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 10 月起,小紅書公益 “去遠方”專項在云南省劍川縣成功落地。通過開展項目宣講、教師培訓以及運營走訪等一系列活動,助力劍川縣 10 所學校的教師踴躍報名并積極開課授課,為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美育主題課程,悄然點亮了孩子們心中對美的感知。
2024 年 11 月 26 - 27 日,項目組深入劍川縣7個鄉鎮10所學校,與學校校長、夢想中心主任及授課教師座談交流。不僅詳細介紹了項目理念與內容,還依據項目報名及開課情況,了解學校實際需求,為運營小組和教師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支持。
期間,項目組還觀摩了甸南鎮中心小學車麗英老師、彌沙鄉初級中學劉恩梅老師的示范課。在「食全食美」「植物與色彩」等不同主題下,兩位老師巧妙引導,讓孩子們通過感受欣賞藝術設計、探索身邊自然環境,將生活與美感緊密相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2024年秋季學期課堂上
劍川縣老師和同學們的精彩瞬間吧!
美育啟智,少年逐光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中心小學,《藝術生活》課程猶如藝術燈光,引領著孩子們勇敢地對美進行表達。車麗英老師在本學期為孩子們開設夢想課程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一位“特別”的孩子——睿睿。
睿睿是一位靦腆的男孩,小組協作時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車老師關注到后,便鼓勵他分享關于美食的理解和觀察,起初睿睿很是猶豫,但看到同學們積極的樣子,他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喜歡的美食以及對食物色澤、形狀的觀察,同學們的掌聲和友善讓他心中有了一絲溫暖。而后在「餐具之美」課堂上,睿睿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用橡皮泥制作出精美的餐具造型令同學們十分佩服,這一刻,睿睿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車麗英老師表示,課堂上老師是生活藝術家,用對生活的熱愛感染學生,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其次,老師是引導者,拋出開放式問題,激發孩子自主探索欲,鼓勵想法的碰撞;再次,是資源協調者,帶領孩子體驗劍川黑陶、木雕等非遺技藝,讓孩子們感受本土藝術的魅力;最后,是耐心的鼓勵者,面對稚嫩、不完美的作品,肯定孩子的創意與努力,幫助孩子們懂美、創美。
奇思妙想,同路成長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羊岑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在《藝術生活》課程中展現了無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复笞匀坏纳省惯@節課上,為幫助孩子們建立對具體場景中色彩的感知,通過小組合作以 “家鄉的冬” 為主題作畫并分享構思。
張娥老師分享說:“我預想孩子大多會描繪蕭瑟荒蕪、白雪皚皚的畫面,但其中一個小組的作品卻是五彩斑斕、充滿生機的冬日景致。大家滿是好奇,甚至有人提出質疑,我便請他們分享,一位同學認真地告訴我‘張老師,您小時候能想到 AI 會融入生活嗎?現在不都實現了?這里的冬天雖蕭條,但科技能改變生活。等我們長大,也許畫里的冬天就能成真!’那一刻,我看著自信表達的孩子,我相信只要給他們機會和支持,他們定能創造無限可能。”
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張娥老師也發現了孩子與自己的變化,孩子們敢想、敢說也敢干,課堂上各種奇思妙想相互碰撞,愈發積極自信的表達,眼神中明亮的光彩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老師,老師和孩子不知不覺間成了藝術探索路途中并肩前行、共同進步的伙伴。
孩子們與老師宛如一群無畏的行者,在美與藝術的漫漫長路上執著探索,獲得捕捉美好的能力。讓我們共同期待劍川縣的孩子在今年8月,根據小隊的美育主題研學方案,奔赴心中的夢想之地,鼓足勇氣啟程,去探尋家鄉與遠方之美。
項目介紹
2024年8月,小紅書與真愛夢想開啟新一輪合作,發起小紅書公益“去遠方”專項。該項目計劃支持云南省大理市劍川縣孩子參與《去遠方》和《藝術生活》的課程學習和實踐活動,開展真學實干的素養教育,通過“項目制學習”和小組協作的研學方式幫助孩子們打開視野,提高學習主動性,激發求知欲。并資助超過300名孩子組成67支去遠方鄉村孩子小隊,前往ta們心中的夢想目的地,完成圓夢之旅,讓孩子擁有發現身邊之美的能力和探索遠方之美的勇氣。
【特別鳴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