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的一場秀,再一次把波司登推上了風口浪尖。
去年12月,哈爾濱與波司登的聯合首秀,在索菲亞教堂前廣場舉辦,當晚,這里成為了東北這座冰雪王國中最熱鬧的地方。
耀眼的燈光與動感的曲調交相輝映,年輕的舞者在場地上旋轉跳躍,高挑的模特穿著各式羽絨服穿梭其中。
不得不說,波司登的這場大秀,真可謂是下盡了本錢。
先不提請演員和模特的費用、海外知名秀場團隊、造型團隊、設計師團隊的費用,就說在如今最火的旅游城市地標建筑前舉辦一場大秀,需要的手續,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繁瑣和復雜。
這樣大的架勢,以往只在海外知名的奢侈品牌大秀上見過。
所以,看到這場大秀的網友不禁感嘆:“一種高攀不起的感覺,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波司登嗎?”
如果用一句成語形容一下波司登如今的狀態,那必然是“春風得意”。
伴隨著中國實業發展進入新時代,競爭、內卷、價格戰波及到了各個行業,身處急速變動的市場中,所有的企業在這兩年都手忙腳亂,財報數據也各有各的慘。
但波司登就不一樣了。
細數其近5年的財報數據,每年的營收、股東利潤、凈利潤,都在穩定的上漲,且沒有任何一年出現過下降的趨勢。
尤其是2024財年,總營收232.14億元,同比增長38.39%,股東應占溢利30.74億元,同比增長43.74%,凈利潤率為13.24%,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87%,漲勢喜人。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份財報發布幾天后,市面上就傳出了波司登創始人主動減持的消息。
據悉,這次總計減持4億股的股份占據了整體發行總數的3.64%,高點套現超17億港元,而如此大規模的減持,自然引發了投資人的憂慮,當即反映到了股市之上。
7月3日開盤后,波司登股票跌幅一度超17%,收跌15.93%,市值蒸發超80億港元。
當然,就這個變動,波司登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優化公司股權結構,釋放公司股份市場流動性”。
而后,國際各大投行及機構相繼發布了調查結果,紛紛表示對波司登的發展前景依舊保持信心。
一周之后,其股市才開始緩慢回升。
要知道,企業大股東減持無非是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資金不足,套現穩定公司資金流,是發展受限的表現。
二是調整公司股權結構,引入新的投資者,是企業打算激活市場活性,發展順利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股東減持都是前者,所以,此次波司登的股市波動、股東顧慮是可以理解的。
從其在股權的布局也能看出來,波司登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去布更大的“局”,分更多的蛋糕。
而作為一家主賣保暖服飾的公司,會產生這樣喜人的“戰績”,除了日漸火熱的冰雪經濟,也與6年前公司及時調轉的營業策略有脫不開的關系。
1994年面世的波司登是很多中國人眼中的“老品牌”了。
30年的發展史,波司登遇到了許多難題,自然也逃避不了“品牌老化”的問題。
尤其是,從發展之初,波司登的品牌定位與市面上大多數羽絨服就沒什么不同,平價、保暖一直是其宣傳的主要方向。
而國人之所以會認同這個品牌,大多數還是因為其長久的歷史沉淀。
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波司登面臨著新時代的品牌競爭方向,不免也會迷茫。
市面上新品牌層出不窮,不管是設計,還是價格,亦或是知名度,都讓這個老牌羽絨服企業產生了相當大的危機意識。
尤其是消費者在面臨種類愈發繁多的品牌后,對波司登下了“款式舊、廣告多、性價比低”的結論,幾乎對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從2014財年到2016財年,波司登財報營收實現三連降,彼時,對這個企業來說,不前進,就是后退!
于是,2018年,公司制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發展高端產業鏈,且將公司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化的構建上。
展開上帝視角會知道,在構建高端羽絨服產業后,波司登全線產品都迎來了價格上漲潮,截止到2023/2024財年,其公司核心產品價格已經達到了1000元——3000元。
3000元以上的商品,屬于公司的中高端產品,且高不封頂,主打的“登峰”系列產品,最高價格更是能過萬。
那么問題來了,賣這么貴,消費者能買單嗎?
