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節了,聽說有假的朋友已經開始提前聚餐了。
關心營養學知識的朋友們總會聽說升糖指數這個詞。
我們以前介紹過,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 glycaemic index,GI)是指某種食物升高血糖效應與標準食品(通常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應的比值,代表的是人體食用一定量的某種食物后會引起多大的血糖反應。它通常反映了一個食物能夠引起人體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血糖生成指數是由人體試驗而得來的,而多數評價食物的方法是化學方法, 因此也常說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是一種生理學參數。高GI的食物,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高, 也就是血糖升得高;低GI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簡單說就是血糖比較低。
因此,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合理安排膳食,對于調節和控制人體血糖大有好處。一般來說 只要一半的食物從高血糖生成指數替換成低血糖生成指數,就可能能獲得顯著改善血糖的效果。
所以我們大家知道,合理的飲食治療是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癥狀的,我們以前也曾經多次介紹過具體怎么調節飲食,怎么進行食物的分析和搭配。
說起吃,我們中國有至少八大菜系,也吸引了不少國際友人。不過國際上也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到過節的時候就會有類似的研究出現。
比如前些年的說我們炒菜油多、“少吃肉關聯熱帶雨林事件”,還有最近的柳葉刀評論中餐升糖指數最高,似乎世界上所有其他的民族都比我們自己更關心我們的飲食健康。目前有學者做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說我們國家的中餐升糖指數是全球最高的,當然,升糖指數就是跟糖尿病風險密切相關的。
事實上我們要看到,有的時候科學研究背后是政治目的,有的時候科學數據也是可以為一些要求服務的。如果中國民眾都不好好吃飯,變成東亞病夫或者是媒體要求的普遍白幼瘦的形象,那肯定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不論是糖還是油脂這個問題,筆者想,可能他們用來做研究的不會就是那種美式改良中餐吧?春卷、左宗棠雞和菠蘿咕咾肉?或者在他們的報道當中,中國人只吃烤鴨和水晶肘子?另外很多人總是會拿我們習慣的米飯來說事,他們要知道米飯是主食,還有很多配菜。有的西方人以前甚至把中日搞混,我們中國人一般不會把一個白米飯飯團中間加個咸梅子就當午飯的,感覺那太苦了吧。眾所周知,美式的咖啡不夠苦,但是甜點超級的甜,反而是在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語,說“這個甜品不太甜”才是對一個甜品的最高評價。發明代用糖之前,那些實打實的白糖都是殖民者從加勒比灣和其他有色人種的老家掠奪貿易來的,所以吃起來一點兒都不心疼。發展到現代之后,大家知道了需要健康飲食,所以他們開始首先要求別人了……
有的朋友可能還沒有出過國,但是也至少看到過電視上西方人可不光是常見的模特和明星那種好看的體型,那么像筆者這樣的身高,在中國能穿xl的衣服,在北美穿大的童裝就足夠了,反過來講,我們中國有些認為自己算胖的朋友到那邊兒,最多穿個m號,然后心里馬上就自信起來了。
當社會上單位時間之內只有那么多資源的時候,有人對著振興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唧唧歪歪說我們吃多了肉。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假裝忘了資本主義社會可是寧愿把牛奶倒掉都不會直接白送窮人的。
我們這里只講科普,不論中西,我們直接分析:我們攝入的同樣都是谷物、蔬菜水果、瘦肉、家禽和魚類以及油脂和無機鹽等物質。我們以前也都說過,沒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有些人可能是報道看得少,其實外國人也同樣吃某些內臟或者豬血等做成的香腸和布丁,更別說每一個家里的媽媽姥姥都會做的各種果醬、腌菜,按照現在人的說法,那健康嗎?您肯定躲還來不及呢。
比如說西式的牛排和黃油一起煎熟,再配上土豆和主食面包,這樣食物的熱量以及升糖的能力絕對不會比中國的白斬雞配米飯差,可以說只多不少。
除了西餐麻煩您自己切之外,可以說熱量來得輕而易舉。而在我們的飲食文化當中,除了燒烤和火鍋,上桌的東西一般是不麻煩食客自己動手的。
為什么我們現在一說起營養學、某些健康飲食類的說法或者是一些餐單建議,就總有人會給您推薦中國以外的東西呢?很簡單,因為要是手頭就近能買,那營銷號就沒戲唱了。例如有人會傳播一些似是而非的偽概念,“洋和尚好念經”,然后再搭配上代購和微商這個渠道,他也能把自己養得油光水滑,以前筆者就說過,那就算是消費者吃出問題,您也不能順著網線去維權了。
以前我們已經提過很多的健康建議。筆者下面只舉幾個簡單例子:
在年節期間,大家避免不了吃上幾頓硬菜,除了應酬之外,您回家自己做飯的時候記得把米飯換成1/3的粗糧,或者是吃了南瓜、紅薯、土豆、山藥之后就少吃兩口米飯面條這樣的細糧,做米飯的時候不要做得太軟,由于我們中國的炒菜因為是熱菜,油都在表面上,所以看似油多,但是這樣我們也很容易把它清除掉,例如我們可以用紙巾吸掉一些多余的油。
又比如:炒有的肉菜的時候不要和茄子一起做,因為它比較吸油,我們可以改成涼拌茄子來搭配。又例如,大家常見的北方水餃其實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品,除了它內有的各種餡料可能有肉之外,根本沒有單獨加油,如果您吃煎餃的話,可以少吃幾個,另外搭配蔬菜。我們自己在家做飯的時候,不像外面那樣油鹽比較多,所以相對都會是比較健康的。外面有一些菜為了讓食材入味,比如會把生抽、老抽和蠔油都放一遍,而且還會放鹽,然后再拿來做菜。那么要像這樣做菜的方法,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菜,那可能都不健康。比如在國外有時會受到褒獎的日本料理,那他就一定都是健康低鹽的嗎?肯定不是。事實上很多日料店都是預制菜大戶,比如同學們喜歡吃的鰻魚飯里面的蒲燒鰻魚,它醬汁的鹽分就不用說了吧。倒不是說預制菜就一定不好,而是說它肯定會提前放不少調料,大家要注意選擇。
另外就是注意絕對的攝入量,如果放假坐著不動吃三頓飯再加上兩個加餐宵夜,那誰都一樣得嚴重升糖。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除了搶紅包活動手指頭,也要站起來動一動腿。
請大家在歡度傳統佳節的時候,多吃您家鄉的好吃的東西,帶著民族自豪感品嘗中國獨有的年味兒。
祝大家都過個好節,吃好喝好,吃得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