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三聯中讀最受歡迎主講人之一、知名文史學者楊早
我在讀中學的時候,長期是一名歷史課代表。因為我記性好,成績好,老師也很喜歡我。
但是我和你們一樣,并不太喜歡歷史課,痛恨要記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年代與事件,還要背那么多的意義和結論。
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開宗明義章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歷史跟我有啥關系?嗯,除了金庸小說里提到的那些。
后來我才慢慢明白。從小到大,我根本沒學習過“歷史”。
那些年代、事件,準確的說應該叫“史料”,那些意義和結論,總是說古代這不對,那局限,講的是“應該怎么樣”。然而,歷史是可以假設的嗎?
最后只是記了一肚子的年代和事件,還有一大堆理想化的歷史結論。
要說這些有用,那是自己騙自己。
那么,歷史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遇到過無數人這樣問我。尤其是理科出身的朋友(文科生比較膽小,哈哈)。
問多了,我也有了固定的答案:
你肯定看過很多穿越的小說和電視劇,那些主人公穿越后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想辦法搞清楚,現在是哪一年?
《穿越時空的愛戀》劇照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大家都要問這樣一個問題?
這是因為,人類有回溯歷史的本能,時間可以幫我們掌握自己的定位。
學歷史,就是為了讓自己迅速地在時間長河里找到坐標。
沒有歷史感知的人,就像沒有觸覺、沒有視覺的人一樣,會感到很慌亂。
所以,我們是活在四維的時空里,在長、寬、高,還有時間,這樣的四個維度中。
從空間的維度看,當你站在平地上,站在山丘上,站在高樓上,坐在飛機上,甚至通過人造衛星,看到的地面景觀截然不同。
圖源:pixabay
時間維度也一樣,一天,一個月,一年,十年,百年,上下五千年,懂得了歷史,我們能看到的風景就大不一樣。
人的壽命也就一百年左右,如果了解更長遠、更博大的歷史,可以說是擴展了一個人的生命。
龔自珍說:欲亡其國者,先亡其史。
嚇!這說的,不就是“降維打擊”嗎? 看不懂歷史,四維時空就成了三維。
我們是中國人,首先應該了解的就是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你當然學過,或者一定會學,但是你要知道,我們國家的歷史悠久又龐雜,幾千年連續不斷,想要理清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的課程里,也是掛一漏萬,但是我不追求給你講多少年代與事件,或者歷史應該怎么樣——歷史又不是你家孩子,憑什么要求它應該怎么樣?
我要給你的,是一條線索,兩把鑰匙。
一條線索是:今天的中國,是怎么慢慢形成的?
兩把鑰匙,一把叫“華夷”,一把叫“中西”。
宋代石刻《華夷圖》,1903年拓片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聽完這兩門課,你再回到自己感興趣的歷史閱讀,你就可以透過歷史事件本身,看懂背后的規律,你對歷史、對中國的理解,也就更深入、更透徹。
最后再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個文史研究者,也寫過不少關于中國歷史(主要是近代史)的書。我研究的領域,處在歷史長河的下游。上游可以不知道下游,下游怎能不了解源頭?
