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哥們談及他的女兒,一臉的生無可戀。
朋友在一家金融機構工作,其妻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就一個女兒,女兒大學畢業后隨男友去了男友所在的三線城市,男友考上了公務員,女孩子在一家私企工作,男方家也是獨生,父母有工作,雖然也給交保險,但都是私企,工資不高。
上月,男方父母千里迢迢的過來提親,兩家人坐下來吃了頓飯,算是訂了親,男方家給了8.8萬的彩禮,女方父母也給了8.8萬的嫁妝,然后商量著五一前后結婚。
至此,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然后,問題來了。
男方家有兩套房,一套電梯房男方父母住著,一套雖然不算老破小,但是步梯房,有點舊了。男方父母最初想著把步梯房賣了,再添點錢給孩子換個新房,但現在的樓市行情,步梯房要么是沒人要,要么是出價太低,可女孩子堅持要個新房,理由多多,男方父母雖然壓力大,但最終也答應了。
再然后,問題又來了,男方父母的意思買個小點的,兩室或是小三室,理由是在一座城市,將來有了孩子小兩口上班必是婆婆帶孩子,夫妻倆可以住父母那邊,也就偶爾回來過下二人世界,可是女孩子堅持要個大房子,想來是娘家的房子大,孩子住習慣了,小房子覺得壓抑;或是想著一步到位,以免未來再置換起來麻煩;還有一點女孩子說不出口的,那便是,結婚前不買房的話,一旦結了婚男方父母未必還愿意再掏錢買,萬一對方以照顧孩子為由堅持住一起,再后悔就晚了,小兩口工資都不高,養個孩子再自己攢錢買房子,驢年馬月了。
現實的問題是,要大房子,便意味著月供多,女孩子年前因為受不了經常加班的工作強度辭職了,男孩子剛考上公務員,收入低,家里父母買這兩套房子加上供養兒子讀大學,支付彩禮,掏不出太多的錢付首付,再然后,小伙子跟女孩子商量,買大房子的話,能不能把雙方老人給的彩禮嫁妝的錢拿出一部分來,以降低月供,女孩子一聽就不干了,各種振振有辭,說那是自己的婚前財產,是自己以后生活的保障,男友不該惦記自己的這點錢。
再然后,某天,小兩口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吵了起來,女孩子哭著跟媽媽說,自己想回家。
事實上也不是啥大事,在男生看來,自己和父母上了一天班了,女孩子在家沒事就該做做家務,哪怕不做飯,也不能老是睡覺刷手機玩,女孩子說,我嫁的是你的人,不是給你一家當保姆的。再然后,女孩子氣哭了,男孩子開始哄,再再然后,倆人又和好了。
至此,老朱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出悲劇在上演。
想來,這也是朋友談及女兒時一臉“生無可戀”的原因——倆孩子還沒結婚,男方父母只有一個孩子,女孩子又犧牲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隨男友來到他所在的城市,無論是男生還是男生的父母,都覺得女孩子為了愛情犧牲了太多,也正是基于此,男方父母才努力去滿足女孩子的要求,甚至,哪怕女孩子辭職后不上班也不干家務,男方一家也忍了,像個小公主般寵著她。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承不變的,最初寵著你,不代表會一直寵著你,當倆人走進婚姻,有了孩子,各種雞毛蒜皮的事便會接踵而來。尤其是,女孩子振振有辭的一邊堅持要住大房子,一邊又把雙方父母的錢當成自己的婚前財產不撒手時,男方父母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想來也有了芥蒂。
站在女生的角度,自己遠離了父母,辭掉了工作,跟隨男生來到他老家的三線小城市,自己工作不穩定,生孩子又會耽誤工作,甚至有可能做全職媽媽,就算未來婚姻不出現問題,手心朝上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自己手里有點錢心里踏實些,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站在男方父母的角度,兒媳婦想住大房子又不肯出錢,而住大房子意味著掏空老兩口不說,還有可能要向親戚朋友借錢湊首付,關鍵是,兒媳婦工作不穩定,兒子收入又有限,再生上一兩個孩子,未來這一家就是妥妥的啃老,老兩口有錢也就罷了,關鍵是倆人也在私企,雖然男方母親快退休了,但男方的父親離退休還有十幾年,而且保不齊哪天就失業了,如此,萬一老兩口中的一個或是兩個失業了,一家人的日子怎么過?!
