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你今天的作業做完了嗎?又在打游戲?
哎呀,知道!
一把又一把,一放假你打游戲的手就沒停過!
老婆莫氣,好不容易放假休息一下,讓他耍會兒嘛
你倒是說得輕巧,他這學期期末成績又退步了。必須把游戲癮戒了
娃兒的寒假現狀是
晚上:再打“億把”游戲我就睡覺
早上:眼神都沒聚焦就開始看手機
孩子打游戲成了
每個爸媽繞不開的“老大難”
靈魂拷問:蒼天!誰能救救我!
今天成成媽求助到
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張皓老師
給爸媽打開“管”游戲的新年新視角
本期嘉賓:張皓
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中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假期我們應該幫孩子
還原生活本身應該有的內容
不要變成做作業就被表揚
打游戲就被批評
兩種都是不對的
所有的東西都是越禁止越有吸引力
假期孩子的游戲管理
不應該是“禁止”,而是“稍加約束”
寒暑假的規劃中
有控制地安排孩子打游戲的時間
這是孩子假期生活中可以有的內容
也是現代生活中的一個很正常內容
那些又要打游戲、成績也很優秀的孩子,一般都是在正事兒結束之后,休息的時候玩兒,對他們來說打游戲是可有可無的,或者純粹是個調劑。
往往成績差的孩子,或者是成績中等偏下的孩子,對網絡游戲尤其容易沉迷、失控。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快樂,在學習過程當中體會不到快樂,無法獲得成就感。
對于這類孩子,打游戲的快樂就是必須的。不僅是必須的,有時還非常貪婪,一定要在上面花很長時間,最后成癮。
所以,想讓孩子有控制地、合理安排打游戲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能夠在游戲之外還體會到快樂。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家務勞動、人際交往上……能夠有其他的快樂,游戲就不會成為那個唯一或者有那么大吸引力的一件事兒。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學習甚至是一種負擔。怎么樣讓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體會到聽課的快樂、解題的快樂、練習的快樂?這才是當今家長和老師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做練習怎么找到快樂呢?比如在設計習題時,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給他增加那么多內容,讓孩子稍微做點努力就可以完成,完成以后還可以給一點獎勵。
聽課怎么找到快樂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在課前幫助孩子預習,讓他在聽課過程中比較容易把握,獲得成就感。
上海有一個在世界中學生比賽中獲獎的女孩兒張煉紅,她把聽課分成了幾個境界,包括怎么跟老師聽、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等,她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開心的事兒。聽課的時候很快樂,練習也都做得很好,考完試有好成績反饋的時候,她也可以獲得快樂。
父母可以嘗試陪孩子一起打游戲。很多家長只要提到游戲,神態像提到了豺狼虎豹一樣恐懼。
其實,家長能夠在假期陪孩子一起打游戲,反而會給家庭的親子關系帶來好處。
一起打游戲,實際上是父母跟孩子共同深入進行的一項活動,在活動當中情感是共鳴的,所面對的知識都是新的。共同學習最新的知識,我認為它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
比如今年爆火的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有的爸爸說不會玩、玩不贏孩子,還請教孩子的;還有的說孩子在當中學到了很多中國文化,這也是獲得知識的一個途徑。父母愿意面對新事物,勇于接受新事物,不妨和孩子一起玩,父母這樣的年紀依舊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本身也可以成為孩子很好的示范。
來源|視頻號@張皓的陽光思維
轉自|成都教育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