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債,股民來還。
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上市公司的本質,就是一場債務轉移的游戲,本來老板欠的債,經過股市翻云覆雨后,不知不覺就被股民們平均掉了。
這是上市公司西藏珠峰的前十大股東信息。
如果按照A股持股5%以上為大股東的劃分標準,這是一家沒有大股東的公司,不過,它又確實有實控人。
根據公開的上市公司控股信息,黃建榮、黃瑛兩父女以合計5.89%的表決權控制著西藏珠峰。
不過,父女倆并不是一直都只有這么點持股,如果把時間回退到2017年,二人合計持股比例高達50%。
從當初的50%到現在的5%,這45%的差額都賣給股民了,據統計,父女倆累計主動、被動套現了約71億。
其實,被動套現的另一個說法叫“別人代勞”,黃氏父女這些年都不用自己動手,就把絕大部分債務平均給了股民,完成了一場史詩級的大轉移。
央視某主持人曾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再大的困難,除以14億都微不足道,換個角度看,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股市,再多的債,到了股市都能化解。
西藏珠峰主營礦業,礦業的成熟期雖然賺錢,但建設期的投資額可不小,黃建榮的債也就是在努力成為礦老板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
黃建榮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出生于1957年,他的發家比較偶然,據說是1992年深圳有色金屬期貨交易所成立后,炒期貨賺到了第一桶金。
在這之前,我國有色金屬價格采取的是雙軌制,就是國家計劃價格和市場價格并存,而期貨出現后,就只有市場價格了,完全放開了。
放開意味著供需完全由市場做主,彼時正是國內各行業大發展時期,有色金屬需求倍增,于是,有色金屬的進口貿易生意也就火了。
1993年,黃建榮在上海成立了海成集團,開始專營有色金屬進口,礦石來源則是通過新疆邊貿,從中亞國家買。
彼時的礦石相當便宜,中亞那邊都不稱重量的,一堆礦石擺在那,雙方直接估計大概值多少錢,馬上付款馬上拉走。
當然,這種粗暴的方式只適合于初期,隨著生意慢慢做大,也就要轉向規范了,1996年,黃建榮在離哈薩克最近的新疆塔城市注冊了新疆塔城國際資源有限公司,有色金屬進口生意已經初具規模。
當黃建榮在新疆做進口貿易的時候,西藏珠峰的前身西藏珠峰摩托車工業公司于1994年在拉薩注冊成立。
彼時仍是我國摩托車發展的好時候,借著行業的東風,珠峰摩托蓬勃發展,到1998年營收就已經突破了10億,并于2001年成功登陸A股,證券名稱“珠峰摩托”。
雖然上市了,但其實已經市強弩之末,如果現在往回看,2000年前后基本就是我國摩托車企業的分水嶺,而珠峰摩托就是沒能跨過這個分水嶺的企業之一。
上市的第一年,珠峰摩托的營收就砍半到5億,上市的第二年,繼續萎縮到3億,利潤虧損1.6億,上市第三年,虧損額度增加到-4.3億。
然后2004年,珠峰摩托扛不住了,控股股東尋求控股權出售,黃建榮就以1.1239億的價格拿下41.05%的股權成了新的實控人,珠峰摩托就變成了現在的西藏珠峰。
值得一提的是,黃建榮自己只出了1239萬的現金,另外的1個億則是以“承債轉貸”的形式獲得的。
簡單說就是,銀行幫黃建榮支付那1個億的收購款,然后黃建榮收購的上市公司股權直接質押給銀行作為抵押物。
黃建榮連進入資本市場的門票都是借債買的,可見,黃老板從那時起的資金狀況就已經不樂觀了。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
2005年,中國和塔吉克斯塔達成合作,塔吉克斯坦有一個已停產的鉛鋅礦區,希望中國能夠幫助其恢復生產,而中方的合作代表就是黃建榮。
2007年,黃建榮通過自己名下的塔城國際與塔吉克斯坦共同成立了塔中礦業,并定下了年產100萬噸的目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黃建榮不斷地追加投資,同時,還需要拿出一些資金來承擔當地的一些社會責任。
根據媒體報道,黃建榮為當地建設了專用高壓線解決用電,建設了4個水庫解決用水,重修了礦山地區的中學和小學,還購買地方國債。
當然,黃建榮最終不僅完成了初步目標,還把礦區生意越做越大,為中塔經濟合作與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同時,自己的債臺也越建越高。
2011年,為了緩解自身債務,同時也為了增厚上市公司西藏珠峰的業績,黃建榮拋出重組方案,擬把塔中礦業注入西藏珠峰。
到2015年,重組方案才達成,塔中礦業100%的股權賣了31.5億,黃建榮的債務有沒有緩解不得而知,但沒過兩年,新的債務又來了。
2018年,黃建榮又斥資13.5億收購了南美阿根廷一處尚未開采的鋰礦。
其實,買礦的錢不算多,后期的投入才是大頭,基礎設施建設得先做,交通、電力一樣都不能少,基礎設施完了之后還有工廠和生產。
花了多少錢,從西藏珠峰發布的歷史公告中可窺一斑。
2021年,西藏珠峰發布80億定增計劃中,其中的37億將用于擴大阿根廷鋰礦產能,擴產都要37億,投產不知道花了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定增沒能成行,應該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當時的市場對于該項目的預期和態度。
上市公司想定增,背后的意思就是需要花錢了,但是自己沒錢,很巧,黃建榮父女股權的大批量被動套現也就是從2021年開始的。
根據統計,從2021年至今,黃建榮的股權被集中拍賣了6次,累計拍賣交易金額約45.5億,有兩次針對債主的非交易過戶,折合市值約16億。
再加上2017年黃建榮以股抵債的9.1億,2020年在二級市場減持的7600多萬,共計約71億。
就這樣,黃建榮把70多億的債務平均給了股民。
不過,即使股民平均了這么多,黃建榮父女剩余的股權仍然還處于凍結和輪候凍結狀態,平均還沒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