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每年皆悉心保留殘荷以度寒冬,直至次年二月方進行清理,為新荷的孕育騰出空間。荷花圍護之區(qū)域眾多,諸如湖濱、北里湖、西里湖、蘇堤南北兩端、花港小南湖以及三潭印月,而最為聞名的,當(dāng)屬岳湖之曲院風(fēng)荷。
得益于西湖冬季常有的陰沉濕潤氣候,水杉依舊呈焦黃色,常綠樹木則郁郁蔥蔥。偶遇小雨,三面群山環(huán)抱,天際迷蒙,常有“遠山綿長,云山繚亂,曉山青翠”之景致,引人入勝。
然而,近觀西湖之水,依然碧綠如翡翠。游人稀少之時,更添一份寧靜與祥和。貫通岳湖與西里湖的玉帶晴虹橋,重檐斜倚,于晴朗無風(fēng)之日,若尋得恰當(dāng)角度,橋身倒映于湛藍湖水之中,猶如橫跨天際的彩虹,因而得名玉帶晴虹。此處亦是夏季賞荷之絕佳地點,景致迷人。
曲院風(fēng)荷,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期曾辟為宮廷酒坊,湖面廣植荷花。夏日清風(fēng)拂面,荷香與酒香交織飄逸,游人至此,心曠神怡,不飲亦醉。
此處是觀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夏游名園,且殘荷保留得最為完好。清代康熙皇帝曾題寫“曲院風(fēng)荷”,此乃僅存的兩塊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彌足珍貴。
夏日賞荷,以玉帶橋為背景,更顯韻味。張藝謀導(dǎo)演的印象西湖山水實景演出主場便設(shè)于此地。而當(dāng)下的殘荷,亦是最為廣闊的景象。
自每年十月起,西湖的荷花開始凋謝,荷葉漸黃,枯萎之際,正式開啟殘荷周期。至十一月、十二月,整個殘荷區(qū)域一片焦黃,枯萎的荷葉紛紛掉落,露出荷花莖與蓮蓬,別有一番風(fēng)味與意境。
西湖之所以每年保留殘荷過冬,或得益于李商隱的詩句:“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后世林黛玉將其改為“留得殘荷聽雨聲”,使得多愁善感的杭州人,在冬日蕭瑟的雨季,常至湖邊聆聽冷雨敲打殘荷的寂寥之音。
西湖之雨常見,而雪則難得,每年至多一場。當(dāng)大雪紛飛,滿湖殘荷枝條綴滿白雪之時,那意境之美,令人嘆為觀止。老杭州人常說:晴湖之美不及雨湖,雨湖之美不及夜湖,夜湖之美不及雪湖。眾人皆期盼那一場雪的降臨。
然而,殘荷并未閑著,它們在平靜的湖面上勾勒出的自然圖畫,亦是美不勝收。歷經(jīng)滄桑,簡約無華,意境深遠。從花開花落,到獨立風(fēng)骨,恰似人的一生,從翩翩少年到寂寥終老。
或山水、或工筆、或?qū)懸猓m不諳繪畫之道,卻常能勾起無限感慨。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調(diào)色板,四季輪回方為最美的畫師。
就如這飄零的蓮蓬,有幸未被采擷販賣,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待春日來臨,又將綻放出別樣的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