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大家齊聚一堂,主要是想聽聽大家對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見建議,希望大家能夠圍繞勞動糾紛化解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多元化解機制建設、部門聯動機制建設、信息共享平臺搭建等方面互相交流、群策群力?!?/p>
近日,碧江區法院組織召開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座談會。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毛明生主持會議,市中院三級高級法官代靜云到會指導,區委政法委、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總工會、區工商聯分管領導及具體業務部門負責人,區法院分管民事領域院領導、分管訴源治理工作院領導、勞動爭議案件具體承辦法官參加會議。
會上,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羅依婷從案件審理情況、審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困難、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形勢分析、勞動糾紛化解對策建議四個方面通報了區法院近五年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情況。區人社局通報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情況。區總工會結合職能職責就相關工作進行了通報。
“案件辦理量逐年增加,人案矛盾突出,我們如何應對”“工亡案件中供養親屬撫恤金是按月發放還是定期發放”“達退休年齡人員勞動關系及工傷保險待遇如何認定”“共享用工勞動關系認定、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與用工主體單位勞動關系認定”“工程領域層層轉包用工主體認定問題怎么處理”“認定工傷是否必須以勞動關系存在為前提”“部分裁審結果有出入,法律理解不一致,我們如何對接”“《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是硬性要求,但一些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因管理不規范,基本上不會簽訂勞動合同,也不繳納社會保險,以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訴請二倍工資的案件逐年增多,中小微企業發展與勞動者權益維護平衡點如何找”“房地產行業低迷,很多房產銷售公司連基本工資無法及時支付,銷售人員起訴提成工資的二倍工資如何處理”“勞動糾紛領域法律法規與民法典相分離,如何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市場主體準入、退出機制與勞動爭議案件處理如何銜接”“工業園區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普遍存在,如進入仲裁、司法程序我們如何應對”“裁審標準不一致,裁審如何銜接”與會人員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
通過一番討論交流,與會人員就如何做好勞動糾紛訴源治理提出富有成效的建議。
區委政法委平安辦主任李銳表示:堅持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協商調解的前端性、基礎性作用,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最大限度地把勞動人事爭議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堅持創新發展和首創精神,積極探索新理念、新機制、新舉措,充分運用貴州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在線“一站式”平臺,發揮平臺內網格員作用,促進各類調解聯動融合,推動社會協同共治,形成符合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規律、滿足時代需求的協商調解工作格局。堅持督導問效,將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建設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優化考評推動、細化考評標準,完善督導檢查等工作。
區人社局黨組成員、仲裁院院長劉忠貴表示:區人社局要在區委政法委的統籌協調下,加強與司法行政、法院、工會、企業代表組織等部門的工作溝通,形成矛盾聯調、力量聯動、信息聯通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重大勞動人事爭議應急聯合調處機制。
區仲裁院仲裁員楊復與表示:對批量案件建立預警機制很有必要,建議由仲裁委和法院聯合組成批量案件預警小組,對已能預見的批量案件提前就爭議情況進行調查,并開展訴前調解工作。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再智表示:仲裁、訴訟過程中,用人單位注銷,部門之間可以通過聯席會議的形式,由市場監管部門對用人單位注銷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同時,在市場主體注銷時,與涉訴情況如何銜接?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區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田茂野表示:要積極推進行業調解組織建設,行業調解組織要充分發揮熟悉行業特點、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優勢,推動企業自覺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政策,以行業自律引導企業合法用工,可在企業間搭建交流互動平臺,通過用工交流、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分享等方式,促進會員企業共建勞動爭議預防機制。
區總工會副主席滕葉表示:工會要統籌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和集體協商指導員、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等資源力量,推動健全勞動者申訴渠道和爭議協商平臺,幫助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開展勞動人事爭議協商,做好咨詢解答、釋法說理、勸解疏導、促成和解等工作。
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蒲德靜表示: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優勢和工會在發現、排查勞動領域風險隱患中的第一道防線“排頭兵”作用,立足預防、立足調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層,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關于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矛盾糾紛等要求,凝聚工作合力,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領域矛盾糾紛。
區總工會權益與法律工作部副部長王光勇表示:要加強事前監督和風險提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認為用人單位可能違反或者出現違反有關勞動法律法規情況時可以給予口頭提示、溝通協商,必要時,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要注意總結、推廣在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實踐中形成的成熟經驗和特色做法,發揮典型引領作用。
區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通國表示:人民調解組織要發揮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加大勞動人事爭議調處工作力度。
代靜云指出:一是加大對農民工欠薪、工傷賠償、新就業形態用工等重點領域的勞動監察執法力度。二是法院、司法行政、檢察、人社、工會、工商聯、市場監管、街道、社區等部門或基層組織要建立聯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機制,積極搭建信息互通平臺。三是加強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不斷提升勞動糾紛化解能力。
毛明生表示:大家找的問題很準很實很到位,提出的意見建議也非常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希望各部門能夠以問題為導向,細化工作舉措,共商共議共謀良策,探索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做好勞動糾紛訴源治理的重大意義。勞動人事爭議協商調解是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柔性化解勞動人事爭議,對于防范化解勞動關系風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二是認清形勢,找準方向,增強做好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的緊迫感。受經濟發展形勢影響,企業因經營困難導致欠薪問題突出,導致勞動爭議案件高位運行勞動者法治意識維權意識增強,勞動者的主張復雜化、多元化,導致案件審理難度增大。未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未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等違反勞動基準法等問題突出。三是凝聚共識,多措并舉,形成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合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加強源頭治理、強化協商和解、夯實多元調解、健全聯動工作體系,做深做實做細勞動爭議源頭治理,探索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