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在內華達州的集會上,突然宣布要給美國“升級版圖”,目標包括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甚至加拿大。此言一出,全球吃瓜群眾瞬間分裂成兩派:有人覺得這是“懂王”又在搞行為藝術,也有人緊張地翻出歷史課本——畢竟19世紀的美國,可是個一言不合就買地、打仗、吞并的“氪金玩家”。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腦洞大開的計劃:在21世紀的國際規則下,美國還能像玩《文明6》一樣狂點“擴張”按鈕嗎?
如果你穿越回1848年的北美,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美國士兵對著墨西哥人大喊“這片地我們承包了”,然后順手劃走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1867年某個清晨,沙俄官員數著720萬美元支票,把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還貼心地附贈一群海豹;到了1898年,夏威夷的菠蘿田上空突然升起星條旗——這些可不是魔幻劇情,而是美國“氪金式擴張”的真實劇本。
但特朗普的“新皮膚”顯然不同。他不再像前輩們那樣執著于“土地連成片”,反而盯上了格陵蘭島的稀土礦、巴拿馬運河的收費站,甚至想把墨西哥灣改名叫“美國灣”(這操作堪比把鄰居家的泳池劃進自家后院)。這種“戰略撿漏”模式,倒像是把《大富翁》游戲里的“收購地標”策略搬進了現實。
為什么特朗普對格陵蘭島如此上頭?讓我們打開這個冰封盲盒:
盲盒1號:全球12%的稀土儲量+足夠讓馬斯克造十萬輛Cybertruck的鈷鎳礦。
盲盒2號:北極航道未來收費站VIP卡,專治俄羅斯破冰船和中國的“雪龍號”。
隱藏款:冰蓋下可能埋著侏羅紀公園級別的石油儲備(前提是地球繼續變暖)。
可惜丹麥首相梅特聽到收購提議時,表情堪比聽到有人要買自家祖傳城堡:“我們不出售格陵蘭島,就像不賣自由女神像。”更扎心的是,島上6萬因紐特人75%支持獨立——這哪是買島,簡直是買了個隨時會起義的“電子寵物”。
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執念,讓人聯想到小區物業突然要收回二十年前賣掉的停車場。1999年美國歸還運河管理權時,可能沒想到中國貨輪如今成了第二大用戶(僅次于美國自己)。
但現實比游戲復雜得多:巴拿馬總統聽到“收回”二字,連夜群發推特@中國外交部;運河上的中國起重機仿佛在默默擺出“拒絕表情包”;更別說國際法庭的法官們已經摩拳擦掌準備開罰單。這波操作,堪稱“搶車位”游戲的地獄難度。
至于把加拿大納入版圖的提議,渥太華市民的反應堪稱經典:“我們愛美國就像愛冬天的短褲——欣賞但絕不嘗試。”加拿大網友更是發起#我們不是51州#話題,順便提醒美國:你們連自家德州的電網都修不好,還想管理我們的楓糖漿產業?
歷史上美國最后一次嘗試吞并加拿大是在1812年,結果白宮被燒成了燒烤攤。現代版“北擴”計劃,大概只能存活在特朗普的推特草稿箱里。
如果說19世紀的擴張是“單機游戲”,現在美國面對的是聯機模式的“防沉迷系統”:
系統提示1: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已上線(禁止武力獲取領土)。
系統提示2:北約盟友丹麥正在向你扔來凍鱈魚。
系統提示3:中國和俄羅斯已在地圖邊緣插滿警告旗。
就連美國最愛的“氪金”戰術——經濟制裁,也可能適得其反。丹麥完全可以轉頭向中國賣格陵蘭礦權,巴拿馬能把運河股份打包掛上滬市——這哪是擴張,簡直是給競爭對手送快遞。
真相或許藏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哲學里:虛張聲勢有時比真下注更賺。
對內:高喊“我們要變大”,就像在紅脖子選民耳邊循環播放《星條旗永不落》混音版。
對外:把格陵蘭島當談判籌碼,逼丹麥多買F-35戰機;用巴拿馬運河嚇唬中國,換點貿易協議優惠券。
對自己:免費承包未來三個月全球媒體頭條,省下十億競選廣告費。
至于真正動手?看看美國現在連自家邊境墻都沒湊齊“拼單”資金,所謂“領土擴張”大概和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一樣——主要功能是給推特漲粉。
特朗普的“新版圖”計劃,本質上是一場大型地緣政治真人秀:
節目亮點1:用19世紀的劇本演21世紀的戲,荒誕感直追《權力的游戲》咖啡杯穿幫鏡頭。
節目亮點2:讓全球網友在“吃瓜”中復習國際法,效果比聯合國公開課強十倍。
隱藏彩蛋:提醒我們歷史從未真正退場——它只是換了身皮膚,在推特時代繼續瘋狂試探。
所以,下次再聽到“美國要買XX”的新聞,不妨先打開手機地圖App,看看導航會不會突然提示:“您已進入星條旗幻想區。”畢竟在現實世界,就連特朗普最愛的金箔牛排,也不能真把盤子一起吞下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