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資料圖。
東方紅資管規模跌出行業前三十,旗下多只產品持續虧損
2024年,大盤跌宕起伏,基金公司規模座次也重新洗牌。
根據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非貨規模排名,易方達基金以1.32萬億元的規模穩居榜首,成為行業增長的領頭羊,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基金公司面臨規模收縮的困境。
其中,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紅資產管理、東方紅)2024年非貨管理規模下降超兩百億元。數據顯示,東方紅資產管理在2024年末的規模為1398.91億元,相較于2023年末的1657.84億元,規模減少了259億元,規模縮水15%。其排名也從2023年的27位下滑至2024年的33位,下滑幅度達6位,跌出行業前三十。
管理規模逐年縮水
官方資料顯示,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紅資產管理、東方紅)成立于2010年7月28日,公司前身是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業務總部,1998年開始從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2002年首批獲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2005年首批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發行東方紅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東方紅”品牌由此誕生。
2010年成為國內首家獲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2013年成為業內首家獲得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非基金管理類公司。
從行業縱向變化上看,自2013年東方紅資產管理拿到公募牌照算起,整個行業的資管規模呈現增長趨勢,以2016年為分界線,疊加后來的資管新規及各個子行業監管規定逐步落地,2017年開始,資管行業的規模增長出現減緩,并在2018、2019、2022這三年出現了負增長。
從這期間,東方紅資產管理公司經歷了多位關鍵人物的離職,這些核心團隊的離去也直接造成了公司的業績波動。
其中,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東方紅資產管理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7.47億元和14.38億元,到了2022年,這些數字分別下降到27.30億元和8.28億元。2023年,東方紅資產管理的營業收入進一步降至20.62億元,凈利潤減至4.91億元。
再看管理規模,憑借“東方紅”等系列產品,東方紅資產管理在2013年就拿到公募牌照,公司管理規模穩步擴張,2021年末達到最高點2697.23億元,一直是券商資管行業的領軍者。
但近年來伴隨著持續的高層人事動蕩,2022年之后公司的管理規模也開始走下坡路,不到兩年便跌破2000億元。
而相比之下,以國泰君安資管、中泰資管等為代表的百億規模資管公司卻迎來高速發展,規模增長均超過了100%。
持續虧損引持有人不滿
作為首家券商資管,2014年9月,東方紅資產管理發行了第一只三年期封閉基金東方紅睿豐混合,此后,又發行了多只三年期的封閉基金。
然而最新數據顯示,東方紅啟元三年持有A、東方紅啟興三年持有A、東方紅睿陽三年定開近三年收益均虧損超過40%。
持續的投資虧損也曾引發持有人的強烈不滿。2023年6月,東方紅資產管理旗下的東方紅添裕5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重新開放申購,因為賬面虧損了近60萬元,自2021年6月購買了5000萬元這款產品的盧女士決定退出,她表示對這款產品已經失去了信任。
東方紅添裕5號成立于2019年6月,由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方紅資產管理)管理,中國工商銀行代銷。
工商銀行平頂山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工作人員向盧女士介紹這款理財產品時,這款產品已經面世兩年。其提供的產品宣傳頁顯示,東方紅添裕5號成立以來收益率為13.96%,年化收益6.87%,近一年收益率為6.47%。
理財經驗并不多的盧女士回憶起產品細節時記得兩個關鍵信息,一個是這款產品是固定收益類,另一個是這款產品的預期收益業績基準是5%。
在工作人員介紹完這款產品后,盧女士通過工商銀行APP購買了5000萬元的產品,東方紅添裕5號是封閉式基金,封閉期間投資者不接受投資者的退出申請。
2023年6月,東方紅添裕5號開放,盧女士發現這款宣稱“固定收益類”的產品居然產生了虧損,于是便決定贖回,最終贖回4939.9萬元。
根據東方紅添裕5號運作報告,投資組合中,股票投資共造成了3.64%的虧損,債券部分盈利7.1%,回購支出造成了1.43%的虧損,包括管理費、交易費在內的其他費用,造成了2.92%的虧損。
因此,投資組合并沒有造成虧損,虧損主要由東方證券、工行私人銀行每年各收取0.5%的管理費,以及每年0.05%的托管費造成的。兩年共產生了2.1%的管理費及托管費,即105萬元。
盧女士對此感到強烈不滿,在自己虧損的情況下,工行與東方證券仍收取高額管理費。
東方證券代客投資虧損,自營理財卻盈利的現狀也被質疑。根據Choice終端數據,東方紅資管旗下152支基金,2023年前三季度共虧損93.85億元,但根據東方證券財報,2023年前三季度,東方證券的投資收益卻為31.31億元。
面對一系列的挑戰與質疑,東方紅資產管理顯然已站在一個亟需變革與調整的關鍵節點。管理規模的持續縮水、產品的持續虧損以及持有人的不滿,不僅反映了市場環境的變化與競爭的加劇,也暴露出公司內部管理和投資策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
東方紅資產管理能否重新贏得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或許時間將給出最終答案?!?/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