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房地產企業關于休假的通知,因為業務萎縮,某些員工從2025年1月24日至2025年7月23日休假。休假期間,無需出勤,工資標準為每月2210元。初看起來,這是好事,但仔細一想,這并非什么好事。
一、現在裁人,要付很多經濟補償金。
如果企業業務緊縮,現在立即裁人了。企業就要付給員工經濟補償金。
假如某員工工齡為12年,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1.5萬,經濟補償金就要補18萬。一個員工就要補18萬元,裁的員工多了,對企業來說,這樣的開支確實有點太大。
二、大幅降薪休假半年后再裁人開支會少些。
這樣的大幅降薪休假,勞動者接受了,半年后再裁人的話,前面那位員工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就是0.85萬元了,經濟補償金就只有10萬元多一點了,加上6個月支付的工資1.3萬多元,總的開支不到12萬元,企業至少可省6萬多元。裁一個員工省6萬元,裁多個員工省的錢更多。
三、還有可能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對于員工來說,什么都不干,僅靠每月2210元的收入夠生活嗎?扣完五險一金還剩多少?有房貸的怎么辦?有小孩上學的怎么辦?
如果在降薪休假期間,有人受不了這樣的低薪,為了家庭的生活開支,不得不主動辭職走人,另謀高就了,企業就節省了一筆經濟補償金。這可以說是降薪也是逼勞動者主動辭職的一種辦法。
此外,如果在降薪休假期間,員工又去瞞著企業去打工,并與別的企業簽了勞動合同,這可能又讓企業拒付經濟補償金找到了一個理由。也許企業又能省下一筆經濟補償金了。
因此,企業大幅降薪休假,對員工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許是企業裁人的新招。
以上是個人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