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世界公認的“水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也被譽為是“中國的母親河”,其發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然后一直向東綿延流淌,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計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最后以浩瀚之勢注入東海。而為了對長江的水能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保護性開發,對長江流域實施跨區域統籌性的協調管理,水利部專門為長江流域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流域管理機構,那就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江委”)是水利部派出的副部級流域管理機構,并按照法律法規和水利部授權,在長江流域和瀾滄江以西(含瀾滄江)區域內行使水行政管理職責。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于1950年2月,當時主要是為了應對長江防洪問題和治理開發保護而設的。長江委成立運行后,面對長江嚴峻的防洪形勢,通過實地探測、科學論證、走訪考察等多種方式,相繼提出了許多“長江治理方案報告”以及建設規劃、可行性建議方針,為長江的治理和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1956年,以長江水利委員會為基礎,國家在當時成立了“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
到了1988年,國家又授權長江委在長江流域內行使水行政管理職能(次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更名為長江水利委員會,明確為副部級);鑒于管理效果甚佳,于是在1994年后,長江委的水行政管理范圍由長江流域擴展到西南諸河。此后,長江委在水資源管理、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采砂管理、河湖管控、行政許可服務與監督執法等方面的工作不斷強化,堅決貫徹落實了黨中央關于水利工作的方針政策以及水利部黨組的工作部署。
目前,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要負責保障流域內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負責流域內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的統籌和保障,依照權限組織開展流域控制性水利項目、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重要水利項目與中央水利項目的有關前期工作,指導流域內水資源保護和水文工作,指導流域內江河湖泊及河口的治理、開發和保護,組織編制流域內洪水干旱災害防治規劃和防護標準并指導實施,組織指導流域內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工作,負責省際水事糾紛的調處以及監督流域內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等工作,并完成水利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在領導職務設置方面,長江委設有“一正五副”,即主任兼黨組書記,另有4名副主任(均擔任黨組成員)以及1位專職的紀委書記(兼任黨組成員、機關黨委副書記)。
在機關部門設置方面,長江委機關設有16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規劃計劃局、政策法規局(水政監察局)、水資源管理局、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局、建設與運行管理局、水旱災害防御局、監督局、審計局等等。
在下轄力量方面,長江委領導管理著水文局、長江科學院、長江醫院、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漢江流域治理保護中心、陸水試驗樞紐管理局、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等15個事業單位,以及長江水利水電開發集團(湖北)有限公司、長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加掛“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牌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這5家國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