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某互聯網巨頭創始人說出了中文互聯網有史以來最有名的金句之一:“2019 (經濟)可能會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一語成讖,堪稱神一般的預言!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現實的對照,這句神預測的含金量還在上升。其實,這句話并非他本人原創(他發的時候明確說是“聽說”);但抱歉,大眾傳播學上有個金科玉律—誰的嗓門大、就算在誰頭上。就像“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也并非馬云原創,而是臺灣著名企業家宏碁創始人施振榮早年提出的,但一樣算馬老師的。
我曾在專欄中提到,這個神預測之所以牛逼閃閃,是因為一語道破了這十年經濟外部大環境的變遷——三大紅利的消失,即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和平紅利。這個周期內的所有中國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戰和壓力。
世間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雙刃劍,是壓力、同時也是動力。這個周期里,照樣有中國企業群落大規模強勁崛起嘛,譬如短視頻、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
所以說,外部環境是外因,要打破困境,還是得主動出擊、緊抓機遇,也就是擁抱變革。作為老牌觀察家,我長期守望和研究泛科技產業。最近,中國科技行業發生了三大熱點事件,恰巧分布在互聯網、智能硬件、軟件三大核心領域,而其主線脈絡竟然出奇一致。
【TikTok游說、榮耀換帥和金蝶變革】
第一件,TikTok在美國先關停、又神速重開,并引發了所謂數字難民涌入小紅書。這件事是真正的世界熱點,全球媒體連篇累牘報道,在此不贅述。只感慨,字節是全球化走得最遠的中國公司,但它依然無法走出地緣政治的困境……
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張一鳴、梁汝波、張利東等創始團隊并未輕易放棄,而是通過積極的場外公關和游說工作,贏得了90天的緩沖期。盡管未來還有很大變數,但依然保留著希望。
第二件事,榮耀手機換帥、首席執行官趙明辭職、華為悍將李健接任。講真,跟蹤智能手機行業這么久、明哥也在朋友圈上,從他在榮耀內部論壇的離職貼子(其實是抄送全國人民,這是科技圈常用的公關手法),看得出字里行間的心有不甘……
但是,形勢比人強啊!盡管趙明率領榮耀單飛這四年,篳路藍縷、立下汗馬功勞;但在激烈競爭的國內市場,已經稍顯落后。所以榮耀公司和董事會才會在“感謝趙明為榮耀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之后,依然選擇換帥。李健的接任,被視為榮耀開啟下階段新征程的積極信號,祝好運!
第三件事,中國管理軟件和云服務的領頭羊金蝶集團,選擇主動出擊、組織變革。此舉被一些外部聲音誤讀,甚至以訛傳訛,曲解成所謂“深陷困境、大裁員”。
對此,金蝶回應稱: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公司在提質增效的同時依然在持續引進人才,在變革的過程中,組織架構有所調整,并非所謂大規模裁員。
【關于金蝶瘦身的外界傳言,有三個離譜】
鳳凰衛視有個很神奇的臺詞:“這個世界許多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事,其實都有其內在的關聯。”2025開年中國科技行業三大熱點,骨子里其實有著相同脈絡:都是外部經營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企業選擇主動出擊。前兩個事件外界的關注度都很高了,我就重點聊一下第三件。
