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正值萬家團圓之際,往往是非法集資活動頻發期。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節日氛圍,以“回饋客戶”、“限時優惠”等名義,以高額利息、低風險為餌誘導投資者參與高收益的“投資項目”。
非法集資案例
案例一:投資陷阱
被告人周某某伙同羅某某在福州成立某酒店管理公司,并以拉攏客戶投資獲取獎勵提成的激勵方式,組織公司業務團隊開展銷售儲值業務卡。
周某某等被告人在明知公司沒有對外吸儲資質的情況下,組織公司業務團隊在人員密集街道等公共場所向不特定對象散發傳單,并以投資旅游、購物、酒店住宿等名義,承諾以12%(投資額10萬元以內,辦理銀卡)、13%(投資額10萬元至50萬元,辦理金卡)、14%(投資額50萬元以上,辦理鉆卡)的年利率回報為誘餌,誘使潘某某等154名投資者到公司聽課,并現場簽訂投資合同,大肆非法吸收共存款,造成投資人損失1000余萬元。
最后,被告人周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退賠被害人損失。
案例二:“做會”
被告人滕某某在明知自己無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情況下,在福州市晉安區某小區單元房內,召集陳某某、李某某等數十名不特定人員組織民間標會活動,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發展多名“會腳”,共非法吸收資金達2000余萬元,造成多名“會腳”損失。
最后,被告人滕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退賠被害人李某某、陳某某等人共計一百九十余萬元。
非法集資活動常用套路
1.利用節假日造勢
不法分子利用春節紅包、抽獎等名義吸引公眾關注,誘導其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2.編造虛假項目
不法分子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虛假投資項目,甚至通過組織免費旅游、新春回饋活動等騙取公眾信任。
3.虛假宣傳造勢
不法分子通過在各大媒體渠道發布廣告、雇人散發宣傳單、組織社會募捐等方式,虛張聲勢。
4.滲透親情網絡
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親情網、朋友圈引誘親朋入局,借助親友關系網擴大非法集資范圍。
防范非法集資
要牢記“三看三思等一夜”
1.三看
一看是否取得金融監管部門(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的批準文書或許可,并向監管部門核實真偽;
二看投資理財產品是否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
三看資金投向領域是否真實、安全、可靠。
2.三思
一思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
二思投資收益是否符合市場經營規律;
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3.等一夜
遇到相關宣傳,不要盲目相信宣傳造勢、熟人介紹、專家推薦,為避免頭腦發熱盲目投資,要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推遲一晚再決定。
文案:葉倩文
編輯:黃綠詠
審核:辦公室
微信號|jaqjcy
微博號|晉安檢察
抖音號 | 晉安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