想來,老兩口也是動了心思了,手里這點錢都給兒子花了,萬一自己有個病啥的咋辦?兒媳婦還沒結婚便算破了天,要住大房子還擤著錢不撒手,年輕人都想有個保障,老人老了掙不來了,不更需要給自己個保障么?
于是,大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盤,各種矛盾掩藏在“愛情”的華服下,表面看上去依舊是風平浪靜,心里的刺卻已經種下。
還好,女孩子有個非常明事理的媽媽,媽媽教育自己的女兒“做人不能太自私”,一邊攥著雙方父母給的錢一邊又想住大房子,不知道替公公婆婆考慮;自己不掙氣還想過舒適的生活,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媽媽告訴女兒,嫌私企累就去考個編制, 自己不努力到哪兒也不會有尊嚴,4口人三口子外出工作,你在家躺一天還想著一家人回來伺候你,憑什么?就是因為你遠嫁嗎?遠嫁的恩情能吃一輩子嗎?
父母之愛子,必會為其長遠計,想來,女孩子的父母也是擔心以自己女兒這種自私與懶惰,將來婚姻極有可能有分崩離析。這一點是老朱猜的,否則以女方父母的收入,就算不能全款在當地買個房,付個首付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女方父母也怕萬一離婚,孩子回來了房子成為累贅,不愿意掏這個錢。
站在理性的角度講,這種擔心不是多余的,女孩子剛二十出頭就受不了私企的高強度,未來生了孩子瑣事更多,婚姻中的矛盾一起,怨婦調兒必會老生長彈,時間久了,男方一家必會生厭。與之相對應的,男方工作穩定,有房有車再婚不會太難,如此,就算不離婚、就算時間久了男方父母不盛氣凌人也必不會再像現在這樣無底限的牽就,日復一日的矛盾積累,以悲劇結尾是大概率事件。
老朱見過女孩子,對這孩子印象一直很好,甚至,老朱一度認為女孩子比她媽媽更明事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女孩媽媽私下嘲笑自己的鄰居家養了一只黑色的土狗,小區里好多有狗的人家溜狗時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不小心給配了種,女孩子提醒媽媽,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養啥是別人自己的事,媽媽不該嘲笑對方,更不該認為一只土狗就不能成為寵物。
老朱并不看好這段婚姻,女孩子從小生活優越,父母做事大方,周道,屬于那種小資產階級家庭,男方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屬于工人家庭,看似區別不大,可一旦共同生活,婚前的各種遷就會被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磨平,各種雞毛蒜皮充斥下的日子,矛盾定會一天天堆積起來。
如果女孩子能考個編制,或是哪怕只是在某個國企,有個穩定的工作,將來有了孩子公婆也就遷就了,可女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的,沒有一技之長,尤其是過了35歲工作難找,而男生工資不高,男方父親就算是不失業工資也不高,生活水平遠不及女孩子娘家,時間久了女孩子難免會失落,尤其是,女孩子娘家的親戚日子過得都很好,女孩子難免會與他們進行對比,慢慢便有了情緒,如此,未來的某天,女孩子握在手里的這筆錢終會被提及,成為吵架中的一個標的。
西方有個破窗理論,大意是,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架吵的得多了,婚姻的分崩離析終是必然,就算女孩子父母再明事理,總是聽到女兒哭訴時間久了難免會產生接回女兒的沖動。
這對小夫妻年后是否會買房老朱不知,但老朱建議還是別買的好,私企不養閑人,加之現在的孩子們都嬌貴,一旦有了孩子,女生極有可能要在家全職帶幾年孩子,那樣的話,止女生靈活就業的醫保社保的一年就得繳近兩萬,男生一個月到手五千多,如果再供個房,就算雙方父母接濟,日子也會太好過。貧賤夫妻百事衰,經濟壓力一大,難免吵架會多起來。
只當老朱杞人憂天吧,愿倆孩子能不忘初心,磕磕絆絆到白頭吧……
今天寫下此文,是因為馬上過年了,年輕人都返鄉,這段時間是相親的高峰期。老朱借這個女孩子的故事給所有返鄉的女孩子一個忠告,盡量不要遠嫁,哪怕是倆人都漂在異鄉,也比嫁到男方所在城市的好,像文中的這個女孩子,如果是嫁在本市,甚至哪怕是定居在當初倆人一起打拼的大城市,就算男生家不給買房,女生父母也可以給買、
遠嫁,一旦和婆家人吵架,你會立馬感受到“孤苦伶仃”四個字,哪怕是不吵架,過年過節的萬家燈火時,你也開心不起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妥之處,還請一笑而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