據接近金蝶的知情人士透露:“明明是面對外部挑戰,企業主動做出的擁抱變革。不瘦身、不更敏捷,怎么轉型、怎么打硬仗呢?常規調整,卻被說成了深陷困境,也不知道是誤會還是故意的。在Robert(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 徐少春)在內部信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根據流出的徐少春內部信,可以看出這其實是金蝶的主動變革。在致員工的內部郵件里,徐少春坦言:“過去的一年,國內經濟增速下行,軟件行業普遍虧損,深刻體會大家的不安和焦慮。”
“因此,新的一年,公司鼓勵全員擁抱變革,敢于承擔,告別舒適區,同舟共濟,共同奮斗!且特別提到“對于取得高績效的金蝶人,給予高回報。對于敢于承擔風險,并取得高績效的金蝶人,給予歷史上最高的回報。”
所以,對比一些傳言和事實真相,區別有三:
第一,不是所謂“大裁員”,而是戰略重組。體現在不是什么裁員比例高達 20%,而是有些部門深度整合。正如一個脈脈打工人在評論區的跟帖:“畢竟在部門合并過程中,有些重合的崗位,公司不需要原來那么多人了。如果你又恰巧沒有轉崗成功,離職也就成了沒辦法的事情”。這,才是大實話,但現在太多人只有情緒、不看事實。
第二,不是所謂“深陷困境”,而是業績亮眼。盡管面對“公司自創業以來最大的內外挑戰”(徐少春語),金蝶仍然取得了集團訂閱收款兩位數的增長,濰柴雷沃和通威等一批大項目的成功交付,樹立了國產替代的典范,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奠定了公司在制造行業的領導地位。同時根據IDC的最新報告,公司繼續穩居中國企業云服務市場領導地位……這叫困境么?毫無希望才叫困境,金蝶這明明是為了更好地競爭、更快地奔跑。
第三,不是所謂麻木被動,而是主動出擊。正如徐少春所言“苦難即輝煌,幸運的是我們發現了問題背后的原因與本質,我們看見了光明。AI優先,訂閱優先,摒棄PPT文化,摒棄官僚文化,摒棄將就文化,用戶第一,質量為先,上下同欲,齊心協力。”這不但是企業掌舵人對員工的激勵,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對用戶、對投資者的承諾。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擁抱變革”是走向光明的唯一選擇】
“看見光明,看見希望,我們每一個金蝶人要成為光明,成為希望。為此,我們必須擁抱變革!公司變革看似在變革研發、變革營銷、變革交付、變革服務等等,但其本質是變革自我,我們每一位金蝶人要擁有一顆炙熱的變革之心。”
在內部信中,徐少春一如既往、飽含激情,如是鼓舞員工,也獲得了絕大多數金蝶人的理解、共情和響應。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企業如果不選擇擁抱變革,豈非被動挨打?企業如果不主動出擊主動求變,只能被外部壓力改變。
他反復提到了“光明”,這其實體現了中國心學大師王陽明對他的深刻影響。“知行合一”,正是徐少春長期推崇且身體力行的。眾所周知,陽明先生臨終有遺言:“吾心光明,夫復何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我的內心充滿光明,秉持著正義和真理,那么我就無需再用言語去辯解或證明什么了。
但是,作為圍觀的吃瓜群眾,還是覺得這一波輿情中,有些傳言和所謂“分析”實在是過于離譜了。其實我一直不太喜歡“負面”這個詞,因為太過于企業本位。其實只要基于事實和不刻意人身攻擊,正常的評論和分析,企業一般也都是能理解和接受的。記住我的金句:公關,是一個企業的情商。
有時候,下蹲是為了更好的起跳。這和徐少春的戰略判斷分不開。“中國SaaS的黃金十年時代才剛開始”,但顯然,這個機會只屬于更敏捷、更高效率的公司。
【結束語】
2025年,可謂魔幻開局。大家都感覺這一年,面對的壓力也許并不比2024輕松。開篇提及的神預言,也許真的還有一半時間。上到舉國,中到社會、下到個體,誰不是在主動求變、在戰斗中求生存、求發展?
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困難環境,怎么破?唯有主動出擊、擁抱變革。自古破字當頭,立在其中。從這個角度講,無論是TikTok選擇積極游說掙得緩沖期、榮耀選擇換帥、還是金蝶選擇變革,這才是真正的行動者。悲觀者永遠正確,但樂觀者才能成功,就是因為悲觀者只說不動、樂觀者不斷行動!
時間會給人們最公平的答案。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