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炸嘍……”臨近春節,新羅區東肖鎮盂頭村張錦村的家里,張錦村女兒張俊英把一個個洋魚沿鍋邊放了下去。瞬間,油鍋里油花翻騰,煙火氣蒸騰而起,喜迎新年的年味也隨著這煙火氣散發開來。
張俊英今年54歲,她從14歲時跟著父親張錦村學做龍巖傳統美食,30年間,把洋魚什錦、本地特色雞管等做法歷經多次改良,但張俊英始終守著傳統技藝。如今,她正將這些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兒子張楊樂。
據了解,傳統洋魚的制作極為耗工費時,有趣的是,洋魚實際上并沒有魚肉的成分,而是把五花肉、蝦米、蔥白、香菇、花生碎等切碎,拌入面粉,再打入大量的雞蛋,最后將餡料糅成圓餅或圓球入鍋油炸。在新羅,傳統美食洋魚和什錦是最經典的傳統年菜,這兩道菜做得好不好,也經常成為評價年夜飯成敗的標準。
在張俊英看來
手工制作是傳統美食的靈魂所在
無論是打蛋脫蛋皮
還是包餃子
都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手藝
張楊樂從學校畢業后
也加入了家族的烹飪事業。
他從小耳濡目染
對家族的烹飪技藝有著深厚的
感情和獨到的理解
作為張家的第三代傳人,35歲的張楊樂目前是一家私廚坊的負責人,同時也是烹飪協會的常務理事。在傳承家族技藝的基礎上,張楊樂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將傳統美食與現代烹飪技術相結合,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張家美食品牌。
“我們一直在自己的技藝上不斷探索和創新,致力于為客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這樣,客人就能品嘗到讓自己滿意的口味和菜品,因此我們的菜品也比較容易受到大眾的歡迎和青睞。”張楊樂介紹。
新春佳節之際,張家的廚房里彌漫著濃濃的年味。三代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制作著傳統美食,分享著彼此的故事和經驗。這種傳承與創新的結合,不僅讓龍巖傳統美食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也讓傳統美食在新時代里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