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抽卡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博彩。
抽是動作,集是目的,收集作為刻在人類DNA的天性,沒有人能對抗“成套”的法力加成。
從8090后小時候的水滸傳卡片和糖紙,到00、10后的煙卡和盲盒,在房間里擺齊一整套“收藏品”,就是“排面”的直觀體現。
年關在即,瑞雪飄到南方,又是一個豐年;每年這個時候,集五福來到千家萬戶,也是一個瘋年。
人稱:五福兆瘋年。
今年,已經持續十年的支付寶集五福,在賽博集卡這一賽道卷出新高度。
平等狙擊每個人的心趴。
集五福,居然還送老公?
過春節都應該做什么,一向是個很難達成統一問題。
由于各地各家的習俗差異,有人吃餃子有人吃湯圓;有人看春晚,有人看20年前的春晚回放;有人連著幾年除夕夜暴打熊孩子,有人到了四十歲回家還收壓歲錢。
唯獨在一件事上,大家能達成統一:支付寶集五福。
這個活動延續多年,已經接近一種藏在潛意識里的使命召喚。
當你發覺自己對身邊所有“福”字都異常敏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意識覺醒。
起初大家在發現今年支付寶有28套福卡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不至于吧?”
但第一次點進集福入口后,或許會變成“你怎么知道我喜歡這個?”
戀與深空、Chiikawa、封神二、甄嬛傳、蛋仔派對、泡泡瑪特…總有一個主題能精準掐中一個嘴硬小孩的七寸。
這是以一個真正彰顯粉絲實力的時刻,各路IP粉絲迅即集結,把集福變成了造梗大賽與賽博廟會。
別問抽到這么多虛擬的卡牌有什么用;
先問問自己,想不想讓支付寶界面變成“甄嬛傳限定版”。
甄學家,作為互聯網上最為團結的學術流派,一場集五福,讓散落的甄學家全體集結。
面對最難集到的“甄嬛本嬛”稀缺卡,粉絲已經有集體“瘋掉”的傾向。
只有抽到甄嬛卡的人才配高呼一聲“熹妃回宮!”,其余的都還在過情關。
《甄嬛傳》各主演評論區已被甄學家攻陷,大家在孫儷微博下許愿的心情,比當年甄嬛在倚梅園求得還要虔誠。
集福的時間越長,大家就愈發害怕見到胖橘那張臉。
四郎卡因出現概率太高,成功讓大家眼前一黑又一黑,被歸類為“全瑕,給卡就換”的行列。
很多人直接涌入蔣勤勤微博底下,曲線救國:
建斌老師別看,是惡評。
如果說甄嬛傳主題是“被嫌棄的四郎的一生”,那選擇《戀與深空》的獵人小姐,就是實打實的想在新年湊齊一個完整的家。
與其說是集五福,不如說是在認認真真“集五夫”。
五個老公跟你回家一起過春節,誰見了都得夸一句“夫人真幸福”。
卡重了沒關系,老公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每合成一次卡片接到的老公電話,都能把獵人小姐姐鉤成翹嘴。
但唯有一點能讓她們破防:1.給秦徹補卡;2,用盡了所有力氣和手段,還抽不到稀有卡!
無數人在線上求支付寶讓自己把人全湊齊,畢竟要過團圓年,這個家里一個老公都不能少。
集福卡為了愛好,也更要要圖個吉利:
抽《射雕英雄傳》,接降龍十八漲;
《封神二》抽姬發事業福,像于適一樣逆襲成功;
《chiikawa》粉絲一言不發,只是一昧拉上全家集卡。
事態發展到現在這步,大家興許也都能看出,集五福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線上活動,變成了各路粉絲的大型團建。
集福過三關,比過情關還難
虛擬IP能帶來快樂,但更普世的快樂,是一筆錢帶來的快樂。
新春佳節之際,真的很需要集福這筆獎金。
過去,我們都有一個為了“敬業福”求爺爺告奶奶的新年。
沒想到到了2025年,集福升級成難度系數更高的過五關。
一年到頭想盡辦法戒斷短視頻,沒想到還是在支付寶集卡活動上,心甘情愿點了一次又一次“看視頻抽稀有卡”。
也難為支付寶把一個個小游戲搜羅起來,小學畢業后就再沒這么密集玩過這么多小游戲,一天到晚只忙著向僵尸開炮和擰螺絲。
集福最終也變成了一場大型的線上4399,稀有卡一個沒集成,游戲里已經強的可怕。
因為第三關實在太難了,連支付寶官方小編都難的哇哇叫,直接拉了產品經理來示眾。
玩到后來,大家已經忘記了來時的路,陷入一種走火入魔的狀態。
有人說威脅支付寶要卸載它或許有點用,看著軟件因為你的長按而顫抖,最后還是清清軟件緩存再玩上幾局小游戲。
搶了一輩子雞蛋的老人,面對集福,陷入了更加艱難的境地。
在老年版小紅書“美篇”上,也能看到他們苦苦求福卡的帖子。
為了集卡,人們發動了一切可發動的力量:掃IP主題元素、分享稀有卡密鑰都是基本操作。
甚至變成了一場大型的集體吐槽運動,試圖反向馴化大數據:
因為拉4個人能讓芝麻分超過2025,可以進一步提高抽到稀有卡的概率。
也有人把集五福當成聯機游戲來玩,組成了簡單而純粹的金錢關系。
想要集齊福卡的網友,甚至涌入了Tiktok難民區,一方面做文化輸出,一方面索要福卡(即便知道這是沒有希望的掙扎)
自己被五福精神折磨,還要拉個洋抖難民墊背,做苦難文化的輸出。
既然想了解中國傳統民俗,就讓我們網民教你點課本上學不到的新知識。
可以說,在支付寶的集福活動里,源于對收集的狂熱,我們都瘋成了理想中的樣子。
甚至讓網友轉身投向了玄學。
線上活動有時候就得接受點電子恐嚇;
無論在互聯網發帖,言語威脅,有事沒事對著麥克風說一句“再沒有稀有卡我就卸載”。
招數新不新不要緊,勝在提高成功率就行。
只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蛋。
人類的本質是倉鼠,人類的天性是撿垃圾,在群體中收集東西,或許這就是天性。
沒人比咱們愛抽卡的人更懂“越努力越不幸”是種什么感覺:努力半天換來的幾次抽卡機會,一張稀有卡都不出。
劈天蓋地全是“我送你三千萬”的祝福語小卡片,和老板年終給畫的大餅差不多,沒啥實際用處,只有一瞬間的空歡喜,除了恨恨點擊“開心收下”以外,也沒有其他選擇。
2016年的春節,全網人第一次見識到了“敬業福”的威力。
到了今天,卡在第三、四關的你我,也是在用看似無聊的活動來消解無聊的日常,一邊罵,一邊樂此不疲地收集。
還在工位上的人早就人在心不在,不在工位上的人或許也發現,日子過得比提心吊膽摸魚的時候還無聊。
前一秒對天發誓再也不集福了 ,不一會兒,下意識摸出手機又開始硬肝支付寶里的小游戲。
集福幾乎成了一種肌肉記憶,但好在這個時候除了過五關也沒什么別的事好做。
這年頭,過新年的終極奧義,就是用無聊戰勝無聊。
集五福定律就和要不要看春晚一樣,嫌棄歸嫌棄,一年到頭,不拿春晚和集福當個氣氛助攻,過年就沒那味兒了。
設計/視覺Lv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