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交,這一歷史性的 “高光時刻” 宛如一顆璀璨星辰,照亮了國際關系的天空。而在這背后,有一個人的付出絕對不可忽視,他就是布熱津斯基。
布熱津斯基是何許人也?
他乃是美國著名的國際戰略專家,在卡特總統任期內擔任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他和鄧公交談甚歡,二人思維碰撞出的火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關系的走向。
布熱津斯基有一本堪稱 “神作” 的著作《大棋局》,說它是一本頂級國際戰略書籍,那絕對是一點兒不夸張,妥妥的 “yyds” 。
在《大棋局》里,布熱津斯基提出了一個超級有意思的概念,他把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分成了 “戰略棋手” 和 “戰略支軸國家” 。這就好比在一場宏大的國際象棋棋局中,給各個國家定了不同的角色。
同時,在書中,布熱津斯基經過了大篇的論述,總結起來就是:中國在東邊、南邊有三大劣勢。
下面我們聊一聊。
1、棋手的劃分
在布熱津斯基的眼中,歐亞大陸上的戰略棋手主要有五個,分別是德國、法國、印度、俄羅斯、中國 。
當然,美國這位 “大佬” 算是美洲的棋手,不過,因為對全球影響大,在世界范圍內也算是頂級棋手,那地位,簡直就是世界眾國中的“扛把子” 。
很多人可能會納悶,英國和日本這兩個強國,為啥就不是棋手呢?
這就得說說 “棋手” 的評選條件了。其一,對一個區域得有足夠大的影響力;其二,得能夠獨立做出外交舉動。
你再看日本和英國,日本在東亞地區,有咱中國這座 “大山” 在,它根本沒法影響東亞大局勢;英國呢,在西歐,德國和法國這兩個 “老大哥” 在,它也無法深度影響西歐。
重要的是,英國和日本在外交政策上,那簡直就是跟美國 “亦步亦趨”,完全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說白了,英國和日本對外的外交關系,就像被美國拿捏得死死的,目前這倆國家也沒有啥長遠規劃和暴露在外的野心,所以也就和 “棋手” 的名號失之交臂啦。
1、美國:“王炸” 在手,天下我有
先來說說美國這位 “超級大佬”。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那真的是手握 “王炸” 。憑借著強大到 “離譜” 的軍事力量,在全球軍事領域那就是 “橫著走” ;科技水平也是領先世界,各種黑科技讓人眼花繚亂;還有主導全球的經濟體系,美聯儲的一個小動作,就能讓全球經濟抖三抖。
不管是發動伊拉克戰爭,把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攪了個 “天翻地覆” ,還是通過貨幣政策,輕輕松松就能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向,又或是挑動俄烏戰爭,讓歐洲亂成一鍋粥,美國的這一系列操作,完美地展現出了棋手的實力和那種霸氣側漏的風范,簡直就是國際舞臺上的 “狠角色” 。
2、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俄羅斯也是典型的棋手代表。
雖說經歷了蘇聯解體的 “重大打擊” ,就像一艘大船在暴風雨中遭遇了重創,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龐大的軍事遺產和政治遺產,這可是一筆 “超級豐厚” 的家底。
而且俄羅斯擁有超級大的面積,自然資源豐富得就像一個 “寶藏庫” ,尤其是在能源領域,那簡直就是 “能源大戶” ,對全球的能源市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那叫一個堅決果斷,為了捍衛自身利益,態度強硬得像石頭,行動果斷得如同閃電,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它作為棋手的底氣和魄力,真可謂是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
3、中國:王者歸來,勢不可擋
再說說咱們中國。
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軍事、經濟、政治影響力來看,雖然和美國還有幾絲差距,但在亞洲那已經是 “大哥大” 級別的存在了。
中國成為 “戰略棋手” ,那絕對是 “王者歸來” 。畢竟,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中,中國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強者,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光芒。
在美國看來,中國現在是唯一一個有資格和美國叫板的 “戰略棋手” 了。
現在的美國,把中國當成主要競爭對手,那是因為中國火箭般的發展速度,已經讓美國 “睡不踏實” 了,天天想著怎么給中國 “使絆子” 。
4、印度:潛力股選手,野心勃勃
印度比起美、俄、中,綜合實力確實還是有差距的。
但是,這個國家那可是潛力無限,就像一只潛力股 。他們有獨立外交權,在南亞那就是 “一枝獨秀”,是絕對的霸主,而且他們有著成為世界一流國家的執念和野心,整天 “雄心勃勃” 的。
這是名副其實的棋手,雖然他們還不夠發達,但夠資格邁入 “棋手行列” 了,說不定哪天就 “一飛沖天” 了。
5、歐洲雙雄:老牌帝國,底蘊猶存
最后說說歐洲雙雄 “德國和法國” 。
法國和德國,那可是老牌帝國了,不過在二戰的時候,這倆國家表現有點 “非同一般” ,一個投降認慫了,一個直接成了 “公敵” 。
但是,老牌帝國有老牌帝國的底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法國對地中海沿岸、北非,有著極大影響力;德國的工業實力強勁,對中東歐的影響很大。這兩個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歐洲大陸。
要是沒有美國深度嵌入歐洲,影響了不少歐洲國家,法國和德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 “西歐雙雄” 了,那在歐洲可就是 “橫著走” 的存在。
以上就是布熱津斯基口中的戰略棋手國家了。
