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一家看似蒸蒸日上的上市公司,背后卻隱藏著長達八年的驚天騙局,26.3億的虛假利潤堆砌出一個光鮮亮麗的外殼,最終在一聲聲舉報中轟然倒塌。
奇信股份
葉家豪一手打造了這場資本盛宴,八年時間他用謊言欺騙了投資者,愚弄了監管機構,更讓24億國資打了水漂,最讓人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套現20.2億后瀟灑離場,只留下滿地的狼藉。
葉家豪
那么,一個虧損企業到底是怎么成功上市的?八年造假,為何無人察覺?
澎湃新聞 2023年4月21日 關于財務造假長達8年,*ST奇信被重罰,非董監高也被罰200萬的報道
造假帝國轟然倒塌
2021年對奇信股份的員工來說注定難忘,公司內部氛圍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業績爆雷的消息早已在小范圍內傳開。
終于幾名員工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煎熬,他們決定背水一戰,向新余國資管理部門實名舉報了公司長期財務造假的事實。
奇信股份
新余投控這個在江西省響當當的國資平臺,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精心挑選的“香餑餑”,竟然會變成一個燙手山芋。
2020年6月他們斥資24億元收購了葉家豪手中三成的奇信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奇信股份未完成的項目
投資的當下他們對奇信股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33.8億元的應收賬款,在他們看來是公司實力的象征,是未來盈利的有力保障。
他們憧憬著奇信股份在自己的帶領下,更上一層樓創造更大的輝煌,誰承想2021年奇信股份業績爆雷,巨虧17.5億元,新余投控的投資幾乎血本無歸。
奇信股份暴跌
隨著證監會的介入,奇信股份財務造假的黑幕逐漸浮出水面,2022年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曾經風光無限的上市公司,一夜之間淪為眾矢之的。
調查結果顯示,從2012年到2019年,奇信股份累計虛增利潤高達26.35億元,幾乎是八年持續造假,營造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部分虛假記載
最終奇信股份被處以5000萬元的罰款,葉家豪本人也被罰款1400萬元,其他參與造假的相關人員,也都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而在這場精心策劃的騙局中,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幫兇”的角色,作為奇信股份的審計機構,他們卻對財務造假行為視而不見。
葉家豪
甚至在知道奇信股份的財務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仍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為這場長達八年的騙局提供了“官方背書”。
更讓人震驚的是,在天職國際提交給監管部門的審計工作底稿中,竟然發現了偽造、篡改,甚至銷毀的痕跡。
圖片源于網絡
最終天職國際被罰沒2700余萬元,并被暫停證券服務業務半年,這一事件不僅給天職國際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給整個審計行業敲響了警鐘。
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和天職國際解約,以規避風險,一些正在進行的IPO項目也因此被叫停,給相關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信源截圖
說到這里肯定很多人非常好奇,葉家豪到底是怎么做到八年瞞天過海的?他又怎么做到在風險暴露前全身而退,留下國資獨自承擔巨額虧損呢?
套現20.2億全身而退
葉家豪這個名字在新余,甚至在整個江西的資本圈子里,都曾是傳奇般的存在。
葉家豪
他一手創辦的奇信股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可實際上他并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簡單。
早在2019年6月,當奇信股份的股價還在高位運行,創始人葉家豪已經開始悄悄布局自己的“逃生計劃”。
奇信股份
他和妻子以各種理由,比如個人資金需求、投資其他項目等等,開始逐步減持手中的股份。
當年他們就套現超過1億元,這筆錢對于葉家豪來說或許只是個開始,一個試探性的動作。
葉家豪
嘗到了甜頭的葉家豪,在2020年6,做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舉動,他直接把手中持有的30%的奇信股份,以10.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新余投控。
這筆交易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很多人都在猜測葉家豪的用意,有人說是為了戰略轉型,有人說是為了套現離場。
葉家豪
但無論如何,這筆交易都為葉家豪的“金蟬脫殼”之計,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他成功從這場即將崩盤的“游戲中”全身而退的時候,已經累計套現約20.2億元。
葉家豪
而新余投控則成為這場“游戲”的最終“接盤俠”,他們滿懷希望地想要拯救這家“優質企業”,卻不知自己已經掉入了葉家豪精心設計的陷阱。
可是葉家豪明明有公司,為什么要耗費這么大的心力來造假呢?
奇信股份
編制出的“財富神話”
時間撥回到2012年,那一年對于葉家豪和他的奇信股份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公司正準備沖擊上市。
可擺在葉家豪面前的,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公司的業績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有些慘淡,一個虧損的企業,想要成功上市,談何容易?
葉家豪
葉家豪深知想要在資本市場上呼風喚雨,必須拿出漂亮的業績報表,于是他開始精心策劃一場“瞞天過海”的計劃。
從2012年到2014年,奇信股份累計虛增利潤超過8億元,憑借著這份“漂亮”的成績單,奇信股份成功登陸深交所主板,開啟了它的資本市場之旅。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上市后的葉家豪并沒有就此收手,反而變本加厲,他知道想要在資本市場生存下去,必須不斷地制造“驚喜”,才能維持股價的穩定,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于是從2015年到2019年,奇信股份的財務造假行為愈演愈烈,累計虛增利潤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7.9億元。
*ST奇信8年造假虛增逾26億元利潤
八年時間葉家豪用一串串虛假的數字,堆砌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也為自己編織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財富神話”。
這家上市8年的公司持續了八年的騙局,最終在2021年被內部員工的舉報所揭穿,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
而那些曾經為奇信股份站臺背書的機構,也為他們的失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葉家豪
結語
八年造假,葉家豪瞞天過海,20.2億的套現金額,是他“成功”的象征,也是他“失敗”的注腳。而新余投控24億的巨額虧損,更是為這場資本游戲增添了一抹悲涼的色彩。
奇信股份的案例,也給所有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敲響了警鐘,財務造假,最終損害的是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管理機構的監管力度需要加強,審計機構的責任也需要更加明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
葉家豪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于界面新聞2023年01月04日關于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ST奇信股東葉家豪立案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財聯社2023年12月27日關于上市8年“堅持”財務造假,奇信虛增利潤26億,兩投行負責人難辭其咎接罰單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金融界2024年08月26日關于天職國際被“資格罰”,后續影響來了!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澎湃新聞2023年04月21日關于財務造假長達8年,*ST奇信被重罰,非董監高也被罰200萬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