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3日,當衛生部原部長張文康對媒體宣稱“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并公布北京的SARS疫情為“患者十二例,死亡三例”時,72歲的解放軍301醫院退休外科醫生蔣彥永震驚了,因為這與他了解的情況相去甚遠。
4月4日,在做了大量調查確認事實之后,蔣彥永致函鳳凰衛視和中央電視臺四頻道,提供了自己了解的事實。他還說,“今天我到病房去,所有的醫生看了有關新聞都非常生氣。所以我給各位發此信,希望你們也能努力為人類的生命和健康負責,用新聞工作者的正直呼聲,參加到與SARS斗爭的行列中來。”
4月8日,蔣彥永接受美國《時代》周刊采訪,確認了所寫的信。他說,自己之所以站出來說話,是因為不說實話,要死更多的人。在《時代》周刊之后,其他一些主要海外媒體都報道了蔣彥永的署名信件。
從2003年4月20日開始,中國SARS疫情報告得以透明,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也被免職。中國SARS疫情報告得以有如此改進,當然不僅是蔣彥永一人之力,但他最初的署名信件,確實至為關鍵。
人們銘記這位醫生的功勞,贊頌他的勇敢和正氣。
蔣彥永說:“我只想到兩點,一是人的生命最重要,二是要講老實話。”
以蔣彥永72歲的人生閱歷,數次挨整之經歷,不能不知道,揭發事實真相,接受外國媒體采訪,就是“舍得一身剮”啊!極容易被扣上“賣國、丟中國人臉”的大帽子;最輕也是“不顧全大局”、“不懂組織紀律”。可“為了少死人”,他豁出去了,這種大無畏的道德勇氣,無人可比,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薪火相傳的風骨氣節。知識分子軟弱一向被人們詬病,但也確有蔣醫生這樣的硬骨頭。
然而,SARS后蔣彥永醫生就在媒體上銷聲匿跡了。2003年的中華醫學基金會的“醫德風范獎”名單里,居然沒有這位SARS吹哨人的名字。
2023年3月12日,91歲的蔣彥永教授在京逝世。他去世的消息,沒有任何官媒報道,百度甚至搜不到他去世的消息。
無獨有偶,2024年末的藥品集采工作在執行過程中漸漸變成一場事故:集采藥價低但質量差——瀉藥不瀉,麻醉藥不麻,降壓藥不降。雖然輿情洶涌但并沒有引起最高決策部門的重視。最后藥品集采問題被上海市政協常委、瑞金醫院的鄭民華教授一舉捅破。
在2025年1月15日上海兩會時,鄭民華教授聯合20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藥品集采下保障患者用上好藥的提案。
鄭教授無奈地向記者透露:上海藥品集采的藥質量相當不穩定。抗生素能讓人過敏,降壓藥吃了血壓依舊高,糖尿病藥對血糖毫無辦法,麻醉藥麻不住病人,連瀉藥都沒法正常排泄。這些藥關乎患者生命健康,實在不容小覷!
鄭民華教授是中國腹腔鏡外科的開創人之一,中國第一例腹腔鏡直乙結腸癌切除術、第一例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都是鄭民華教授完成的。作為一名普外科醫生,他關心瀉藥、麻醉藥和降壓藥的質量,非常合理,因為這關乎手術安全,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案一經提出,迅速引爆網絡,藥品集采的種種弊端終于由各家官媒正式報道出來。國家醫保局跑步入場迅速回應:表示“高度重視”并公開喊話“歡迎廣大醫務人員當好藥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的吹哨人”,此提案甚至轟出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高血壓患者很快又可以用到進口原研藥了。
然而,就在這種積極的回應之后,鄭民華教授卻于1月22日自行關閉了微博賬號。
這一行為令人深思。
鄭民華教授的微博關閉,不僅是他個人的失語,更是一種社會反思的失聲。這迫使我們思考一件事:在醫療領域,我們到底需不需要醫生的聲音?我們應該如何更好保護醫生發出專業的聲音?
2003年的蔣彥永教授需要冒著“不顧全大局”“不守組織紀律”去發聲才能達到讓國人“少死人”的目的。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醫生提醒同學和同事注意防范,這些微信信息后來被大量轉發,引起了社會關注。他的預警行為在疫情全面爆發前使很多醫生避免感染,從而保證了有效的防控力量。但12月31日,他因“發布不實言論”被轄區派出所訓誡,最終他于2020年2月7日因為感染新冠不幸去世。
現在是鄭民華教授捅破集采藥品的質量問題卻被各方利益集團網絡攻擊到關閉微博,自我禁言。
二十多年來我們對吹哨人的態度似乎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就不能進步那么一點點嗎?明明醫療行業需要更多敢于直言不諱的吹哨人,來監督和推動醫療領域的改革。我們卻從來不懂的珍惜。
我愿意不惜筆墨地贊揚鄭民華教授們!藥品問題,事關你我所有人。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捍衛那些勇敢的吹哨人。
你不撐他誰來撐他?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支持和聲音將會匯聚成支持吹哨人的巨大力量。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