在課程里,我想把自己多年來對歷史的研究和思考,全都告訴你。我會和你一起,用我自己的思路與方式,來和你一起讀懂歷史。
好,現在就一起出發吧。
限時特惠
特惠時間 :2025.01.27-02.04
特惠價格 :99元原價: 198元
訂購課程合輯
主講人權威、孩子愛聽的歷史課
我們請來了知名文史學者——楊早。他不但是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還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話題》系列主編。同時他也是一位家長,很能體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博弈”。他認為,孩子雖小,很多道理不是不知道,只是做不到。家長在這個情況下需要在界限內進行引導。所以在課程中,他會用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們的歷史學習興趣。
而為了讓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歷史,楊早老師還將課程分為兩季。
《楊早·簡說中國史》 專門精選了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26個關鍵點,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逐一解答“中國何以成為中國”的歷史問題,先為孩子建立一條清晰簡明的歷史邏輯,促進孩子歷史觀的形成。楊早還會提出一個針對本節知識點的延伸思考問題,孩子們只有經過思考才能把老師口中的知識變成自己腦中的知識,構建自己大腦中的小宇宙。“學會在自己的宇宙里當一個無止境的探索者。”
課程大綱向下滑動查看
《楊早·簡說中國人》 則以中國歷史人物為主題,用30+大人物傳記把中國史給串起來,如春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孔子,道家代表人莊子;唐宋時期的風云人物,詩家李杜,政治家王安石,文人蘇軾等,特別容易給孩子代入感。這樣的內容安排,也確保了孩子跟家長能夠擁有生動、深入的學習體驗,又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系統、連貫的古代史思維體系。
同時,讀歷史最忌片面化思維,更不能一味求“簡單”,為此,楊早老師還特地選入了一些極其富有爭議性的人物,諸如秦始皇、項羽、曹操等人,讓孩子跟著課程一起仔細考察他們的足跡,調動起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學著獨立思考、判斷。
課程大綱向下滑動查看
限時特惠
特惠時間 :2025.01.27-02.04
特惠價格 :99元原價: 198元
訂購課程合輯
為什么推薦孩子上這兩門課
知名文史學者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講歷史
不只讓孩子入門,還要吸收、形成體系
課程中,首先改用了通俗易懂的講課方式。
不是“俯身”而是“蹲下來”,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視的高度,運用孩子既有的知識儲備去解釋歷史現象,降低孩子接觸新知識的門檻,只有聽懂了,孩子才會對歷史產生興趣,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
在楊早老師的課中,孩子們都不知不覺喜歡上了歷史,并且在課程引導下自己做課程筆記
用興趣吸引了孩子入門,對歷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之后,不能僅僅在這個層面打轉。楊早認為:“只是接收的話,也能滿足求知欲,但想象力是沒有的,你讀了一本又一本書,聽了一堂又一堂課······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尋找只屬于你的一方天地。”于是,在每小節的課程結束后,楊早還會用問答題的形式,為孩子提煉出本節知識框架,讓他們學習歷史的時候不是聽聽就夠了,而是要總結和反思的,將知識進行分析和梳理。
回望歷史,實際上是為了更好地看向未來
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故事,就是你的故事
歷史的魅力就在于所有荒誕奇妙的故事都真實地發生過,那些成為傳奇的人物都切實地存在過。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以古為鑒,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獲得認識、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在他的心中留下一個概念:每一種“結果”,都會受到曾經的“選擇”帶來的影響,需要自己去承擔這份責任。
《天才少女》劇照
面對未來的勇氣,培養嚴謹的思維能力
不是想讓你看到紛爭,
而是想讓你有擺脫困境的智慧
孩子總喜歡天真地問我們:“三國演義中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類界限分明的判斷題,那是因為孩子還小,只會用單一的思考方法,獲取一個新信息之后就容易妄下判斷,但“一個人擺脫童稚狀態,就是要學會理解復雜,洞悉套路。”
作為后人,我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覽事物的發展。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能發現決定事物走向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也很復雜,下判斷前需謹慎思考,慢慢地讓孩子學會全面了解信息,思考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開闊世界觀,提升文化素養
在你身處的小世界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每個家庭、每個個體都互為表里。幾千年來,中國并不是沒有遭遇過天災人禍,安安穩穩地過活了幾千年的國家,那到底是什么,讓華夏文明延續至今?
在學習這兩門課程的過程中,不同的孩子可能會發現各種答案,也許是從歷史故事中他們喜愛的人物身上,也許是令他們印象深刻的典故中……尋找到支撐精神的力量在何處。
限時特惠
特惠時間 :2025.01.27-02.04
特惠價格 :99元原價: 198元
訂購課程合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