答案,是肯定的。
眾所周知,中國的消費者在性價比方面,向來信奉“便宜不一定沒好貨,但好貨肯定不便宜”的真諦。
所以,不好的商品你可以賣貴,但好的產品,絕對不能賣便宜。
當然,要實現全面轉型,靠套路是不行的。
既然要實現新方向,新變化,波司登也不能走老路。
于是,為了挽回頹勢,波司登在一年之內做出了多項重大決策。
款式老舊、顏色老土?邀請法國著名設計師參與設計,在維持波司登品牌美學的情況下,設計更適合年輕人的新一代羽絨服。
此次在哈爾濱舉辦的大秀,其口號就是“點燃古典美學和創新構想的碰撞火花”。
性價比太低?
依據國際頂尖的保暖參數,每一件羽絨服都實現高充絨、高蓬松度的保暖內里,面料采用的防風、防雨、透氣的高級面料。
廣告多但是宣傳不足?
斥巨資分別在紐約時裝周、米蘭時裝周以“獨立品牌”的身份舉辦了多場大秀,并邀請國際知名超模、明星、時尚人士為品牌賦能。
短短幾年的時間,波司登已經暢銷至72個國家,超2億人成為了它的忠實客戶。
波司登這一手孤注一擲,竟然在市場上意外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回應。
在國內,老牌產品的吸引力更是翻了幾倍。
不少消費者對其保暖且輕薄的質地愛不釋手,加上它根據市場不斷更新迭代的樣式和款式,波司登的陣痛期成功度過,銷量、營收、品牌價值一夜回暖,堪稱業界最佳翻身案例之一。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它就此高枕無憂了。
市場從來不缺新的挑戰,對波司登這種轉行走高端線的品牌,更是如此。
在轉型初期,波司登就曾因過高的價格引發諸多討論。
甚至,即便已經成功轉型了,它依舊要為其高昂的價格屢屢做出解釋。
比如:2023年12月6日,波司登就曾因一件7800元的“登峰”系列羽絨服引發全網熱議。
有人說貴,有人說值,更多的人則在感嘆“波司登已經不是當年的波司登了”。
再比如:2024年12月25日,波司登一款售價700多元的羽絨褲再次沖上熱搜,原因是,這條價值不菲的褲子,充絨量居然只有3克。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烈的討論。
波司登的回應也很迅速,他們表示:絨和絨不一樣,其產品采用的是絨朵,在克數上會輕一些。
這樣的說辭并不能安撫消費者躁動的心。
眾人認為:“不管什么絨,3克就是很少,這無可辯駁!”
更有網友直指真相,羽絨商品并不一定要全部用大家認為的“羽絨”,也有可能用了大部分搖粒絨,但充了幾克絨也能在標簽打上“羽絨”的標志。
事情真相我們仍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波司登再次迎來了它的“陣痛期”。
任何品牌,只要選擇走所謂的高端、高價路線,那就不得不直面一個殘酷的問題:受眾群體太少。
當初,波司登做“登峰”系列產品時,是打著“填補國內沒有高端羽絨服”的口號去宣傳的。
但口號歸口號,動輒四位數,甚至上五位數買一件衣服,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消費觀里,是不值得的。
真相雖然殘酷,但這是事實。
所以,為了讓消費者接受高價產品,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鋪天蓋地的打廣告。
于是,5年的時間,波司登支出了290多億的銷售、管理費用。
錢的確不少,可這是成為奢侈品牌的必經之路。但花的錢太多了,要攤到誰的身上呢?
答案只有一個,消費者。
于是,產品成本、銷售成本、消費者支出似乎連成了一個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危險。
如今,波司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中央。
繼續堅持,必須要穩定客戶群,扛住愈發激烈的價格競爭。
如果下沉市場,以前做的一切努力,全部前功盡棄。
從目前其經營狀態、以及公司多次的對外發言中能感覺到,高端產品線依舊是波司登堅持的方向。
不過,他們也在未雨綢繆中,一遍遍摸索新的道路。
比如防曬服、沖鋒衣、童裝、簡裝,亦或者,實行“分雞蛋策略”,發展子品牌打平價戰,投資新品牌打潛力戰。
這也是如今波司登始終堅挺如常的秘訣之一。
可是,在“戰爭”愈發激烈的今天,這波紅利,他們還能吃多久呢?
1、中國證券報:《防曬衣賽道火爆上市公司加碼布局》
2、中國經營報:《創始人配售減持背后:波司登的“冷”與“熱”》
3、中國商報:《高價羽絨服引熱議波司登賣得怎么樣》
4、全球財說:《波司登,嚇退牛馬打工人》
*文章內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又又雙
編輯:一乙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