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證監會在官網上發布《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提到:
1、強化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功能,穩步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構建資本市場“長錢長投”生態,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
2、推出更多紅利、低波、價值、成長等策略指數ETF,進一步提升ETF產品多樣性和可投性。
3、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冊機制,原則上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對成熟寬基指數產品實施ETF及其聯接基金統籌注冊安排。持續完善ETF注冊逆周期調節機制。
4、適時適度引導行業機構調降大型寬基股票ETF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
這個方案主要有三大亮點:
第一,專門針對“指數”出臺專門行動方案,說明監管對ETF為代表的指數產品非常重視。第二,行動方案對ETF為代表的指數產品大力支持,預計未來指數產品的規模將大幅增長。第三,春節前夕,管理層密集為A股派發利好,一方面原因是春節假期,外部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素,監管層在呵護市場,為年后贏得更好開局。另一方面是監管層正在慢慢構建和完善A股短期、長期機制,為打造一個健康、有活力的A股做好準備,總之,股市:真的變了!
Wind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是股票指數基金大幅增長的一年。股票型ETF規模升至2.94萬億元,相比2023年底的1.45萬億元,增幅超過100%。
2024年,在市場基金當中,指數型產品貢獻了絕大多數利潤,全年盈利達到4375.84億元,占比在八成以上。
在這個背景下,證監會專門出臺了《行動方案》,釋放重要信號:
第一,為A股提供更多穩定的長期資金。
最近,證監會已經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
據富國基金測算,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為5.9萬億元,近3年滾動年化復合增速為-2.8%,在上述指標下,公募基金有望穩步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占比,并為A股市場帶來萬億級的增量資金。
公募基金如何做到這一點?
指數基金的發力就是關鍵一環。指數基金是被動型基金,包括寬基、主題基、策略基等。買入指數基金相當于買入一攬子股票組合,不僅增加了公募基金在股票的規模和占比,而且為A股增加了大量增量資金。
隨著市場上指數基金規模顯著增加,一些在指數里面的成份股獲得顯著利好,而一些未在指數里面的成份股,如新股、次新股等,它們也將更有動力做大做強主業,為爭取成為成份股而努力,同時在指數里面的傳統成份股也不意味著可以躺平,會面臨激烈競爭,如果不努力,一樣被優勝劣汰。
第二,為投資人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投資資產
“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是投資里的基本要求,股票也一樣,市場上單一持有某一只具體個股抗風險能力是非常弱的,市場上優秀的投資人一般是持有多只個股的組合,不僅能享受到市場或行業上行帶來的收益,而且也能分散風險。
股票指數基金是一攬子股票組合,天生就具有組合的優勢。所以國家鼓勵指數基金實際上就是鼓勵更有前景的投資方式。在此基礎上推出更多紅利、低波、價值、成長等組合,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人需要。
我在《股市:真的變了!》一文中提到過: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表明,A股真的變了。
這種變體現在真金白銀上,這種變將體現在中長期上,在多種力量推動下,未來A股有望跳出常年3000點左右的循環,開啟下一個節奏的行情。
這種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決心打造一個健康、有活力的A股。二是股市將是未來居民資產配置主要選擇之一,為此為投資人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投資資產。
注:本文只是個人觀點,不是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