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深刻理解:選擇大于努力。
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一直在深度思考:新的投資環境中機會在哪里?我需要做什么?
2024年,中國國債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表現亮眼。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以18.72%的收益率位居首位。
沒什么神奇,趕上了降息而已。
1月23日,特朗普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隨著油價下跌,我將要求立即降息,同樣,全世界都應該降息。"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18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2.3萬人,略高于預期的22萬人,也高于前值的21.7萬人。與此同時,在截至1月11日的一周內,續請失業金人數躍升至189.9萬,同樣超出預期,創2021年11月以來最高。
2024年1月初美國國債為34萬億美元,7月底美國財政部宣布國債已超過35萬億美元,11月份美國國債史上首次超過36萬億美元,美國的美國規模在快速失控。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國過去一財年的赤字達到1.833萬億美元,較前一年度增加8%。這是除2020和2021財年以外的最高水平。
2024財年赤字增加的最大因素是,由于利率上升和債務融資增加,美國國債的利息成本增加了29%,達到1.133萬億美元。這是聯邦債務利息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數字也超過了美國國防預算和老年醫療保險計劃支出之和。
這和我判斷的一致,美國經濟不可能在這么高的利率環境下正常運轉,企業的財務成本太高了,美國的財政也扛不住這么高的利息支出。
美元降息將會帶來港股和美債的歷史性投資機會。
對于美債來說,投資債券的收益率有兩個來源:收利息、資本利得(債券買進和賣出的價差),債券的市場價格(交易價格)和市場利率是負相關,呈現蹺蹺板效應。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下降;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上升了。
具體到港股,首先,在盈利端,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各項刺激經濟的政策逐步落實,企業盈利有望得到明顯改善。
其次,在估值端,海外主要經濟體面臨著增長放緩的壓力,美元降息后,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降從被抽空至枯竭狀態逆轉為資金持續流入,公司的價值得到回歸。
港股中最優秀的兩塊資產,一個是央企,一個是中概互聯,我認為中概互聯的彈性會更大。
這里我簡單講一下做債券賺大錢的基本邏輯。
假如現在美國發行了一張100元面值的十年期國債,利率是5%,約定每年年底付息一次,第十年年底付息+按面值回購,那么這張國債給我帶來的現金流是:
第一年年底:5美元 4.63 4.95
第二年年底:5美元 4.28 4.90
第三年年底:5美元 3.97 4.85
第四年年底:5美元 3.67 4.80
第五年年底:5美元 3.40 4.76
第六年年底:5美元 3.15 4.71
第七年年底:5美元 2.92 4.66
第八年年底:5美元 2.70 4.62
第九年年底:5美元 2.50 4.57
第十年年底:5美元+100美元=105美元 48.63 95.05
如果我的預期收益率是8%,也就是說我要求我買這種債券能給我帶來8%的回報,那么我按照多少的價格來買這張債券合適呢?
根據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我應該付出的價格P
P=5除以1.08的1次方+5除以10.8的2次方+(省略號)+105除以1.08的十次方=79.85美元
也就是說我按照79.85美元的價格買進,持有到期,每年收利息,到期按照票面價值讓美國財政部回購,我的收益率剛好是8%。
現在,這個5%的收益率是寫在債券上面的,我們叫做票面利率,這是固定的,100元也是寫在債券上面的,叫做票面價格。
這個8%是市場給的預期收益率,市場預期收益率是變化的,如果我按照100元的價格買進債券,但是現在市場預期收益率變成了8%,我的債券賣出去的話只能賣到79.85美元,我就虧了20.15美元。
利率變化引起投資者資本收入或者損失,這就是利率風險,不要總是把利率風險當壞事,如果市場預期收益率變成了1%,那么我就能賣出去為137.87元,收益率為37.87%.
顯然票面利率不等于市場利率。
投資債券的收益率有兩個來源:收利息、資本利得(債券買進和賣出的價差)。票面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債券的期限越長,對于利率的變化就越敏感。期限不變的情況下,票面利率越低,對于利率的變化越敏感。
債券的市場價格(交易價格)和市場利率是負相關,呈現蹺蹺板效應。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下降;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上升了。
現在配置美債,最壞的就是持有到期,吃點利息,好點的預期就是美聯儲降息,美國的國債價格上漲,賺一波價差走人。
當然,這里會承擔匯率風險,那么值得嗎?
首先,我們盡量選擇長久期的國債,比如30年的,對利率變化敏感,其次,債券基金很多都是帶杠桿的,會放大收益率,最后債券的價格會先行反應市場的預期,只要美聯儲有降息的趨勢,債券價格馬上就會發生變化,而匯率還沒有發生變化,到時候直接賣出走人。
其次,當經濟下行,股市表現疲軟的時候,投資者往往選擇將資金投向比股票更加安全的美國國債。這種避險行為會推高國債的價格,國債供不應求,收益率則會下跌。反之,當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時,人們更愿意把資金投向上漲潛力更大的股市,國債需求就會減少,價格下跌,收益率則會上升。
當前美國股市牛+國債收益率高的組合顯然不是正常的,巴菲特近期大量賣出股票,選擇持有現金以及債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在投資的產品組合方面,我和華寶證券合作,開發了兩個產品:全球挖掘機1號和指數基金自由之路。
先看指數基金自由之路,這個組合的重點是投資A股和港股,在2024年11月19日調倉后的組成是這樣的:
核心的邏輯我還是賭美元降息,首先收益的還是港股,而且中概互聯的估值非常低,盈利能力很強。同時持有三大賽道股的行業指數基金,在等A股的反彈,每次股市好轉,賽道股的反彈力度還是很大的。
總體上說,我認為當前的持倉還算合理,估值也很低,策略主打一個穩健,快速致富是沒有的,希望能有滿滿幸福的小確幸。當然,現在我準備把這個產品放在優先事項的位置,后面會適當提高調倉次數。
另一個全球挖掘金1號,主要是投資海外市場,目前的持倉重點是美債和中概互聯,后期可能會擇機配置美股、歐洲市場,它的組合是這樣的:
我是這兩個組合的首席體驗官,也是最早、最堅定的投資者,我會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上,不斷提出建議和想法。
至此,完成了A股和港股、海外市場兩個市場的布局,通過這兩個組合實現全球的資產配置,并試圖在資產重新平衡和擇時中獲取超額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