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代戰機數量優勢在中國這邊
其實有數據表明,單就西太平洋戰區而言,中國空軍的現代化新型戰機的數量是美軍的12倍,這是因為中國有集中優勢,光殲20這一國之重器就超過300多架,還有225架轟炸機可用在西太戰區,猶如利劍在鞘,鋒芒不露。而美軍有800多個基地分布在全世界,F35戰機再多,號稱上千架,也是分散部署在全球各地。在西太平洋戰區這片風云變幻的天空下,中國空軍以集中優勢,已經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力量。我在十年前的論文《規避南海的“修昔底德陷阱”——加勒比海歷史經驗的啟示》就表達過,美國的戰略力量是分散在全球,而中國的力量是可以集中在近海,因此美國最終會規避陷阱,退出這場挑戰。
(2)中國空中力量的發展潛力強大
2025年國外最新的全球軍力排名是美俄中。我們知道,雖然俄羅斯使足了吃奶的力氣和烏克蘭以及北約作戰,把潛力盡量發掘出來,但他已經是接近強弩之末,而中國的潛力尚未發揮出來,屬于“潛龍在淵、蓄勢待發”的狀態。尤其是我們發現中國居然在六代機、兩棲艦和大型無人機等方面已經出現領先勢頭的時候,猶如蛟龍出海,勢不可擋。
14年來,殲20仍在升級,出現了殲20S,已經成為成熟機型。殲20S是和無人忠誠僚機協同作戰的有效平臺。美軍的F35戰機應用了十年,沒有新機型出現,第六代戰機連個發展方向都嚴重迷惑了。
此外,中國戰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到了“20”時代的晚期,殲20很快要被自產第六代戰機超越了,轟20的開發很可能要被跳過去。殲36或者殲50的載彈量和對地打擊能力看來會帶來全新的震懾,一旦投入量產,三四架加在一起的話在成本上未必高于一架隱形的大型戰略轟炸機。當然,戰略轟炸機未來還是要搞的,不然怎么完善“三位一體”的核力量?一旦有需要,攜帶巨浪導彈的新式核潛艇可以承擔打擊北美大陸的戰略任務,而打擊島鏈的任務交給未來能服役的殲36就可以了,量產幾十架就夠了。
(3)西太海空,中國的主場優勢優于美國
殲20S不僅是和無人忠誠僚機協同作戰的有效平臺,而且打預警機和加油機是它的擅長。在中國近海一帶作戰,美軍比解放軍更依賴預警機和加油機。
有的說法稱美國已經準備了一千八百枚隱形巡航、反艦、對地導彈來對付我們的海軍及基地。但是中國空軍戰機的的安全保障優勢也在不斷加強,大陸也在不斷蓋機庫、機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用來容納和保護不斷生產的新式戰斗機,提供了堅實的庇護。再加上中國大陸國土廣大,接近近海的海疆地形復雜,完全可以做到合理分散部署和妥善保護。銅墻鐵壁,固若金湯。中國在去年也推出了超過5500公里,可以發現隱身戰斗機的雷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