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工啦!這100盆的草莓客戶催著要哩……”
年關將至收獲忙。早上8點,在陜西西安臨潼區任留街道南屯村的臨潼區驪美薯業有限公司種植園區,隨著“棚長”張賢的一聲吆喝,數十位工人陸續進入草莓種植大棚開始采摘作業。
“看這草莓長得多好,個頭大、顏色正,一定能賣上好價錢。”張賢蹲在田壟間,小心翼翼地采摘著成熟的草莓,再整整齊齊地將其放進盆里碼好。
“采摘期從去年12月初開始持續至今年4月,頭茬上市的草莓雖然產量不多,但價格有優勢,目前市場價在每斤20元左右,每畝草莓的純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公司負責人駱斌高興地說道。
臨近春節,大棚里的草莓采摘也迎來高峰。
越忙碌,張賢和工友越高興。
村民詹林紅每天早晨8點多就進地,一直到下午3點多才回家。“我一天能掙近百元。平時再干干零活,一年到頭都歇不下。”用袖子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她又加快了手底下的速度。
“今天咱發這個月的工資,大家下班了過來算一下。”把草莓裝上車后,駱斌趁著工人都在,趕緊把發工資的事又通知了一遍。
“你看咱‘棚長’張賢每月就掙3000多元,整天笑得多開心。咱也好好干,爭取天天來上班……”聽到年底前提前發工資,詹林紅立即和工友們“起哄”。
不遠處的蔬菜大棚,綠油油、水靈靈的香菜散發著濃郁的香味。山西、河南牌照的貨車在地頭排隊等候。工人們正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忙著分揀、打包捆扎,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種植香菜80多個大棚,將近100多畝,畝產2000多斤,平均畝收入3000余元。每天都會有好幾批客商直接在地頭雇傭工人收割香菜。”駱斌說,種植反季節蔬菜除了能有一個好收入,還能在冬閑時節吸納周邊不少村民務工。
遠處最早挖完香菜的大棚空地已經平整好,塑料膜下露出綠油油的紅薯苗,正孕育著下一季的豐收。
在臨潼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通過溫度和濕度的實時監測以及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應用,種植園區合理調配時間,科學利用閑置土地,“分時”“分季”種植生鮮果蔬,促使土地不斷循環利用,讓群眾每天都能務工增收,產業四季都能結出碩果。
“目前紅薯育苗是公司主導產業,育苗基地已經擴大到1700多畝,每年能賣出7000萬株優質‘秦薯五號’紅薯苗。”駱斌說,2024年公司紅薯育苗喜獲豐收,吸納周邊100多名村民到基地務工,共計發放工資超100萬元,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公司利用紅薯種植、育苗的空檔期,種起了草莓、哈密瓜、貝貝南瓜、綠葉蔬菜等。這樣一茬換一茬,地就不會閑著。”駱斌相信,只要人不懶,沃土能生金。
下午三點多,拍拍身上的土,張賢和工友們拿著剛領取的工資,商量趁下班時間進城給自己一次“消費自由”。
“你們不置辦年貨嗎?”
“年貨早就買全了,就等過新年啦!”(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