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發布《北園大街-小清河連通工程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批前公示》。按照規劃,該項目位于濟南市天橋區,東至水屯路,西至規劃核心區B-1、B-3、B-5地塊,南至北園大街,北至水屯北路,用地性質為公園綠地、水域,用地面積約12.4公頃。該工程即“中濼河”工程,此次規劃發布,預示著這條人工河道有望進入實施階段。
從規劃到實施,濟南“中濼河”的時間線
濟南開挖“中濼河”的計劃早已有之。多年以來,“中濼河”開挖“光打雷不下雨”,一直停留在紙面上,并未真正進入施工階段。特別是近幾年,“中濼河”是否開挖一事反反復復,撲朔迷離。
2021年,濟南市印發的《濟南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濟南市將實施大明湖-云錦湖-小清河-華山湖河湖水系連通工程。該工程的重中之重便是大明湖至云錦湖的新航道“中濼河”,將使大明湖與華山湖實現通航。
然而,2023年8月份,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針對此事做了提問,相關部門回答:“經過現場勘察和調研,由于規劃河道沿線穿越北園高架橋、鐵路涵洞等重要交通設施,河道水深、游船通行高度等受限嚴重,無法滿足通航要求。同時在城市核心地區開挖河道,占用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工程建設土地、資金成本很高。從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經過綜合考慮,開挖中濼河工程未推進實施。”
就在很多人以為“中濼河”開挖一事就此擱淺之時,事情似乎又有了轉機。今年1月23日,濟南市發布《大明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3-2035年)(征求意見稿)》,再次提到遠期規劃考慮與北湖通航,預留出口與小清河連通,推進大明湖-北湖-小清河-華山湖等河湖水系連通。
2024年1月30日,“中濼河”又有了進一步動向: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天橋區北湖片區23、24街區用地布局優化(社會公示與征求意見),對“中濼河”涉及的部分區域的用地性質進行了調整。公示顯示,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擬實施濟南市北園大街-小清河連通工程,將“中濼河”兩岸的部分用地性質,從“防護綠地”調整為“公園綠地”。
2024年5月8日,濟南市正式發布北園大街-小清河連通工程選址意見書批前公示。公示顯示,該項目位于天橋區,水屯北路與北園大街之間,水屯路西側,總用地面積約135929平方米,主要實施北園大街至小清河連通工程。從公示的用地位置示意圖中(下圖)也可以看到,該項目的選址與年初發布的用地規劃范圍基本一致。
2024年10月份,北園大街-小清河連通工程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正式發布。招標信息顯示,該工程位于濟南市天橋區北園街道,總投資11.8671億元,項目規模13.5929萬平方米。這項信息的發布,意味著這項工程向著真正動工邁出了關鍵一步。
如今,“中濼河”的建設用地規劃已經公布,何時會進入大規模施工階段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