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較弱,主要是春節前資金面偏緊張造成的,按照每年的慣例,節后資金回流,都會有一個不錯的紅包行情,現在正是提前布局的關鍵。如果你還不知道方向,推薦大家關注老林。
他是圈內絕對的頂流,擅長基本面趨勢投資,這種方式容錯率高,特別適合不能隨時盯盤的朋友。即便在1月較差的行情下,他依然抓住了幾支算力趨勢大牛,而且交易全都是實時公布,均有據可查,輕松抄作業。
多的不說了,說一千不如看兩天!點下方名片關注
現在特朗普希望俄烏談判,俄烏也表示愿意談判,但為啥很難談下去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俄羅斯想要烏克蘭的領土,所以談不攏。
俄烏談判,看似是俄烏之間,其實是俄羅斯和西方在博弈。西方也不是鐵板一塊。美國是西方的帶頭大哥,但特朗普并不是傳統的美國政客,相反特朗普和民主黨與西方左派的分歧非常巨大。
俄羅斯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領土了,為啥還要索取烏克蘭的領土?因為和西方鬧掰了。當初蘇聯解體,以為可以用自爆的方式結束冷戰從而和西方和平共處。但是在西方看來,蘇聯自爆是自身的戰略勝利,想要一鼓作氣把俄羅斯變成一個邊緣性國家,所以北約不停地東擴。
俄羅斯認為冷戰結束之后,北約就沒有了東擴的理由。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后,俄羅斯雖然占領了烏克蘭部分領土,但地緣安全其實惡化了,比方說原本中立的芬蘭(和俄羅斯之間有漫長的邊境線)加入了北約。現在俄羅斯除了索取更多的土地之外,也沒了退路。因為靠近歐洲的方向,除了烏克蘭和白俄,都變成了北約國家。如果搞不到更多領土,現任俄羅斯政府就要倒臺。
歐洲各國又擔心俄羅斯吞并烏克蘭,再與白俄合并,重新崛起,從而對歐洲產生新的威脅。因為歐洲人,尤其是東歐諸國,對沙俄和蘇聯的恐懼是根深蒂固的。
特朗普現在不愿意援助烏克蘭,俄烏又談不攏,壓力來到了歐洲這邊。
那么歐洲該如何應對?最近的達沃斯經濟論壇,北約秘書長呂特表態,“如果烏克蘭失敗,要重建北約其他成員國的威懾力,所需代價將遠高于目前我們增加支出與提升工業生產的成本。這不會是額外的數十億,而是數萬億美元。”這話的意思就是,歐洲承受不了俄羅斯重新崛起的代價。
為此呂特強調,特朗普說的話“當然是對的”,歐洲各國確實應該提高防務開支,這個要求很公平;如果美國依然愿意給烏克蘭軍援,那歐洲也愿意支付這些賬單。
換句話說,北約秘書長愿意歐洲為繼續援助烏克蘭買單,美國從而節省了很多錢。這個觀點一出,輿論界便認為,歐洲第N次被美國割了韭菜。
為啥說是第N次?
最初烏克蘭顏色革命是美國策劃的,當時歐洲的德法等國還想搞好與俄羅斯的關系,推動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隨后美英一直在訓練烏克蘭的軍隊,激化東烏矛盾。俄烏關系越來越差,俄羅斯與德法等歐洲國家的關系也逐漸分崩離析。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后,歐洲的資金與人才外流,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連接中斷,美國墨西哥灣的液化天然氣收益巨大。
現在演變成援助烏克蘭的費用也由歐洲承擔。
現在看看,這是美國第幾次利用烏克蘭割歐洲的韭菜了?都說緬A割韭菜狠,其實在美帝的鐮刀面前,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歐洲精英真的就這么傻么?很多人認為歐洲政客都是傻白甜,甘心被美國利用。也有一種聲音認為,歐洲其實正在覺醒。
這任北約秘書長呂特是前荷蘭首相。
荷蘭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地處“歐洲長三角”核心地帶。荷蘭獨立時間并不長,但也闊過,曾經的荷蘭帝國也非常龐大,但后來沒落了。如今荷蘭面積只有4.1萬平方公里,大致相當于上海加上蘇杭,再加上旁邊的無錫和常州;人口大約1800萬人,沒有上海常住人口多。簡單來說,荷蘭首相在歐洲的權限,除了外交和軍事之外,有點類似于上海一把手(這里只是簡單的類比)。
呂特的人生簡歷大致如下:
1992年,25的呂特從萊頓大學畢業,隨后進入聯合利華公司上班。
萊頓大學是荷蘭最古老的大學,人文社科很強悍。這種畢業生,要么從政,要么去搞藝術創造。呂特似乎是天然的政客,大學期間就加入了自由民主人民黨,為從政打下基礎。
聯合利華公司又是荷蘭著名大公司,呂特在那里干了十年,相當于潛心修行,累積人脈。畢竟荷蘭是發達資本主義世界,大公司與政界聯系非常緊密。呂特也一直參與政治,到2002年,35歲的呂特便成了職業政客。
2008年金融危機對荷蘭沖擊很大,荷蘭政壇繼續換血。2010年,43歲的呂特出任荷蘭首相,并且在2012年、2017年、2022年三次獲得連任,成了荷蘭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卸任之后繼任北約秘書長。
從呂特的履歷來看,他也算是歐洲政壇的精英了,為什么他可以眼睜睜看著美國割歐洲的韭菜而無動于衷呢?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層面理解。
一方面來說,呂特可能是美英資本代言人,是為美英利益服務,而不是為歐洲利益服務。
另一個層面來說,呂特可能在推動歐洲獨立自主。畢竟歐洲獨自援助烏克蘭,那么下一步就可能組建歐洲軍,這是歐洲擺脫美國控制的絕佳時機。
那么呂特究竟是美英利益代言人,還是歐洲獨立自主推動者,要看接下來歐洲援助烏克蘭的模式。
如果歐洲僅僅是多掏錢,然后高價購買美國軍火,那么就可以判定呂特是美英利益代言人。如果歐洲自己搞軍工生產,并且組建歐洲軍,那表示呂特是真的想推動歐洲獨立。
免責聲明:本號一切內容僅為分享,交流,參考,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更不承諾任何收益,請勿據此操作,涉及個股不作為買賣依據,盈虧自負,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