說完戰略棋手,再來說說戰略支軸國家。五個戰略支軸國家分別是烏克蘭、土耳其、阿塞拜疆、伊朗、韓國 。
戰略支軸國家,意思是: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誰能夠控制和影響,誰就會受益匪淺。
相比戰略棋手國家,戰略支軸國家往往沒有能力決定自身的發展,處于從屬被動的地位,甚至有點像 “棋子” 的感覺,任人擺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如果你不坐在餐桌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
這話雖然有點直白,但也生動地說明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成為重要角色的重要性。而且戰略棋手和戰略支軸國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可能會有新的戰略棋手或新的戰略支軸國家出現,就像一場永遠在變化的棋局。
3、中國地緣政治 “劣勢” 之辨析
布熱津斯基認為中國在東邊和南邊,地緣政治上存在三大劣勢,分別是朝鮮半島、臺灣、南海問題,還說這些會影響中國未來的穩定和安全。
但事實真的是他說的這樣嗎?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1、朝鮮半島有事,就是中國有事
朝鮮半島位于亞洲大陸東北部,和中國那可是山水相連,關系十分緊密,就像隔壁的好伙伴。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朝鮮半島長期以來都被視為中國的戰略緩沖地帶。在布熱津斯基看來,朝鮮半島不穩定,可能會給中國帶來安全威脅。
我認為,布熱津斯基這個分析沒毛病。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朝韓開戰,歐、美、日不參戰還好,一旦參戰,中國一定出戰。
朝鮮是我東北的一扇大門,如果讓歐美日支持韓國打敗了朝鮮,那么西方國家的大炮就會架在我邊境。
所以,朝鮮半島一旦有事,就是我大中國有事。
2、收復臺灣,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在布熱津斯基看來,臺灣就是中國的“軟肋”,而歐美日韓等西方國家又支持臺灣。
如此,中國和西方國家會因為臺灣問題而變得矛盾重重。
不得不說,布熱津斯基說得很對。
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國家、任何人想要阻擋中國的統一,那就是和我大中國作對。為了祖國統一,我們可以付出極大犧牲。
為了祖國統一,中國在未來會不惜一切代價收復臺灣。
說白了,臺灣就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臺灣問題那可是中國內政的 “重中之重”,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這一點就像 “板上釘釘 —— 沒跑兒”,毋庸置疑。
2022 年,兩岸貿易額達到了 3.12 萬億元人民幣,大陸持續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
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也逐漸清醒過來,認識到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才是臺灣的福祉所在,是走向繁榮的光明大道。
任何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都將遭到中國的堅決回擊,注定失敗。
收復臺灣,是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堅定目標,是全體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牽掛。
3、南海:中國固有領土,和平發展的舞臺
南海,這片廣袤無垠、物產豐富的海域,同樣被布熱津斯基錯誤地認為是中國地緣政治的劣勢。
因為南海領海的問題,中國可能會和菲律賓、越南等國起沖突,甚至發生戰爭。
從這兩年中非屢屢發生摩擦的情況看,老布是對的,南海的菲律賓確實有和我們擦槍走火的可能。
不是菲律賓有多大能耐,主要還是背后有美國。
南海諸島是我大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無可爭辯、鐵一般的主權。
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對南海諸島進行管轄,這可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 “傳家寶”。
早在漢代,中國人民就開始在南海航行和生產活動,開啟了與南海的不解之緣。
從資源角度看,南海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 “寶藏庫”,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
據估算,南海的石油儲量約為 230 億 - 300 億噸,天然氣儲量至少在 3 萬億立方米以上。
問題是,對于這些,很多周邊國家會眼紅的,比如菲律賓、越南等國。
如果南海的菲律賓、越南被別有用心的國家慫恿,和中國的摩擦度加大,開啟戰爭很可能會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選項。
布熱津斯基的觀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國際地緣政治的思考,他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分析,我認為有其道理。
中國是戰略棋手,這事無需討論。因為朝鮮半島問題、臺海問題、南海問題的特殊性,如果發生變化,都可能對我們的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妄自菲薄,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是怕事的主。地理位置是固定的,我們搬不走,但誰要利用地緣政治搞事,一定會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