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本文成于2025年1月14日。
【正文】
2025年1月13日(周一),海關總署公布2024年全年貿易數據快報。解讀如下,
一、2024年中國實現貿易順差近萬億美元
(一)2024年全年,中國實現貿易順差高達9921.6億美元,創下歷年新高,接近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69%,疫情以來(2020-2024年)年均增速達到18.7%,表明疫情以來外需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2024年全年,中國分別實現出口金額3.58萬億美元和2.59萬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86%和1.1%,疫情以來年均增速分別為7.43%和4.46%,顯示出外需好于內需,以及2024年內需總體更弱的特征。
例如,數據上看,2024年3.58萬億美元的出口金額為歷年同期新高,2.59萬億美元的進口金額則低于2021-2022年,而進出口金額則低于2022年(歷史第二高)。
(三)數據上看,2024年12月中國的外貿數據好于2023年,進出口金額與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分別為6.5%和10.67%,好于疫情以來5.66%和7.06%的年均增速,顯示出2024年12月可能存在一定搶出口的現象(應對特朗普2.0時代)。
二、國別(地區)結構持續發生變化
與不斷創新高的出口金額和貿易順差相比,中國貿易的國別(地區)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一)絕對體量上,東盟、歐盟、美國、韓國、香港、日本、臺灣、俄羅斯等位居前八
1、以進出口金額來看,東盟(9823億美元)、歐盟(7858億美元)、美國(6883億美元)、韓國(3281億美元)、香港(3097億美元)、日本(3083億美元)、臺灣(2930億美元)、俄羅斯(2448億美元)、澳大利亞(2113億美元)、巴西(1882億美元)等依次位居前十。其中,歐盟中,德國、荷蘭、法國和意大利依次位居前四;東盟中,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依次位居前六。
可以看出,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體量也已經逼近萬億美元。
2、以出口金額來看,東盟((5865億美元)、美國(5247億美元)、歐盟(5165億美元)、香港(2911億美元)、日本(1520億美元)、韓國(1464億美元)、印度(1205億美元)、俄羅斯(1155億美元)等依次位居前列,可以看出市場體量比較大的經濟體較為靠前。
3、以進口金額來看,東盟(3958億美元)、歐盟(2694億美元)、中國臺灣(2178億美元)、韓國(1817億美元)、美國(1636億美元)、日本(1563億美元)、澳大利亞(1406億美元)、俄羅斯(1293億美元)、巴西(1161億美元)等依次位居前列,可以看出資源型與技術型經濟體比較靠前。
(二)2024年對荷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出口有所下降
數據上看,中國對荷蘭、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出口金額分別下降9%、3.5%、1.8%、4.2%和1.8%,對歐盟、美國、東盟、香港、臺灣、俄羅斯、印度、英國、拉美、加拿大等經濟體的出口保持增長。
(三)東盟、俄羅斯、印度、拉美和非洲在中國貿易中的權重有所上升(較疫情前)
和疫情前相比,東盟、俄羅斯、印度、拉美和非洲在中國進出口金額中的權重分別上升1.92個百分點、1.55個百分點、0.22個百分點、1.48個百分點和0.23個百分點,在中國出口金額中的權重則分別上升2.01個百分點、1.24個百分點、0.37個百分點、1.66個百分點和0.47個百分點。
(四)歐美日韓、英國及中國臺灣和香港在中國貿易中的權重有所下降(較疫情前)
此外,歐盟、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與英國在中國進出口金額中的權重分別下降0.77個百分點、0.66個百分點、1.88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0.23個百分點、1.27個百分點和0.29個百分點,在中國出口金額中的權重則分別下降0.22個百分點、2.08個百分點、1.48個百分點、0.35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3.03個百分點和0.29個百分點。
三、重點商品出口情況
(一)從海關總署公布的重點商品出口情況來看,2024年主要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塑料制品、紡織、鋁產品及家具等拔得頭籌。其中,機電產品中的、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船舶、集成電路、汽車、家用電器等貢獻較大。
(二)如果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則會發現機電產品、塑料制品、鋼材、高新技術產品、鋁產品等貢獻較多。其中,機電產品中的汽車、船舶等表現不俗。
相較而言,手機、陶瓷產品自疫情以來的表現總體呈下滑態勢,服裝僅保持微弱增長。可見,貿易結構由“老三樣”(服裝、家電和家具)向“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轉變的態勢確實非常明顯。
四、結語
(一)數據上看,中國貿易的國別(地區)結構和產品結構均在發生著變化,且疫情以來尤為明顯。其中,歐美日韓的份額呈持續下降態勢,東盟及其它經濟體的份額則有所上升。當然,中國與歐盟內部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份額變化并不完全一致,而在東盟內部的份額上也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集中特征,這一點需要注意。
(二)產品結構上看,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及部分資源性產品的份額近年來確實表現不俗,以手機、服裝、陶瓷等為代表的傳統貿易產品份額則呈現出下降態勢。
(三)從體量上看,疫情以來中國貿易在全球的份額及貿易順差呈持續上升和擴大態勢,貿易順差更是創出歷史新高,接近萬億美元,這一變化可能會在特朗普2.0時代引起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特別關注,中國有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因此出海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發布當日的判斷。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本公眾號所載信息均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本公眾號對所載原創內容保留一切權利,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本公眾號所載的任何原創內容。如征得本公眾號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對相關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