聲聲警鐘,敲醒了我沉睡的心靈。
她將我拒之門外的夜晚,我在門外滿心焦急與懊悔;她實習缺勤時,我在擔憂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抗拒成人高考查找信息時,我在困惑中探尋她內心的真實渴望。
我時刻警醒,深挖內心匱乏根源,家長自我成長的路上,要在心上下功夫,種下豐盛,富足的種子,調整自己的認知。
同時也要用各種方法去做清理,積極學習情緒管理與有效溝通技巧,全力修補親子關系的裂痕,拔除那些毒瘤,雜草,重鑄親密無間的親情紐帶。
愛與希望綻芳華
在家長學堂的滋養下,在家庭的深度交流中,誤解如迷霧漸漸消散,悄然發生著蛻變。女兒仿若破繭的蝴蝶,開始主動擁抱陽光。
曾幾何時,房門是我們之間的屏障,如今她會在情緒平復后,輕輕推開房門,走到我身邊,眼中閃爍著真誠,傾訴內心的委屈與不滿。
女兒生病后,曾說過:"爸爸媽媽,你們是讀了大學,也有不錯的文憑,可是你們的工作,生活也不怎么樣,過得也不開心,憑什么要我走你們的路呢?""為什么你們每件事都要逼我上心,負責?我從來就沒有快樂過,我從小到大有無憂無慮過嗎?"女兒勇敢地和我們袒露心聲,計劃用視頻分享自己的經歷,為同病相憐者點亮一盞燈;她毅然放棄復讀的高壓之路,堅定選擇成人高考,追逐繪畫與生物的夢想,規劃著用五年時光沉淀專業知識,以畫筆勾勒未來,兼職工作積累經驗,再邁向研究生的學術殿堂。
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成長,也深感溝通的橋梁已然搭建。我緊緊擁抱她,承諾會尊重她的感受。
此后,我對她的接納從敷衍變得真摯,我們的關系愈發親密,家庭氛圍也日益溫馨。
在助力女兒成長的同時,我也積極探尋自身事業發展新路徑。
女兒憑借對網絡世界的敏銳洞察,在實習中巧妙運用 Python 語言挖掘數據價值,為公司項目提供創新思路;她還將宅家期間對視頻直播的獨特見解融入我的事業策劃,合伙人對她的才華贊不絕口,甚至準備正式聘請她。
我在家庭與事業的平衡中不斷成長,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這對我而言,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成長,我總結了成長的經驗:
1.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許她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來。不要把價值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她。對于一些必要的規則和界限,事先和孩子溝通。
2.善意地解讀孩子。女兒說,我能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自殘,因為這樣的話,別人能看見傷口,能理解傷口背后的痛苦。不自殘的孩子,不代表不痛苦。家長多問問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能只是在孩子狀態不好時,才格外溫柔。在孩子狀態好的時候,也要關心她。
3.給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比如,孩子不舒服的時候,會說一些偏激的話,家長不要急著反駁,傾聽就好。有些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就會把思路梳理明白。總塞給孩子,他們不想要、甚至排斥的東西,愛也會變成恨。
4.情感的支持。我們最近達成了一致的觀點。對待身邊最親的親人,一定是人比事情更重要。人本身就不是只有理性,在家多用情感的方式。用理智完成目標,解決問題,很難有開心和喜悅之情,即使有,也很短暫。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敞開心扉地溝通,這種支持和溫暖是可以穿越一切痛苦。
5.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適當運動,多到戶外走走。家里有條件的,養個寵物也很不錯。
新年祈愿啟新航
2025 年,恰似一張嶄新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女兒成為我事業的得力伙伴,她的奇思妙想為我的直播、線下沙龍與線上課程注入鮮活生命力,我們并肩作戰,砥礪前行。
她在成人高考的道路上穩步邁進,每一次學習都是成長的蛻變,每一幅畫作都是夢想的綻放。
我堅信,過往的風雨皆是成長的饋贈,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以愛為筆,以希望為墨,在人生的畫卷上繪出絢麗多彩的篇章,向著陽光,逐夢遠航。
備注:每個家庭的情況和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文章中的分享,僅做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