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集團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叛將,他的資歷比諸葛亮還深,即使在劉備敗亡之時,仍然忠心耿耿,毫不動搖,甚至不惜傾家蕩產。然而在劉備崛起后,他卻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最終叛投孫權,導致荊州的丟失。那么,這位追隨劉備二十五年,甚至傾家蕩產的叛將到底是誰,他又為何走上這條不歸之路呢?
一、傾家蕩產
此人名叫糜芳,字子方,是東海郡朐縣(今江蘇連云港)人。糜芳的祖上世代經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據史書記載,糜家“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在當地乃至整個徐州都具有極高的影響力。當時的徐州處在陶謙的統治之下,他征召糜芳的兄長糜竺擔任別駕從事,糜芳也跟隨兄長糜竺在陶謙的手下任職。
興平元年(194年),陶謙病死,糜竺秉承陶謙的遺愿,支持劉備主政徐州,自此糜氏兄弟開始追隨劉備。沒過多久,呂布前來投奔,并趁著劉備出兵的機會奪取了徐州。劉備只好率領殘兵敗將退居廣陵郡的海西縣。在此危急時刻,糜竺、糜芳非但沒有背棄劉備,反而不惜傾家蕩產,“進妹于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
二、忠心耿耿
在糜竺、糜芳的支持下,劉備集團重新振作了起來。之后,曹操為拉攏糜氏兄弟,“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但是糜氏兄弟不為所動,他們毅然拋棄了官職,選擇繼續追隨劉備。之后,劉備顛沛流離,但糜氏兄弟始終沒有二心,為劉備東奔西走。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占領益州,對那些追隨自己的功臣們進行了封賞。
糜竺被封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待遇是群臣之中最高的。糜芳則留守荊州,擔任南郡太守之職,負責鎮守江陵。江陵是荊州、南郡的治所所在,可以說是整個荊州地區的核心。當時,關羽是荊州的最高軍政長官,糜芳作為南郡太守,他的地位、資歷也是很高的,可以說是僅次于關羽。
三、叛投東吳
然而,糜芳卻遭到了關羽的“欺壓”。當時,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由糜芳、士仁負責“供給軍資”,結果兩人沒有完成關羽交給的任務。于是關羽放出話來,“回去后再收拾你們”。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南郡城中失火,頗焚燒軍器”,糜芳受到了關羽的譴責,因此心懷恐懼。此時,東吳正準備偷襲荊州,于是派人聯絡公安的守將士仁。
最初的時候,糜芳還打算守城,當他看到士仁后,才放棄了抵抗的念頭,打開城門向東吳孫權投降。消息傳到成都,糜竺羞愧不已,主動向劉備請罪。劉備安慰糜竺,“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一年后,糜竺“慚恚發病”而死。糜芳則成為東吳的將領,還在223年參與征討東吳叛將晉宗的軍事行動。至于后來的結局,史書上沒有留下記載。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