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發布《學生自主項目中的GenAI:建議和啟示》指南,該指南由哈佛創意計算實驗室(Creative Computing Lab)基于學習設計專業(Learning Design)學生的經驗編寫而成,展示了GenAI在支持學生創造性自主項目(以學生自主性、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為重點)背景下輔助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方法。該指南強調了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和困難,并提供了建議、策略和使用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該指南的共同作者創意計算實驗室主任Karen Brennan解釋道:“在K-12和高等教育中,人們對生成式AI及其潛在濫用的焦慮部分來自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可能要求學習者從事一些實際上并不是特別重要或有意義的工作。如果機器可以做到這一點,那么要求所有年齡段的學生都這樣做意味著什么呢?”
該指南建議各年齡段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在任何支持自主項目的學習環境中:
1.重視GenAI使用的更廣泛影響
指南建議,在使用GenAI工具時要深思熟慮有目的,要謹記其局限性和潛在危害,如容易產生幻覺、大量的環境足跡、因成本帶來的可訪問性障礙、潛在的文化同質化以及固有的算法偏差。
2.保持學習和真實聲音
該指南鼓勵學生將GenAI視為個人思想、努力和風格的支持,而不是替代。哈佛創意計算實驗室一位受訪者指出,他們很欣賞參與研究的學生如何在他們的項目中使用AI工具作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替代,以及學習者如何優先考慮自己的聲音在工作中的存在。例如,一名學生建議其他學生“認真想想你此刻想要什么。你只是想完成任務,還是想學習?”
GenAI幫助學習者在學習設計項目中實現了“認知卸載”(cognitive offload),這些項目包括構建應用程序和網站、面對面的互動體驗和課程設計。這使學生能夠專注于他們最感興趣的項目部分,并使他們“做的更多,走的更遠,更深”。
3.勇于探索與試驗。
接受指南采訪的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師生均強調了探索和使用不同GenAI工具的重要性?!澳惚仨毻嬉煌妫私馐挛铩V挥心阕约河H身體驗了,你才能幫助學生,”指南中引用的一位教師說。
一些學生發現對話式AI工具是很好的思考和反饋伙伴,而另一些學生則讓ChatGPT等工具“唱黑臉”,提供與自己相反的觀點,使他們能夠測試他們的想法的強度。
4.多次嘗試,但不要太長久。
學生們表示,在使用GenAI工具時,必須多次嘗試并及時改進。正如一名學生所觀察到的,它“不會在第一次嘗試后馬上給你正確的答案,你必須稍微修改一下,直到你得到答案?!比欢?,他們也對新工具的學習曲線提出了警告,承認有時現有的方法可能更有效。正如一位學生在講述了一次特別漫長的GenAI經歷后明智地建議的那樣,“如果你發現你要花六個小時,也許你現在應該已經完成了,也許你應該停下來?!?/p>
該指南還提供了33個學生利用GenAI工具的具體策略,每個策略都包含一個簡短的標題、一句簡短的描述、一個學生的反思和一個實施案例。這里選取部分介紹:
1.集思廣益——與AI聊天,開發項目創意。
我現在最喜歡的AI部分之一是ChatGPT的對話功能。我可以和它有充分的交談,談論我想知道的,以及我將如何做。通過不斷的提問,我得到了很多答案。
2.系統規劃——生成包含目標、活動和可交付成果的時間表。
我主要用AI來組織自己。我提出一個想法,讓AI幫著分解成易于管理的步驟以及按我要求時長的時間安排。
3.大膽規劃藍圖——根據你的愿景和目標制定一個戰略計劃。
就我的一個非營利組織項目,我向GenAI說明了使命和愿景,以及工作的總體重點。基于此,這個非營利組織的戰略計劃是什么樣的?我以前從未建立過非營利組織,GenAI為我提供了一個出色的大綱。有些內容不是很好,但它給了我一個可迭代得結構化文檔。
4.角色扮演——模擬與潛在用戶和受眾的對話。
GenAI幫助我扮演角色。如問:“想象你是一個八年級的學生,什么對你來說最重要?作為一名老師,對你和你的學生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
5.反復解釋——通過提示獲得不同的解釋以了解更多。
你可以隨便問ChatGPT。我可以說:“我還是不明白?!比绻@是它已經嘗試解釋第八次了,我會說:“用比較來解釋。給一個5歲的孩子解釋一下。在這種背景下解釋一下?!?/p>
6.分析伙伴——根據收集的數據提供個性化的未來方向。
在課堂上,我們要做的第一個作業是給一個孩子做一個玩具。我們有很多觀測數據。在我們收集了所有的觀察結果之后,寫下了他所有的玩具,寫下了他錯過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輸入ChatGPT處理,它給了我們很多不同的想法。
7.設計造型師——為字體、顏色和主題提供設計建議。
我會問GenAI:“好吧,你覺得我應該用什么顏色?”或者“我應該在這個頁面上使用什么字體?”
8.題目生成器——為你的項目建議標題。
我確實使用了生成式AI來幫助我命名游戲名稱。我最終沒有使用任何一個,但它產生了一些。我當時想:“好吧,我可以幫這些拼湊起來?!蔽艺J為,當我對某些細節感到困惑時,這也許會有所幫助。
9.公式發現者——查找電子表格功能進行數據分析。
我用AI查找我和我的團隊成員都不知道的Excel函數。我會說:“我想測量A行中有多少包含這個字,B行中有多少包含這個關鍵字?”我會讓AI給我一個可以在電子表格中使得用Excel函數。然后我記下所有的公式供復制,他們發現這很有幫助。
10.復習,反思,修改——反思書面工作的修改建議。
我會把我的論文放到GenAI中,然后問:“它的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話,如何改進?”我覺得這真的很有幫助。它會非常誠實地告訴你“這種聯系不清楚”,然后你可以回去修改。
資料來源:
1.Elizabeth M. Ross(2025). Tips for Using AI, From Grad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https://www.gse.harvard.edu/ideas/usable-knowledge/25/01/tips-using-ai-grad-students-and-professors
2.Karen Brennan, etc.(2025). Generative AI in Student-Directed Projects: Advice and Inspiration. https://creativecomputing.gse.harvard.edu/genai/
[本文為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國際前沿課題組”(IFRGE)課題組成員整理,課題負責人張永軍,編輯劉強。內容僅供參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官網下載該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