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海深可測,人心難測!自從2023年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后,全球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其中中國的態度尤為強硬,直接宣布禁止進口所有日本海產品。
為了恢復海產品出口,雖然日本多次強調排放的核污水不會影響海洋生態,可顯然無法讓其他國家信服。經過一番討論商議后,最終日本同意中國派自己的專家去核污水排放海域進行檢查。如今第一輪檢測結果已經發布,結果讓人出乎意料!
根據報道,在本次針對日本核污水對立取樣檢測的結果顯示,核廢水中氚和銫-137、鍶-90等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也就是說,按目前排放核污水一年半的時間來看,海水的核污染程度并沒有超標,這也意味著海洋生物沒有被污染。相信看到這條消息,日方也一定會覺得非常慶幸,至少恢復日本海產品到中國指日可待了。可即便這樣,日本的海鮮我們真的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吃了嗎?
別說我們不敢,就算在檢測結果面前,中國也并沒有直接對日本水產解除禁令,而是提出了兩個條件。
那么這兩個條件是什么?或者說目的是什么呢?
一、中方要求持續獨立取樣監測等一系列科學數據;
雖然目前檢測的結果沒問題,可眾所周知,日本核污水排放的時間長達30年,而如今僅排放了一年多,現在沒問題,也許可能是排放的量還不夠,或者再過幾年的結果會發生變化。所以中方的獨立取樣監測,已經做好了長期準備。
二、日方要切實采取措施有效保障輸華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這一點既給了日本希望,同樣也給了日本警告。我們可能會開始考慮進口日本水產品,但日本同樣要保證對華輸送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更不能輸送“AB貨”,把檢測沒問題,實際有問題的水產品送到中國。
不過從垛爸的角度來看,即便檢測結果暫時顯示暫時沒有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個人也不會著急吃,因為核污水問題還并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依然存在長期的風險隱患。直到現在也沒有誰能證明,長期食用這些海產品有沒有副作用?對身體有什么健康風險?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最大疑惑。
相信不久后,各種日本海產品就會出現在市場或者一些高端日料店、自助餐廳中,至于能否放心吃?敢不敢吃?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