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春節,是合家團聚的黃金周,也是檢驗自律的試金石。當然,因為眾所周知原因,一些自詡嚴肅的跑者,此時人設崩塌,也屬正常。
如果你是那種時常在黎明時分從床上跳起來、興奮地迎接新一天的人,并且在早上感覺工作或活動效率是最高的,那么你可能比只喜愛在晚上活動的朋友更有可能實現馬拉松PB。
根據刊登在《睡眠研究雜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一篇文章《晝夜節律偏好與睡眠惰性對馬拉松完賽時間的影響》(Influence of circadian preference, sleep inertia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marathon completion time: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 mass-participation city marathon),早起的人比晚睡的人平均跑得快13分54秒,而且這種“早起認同感”越強烈,差異就越大。
該研究針對2016年倫敦馬拉松的936名參與者進行。馬拉松是這類研究的良好場所,因為它通常在清晨開始。同時研究亦表明,影響跑步成績的因素很多。但關于“晝夜節律偏好”(Circadian Preferences,即認為自己偏好早上或晚上活動的人)和“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即起床后發現很難過渡到清醒狀態)的關注較少,雖然它們與跑步表現有關。
數據出人意料地清晰:自認為早起的人比晚睡的人平均跑得快13.9分鐘,而且這種“早起認同感”越強烈,差異就越大。此外,那些發現自己醒來后需要30多分鐘才能過渡到完全醒覺的人,比那些更快感到醒覺的人也跑得更慢,盡管這種聯系不如早上和晚上的區別那么顯著。(這種相關性具有直觀意義——如果你起床困難,可能醒來立即跑馬拉松相當具有挑戰性,并會導致比賽時間比當天晚些時候跑得慢)。
該研究還考慮了參與者的個人和睡眠習慣、咖啡因攝取量以及年齡和性別,以解釋這些其他變量;然而,晝夜時段活動偏好和睡眠惰性也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例如心理特征和人們的訓練量。雖然嘗試改變身體的晝夜節律可能很難,但嘗試了解個人的生理時鐘以及晝夜節律與表現之間的可能性,對跑步表示或許亦有幫助。
除了早起可能會跑得更快之外,《血管健康與風險管理》(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的一篇文章指出,與一天中的天其他時間相比,早上跑步對降低血壓更為有效,而且晚上亦可維持一個更優質的睡眠周期,可見晨跑的好處是持續性的!
此外,晨跑者一天的運動量比起其他人高,因為即使早上已完成運動,下午至晚上的身體依然會消耗更多能量,因為一天中的運動量比一般人更高。
最后,少不得是靈魂之問,那就是:
春節假期,你還能早起跑步嗎?!
文字 | 運動筆記HK
照片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