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加個好友
前幾天有讀者發來新京報公眾號的一篇文章希望我能做個解讀,其實新京報已經寫得非常清楚了(原文鏈接是《 》),只不過大媒體非常專業,遣詞造句也很書面化,我用自己所能理解的層次,再把重點部份做個更淺顯的解讀。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楊酸), 于1897年被德國化學家菲利克斯·霍夫曼發明出來,已經用于臨床一百多年,是“三大神藥”(另外兩個是青霉素和安定)之首,用于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濕痛等,能阻止血栓形成,臨床上用于預防短暫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后血栓的形成。
水楊酸對人體胃部有刺激,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和潰瘍,德國拜耳公司在1993年發明了阿司匹林的腸溶片,就是在外面裹一層包衣,讓藥物進入小腸后再分解,可以大大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我國是2003年引進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具體價格已經查詢不到,根據網絡調研可知這個價格范圍在每片0.6元~0.9元之間。
剛在京東上搜了一下,發現拜耳的阿司匹林,300粒一瓶的售價基本在150左右,如下:
我們按150元的價格300粒來算,折合每粒0.5元,我又看了一下國產的阿司匹林,根據含量不同從25毫克到0.1克,價格從0.0083元/片到0.15元/片不等,如下:
進口藥不需要打馬賽克,國產藥我得打馬賽克,還請理解。
這幾天有個很炸裂的新聞,說是集采的阿司匹林最低報價已經降到了0.034元每片,很多人質疑有沒有效果,多家媒體和藥企都做了回應,說要確保做到“降價不降質”。
我們回過頭來說新京報的那篇報道,報道指出北京某知名中學以前用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做水溶變色試驗一直很正常,2023年換了國產的阿司匹林,這些藥品在水解前就發生了色變,遭遇試驗失敗(不是所有的國產阿司匹林都不行,是部份)。
新京報的報道非常客觀而克制,始終沒有下定論說藥物有問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樣的顏色變化(表明游離水楊酸具有一定濃度)是否表明,相關藥物會對人的腸胃產生刺激,并造成藥物不良反應?這無疑值得進一步探討。”
我用大白話解釋一下這個失敗的試驗揭示了什么:意思就是某些藥企生產的阿司匹林,很可能在沒有進入人體小腸之前就溶解了,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腸溶片,顧名思義就是進入消化腸道才可以溶化釋放藥效,現在在胃部就提前釋放了藥效,這是不可以的。
與此對應的是這幾天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里提到的“麻藥不麻”、“瀉藥不瀉”等情況,這些我都沒有體驗,也不想體驗,但本次感冒吃了快二十天藥,不管消炎藥還是抗病毒藥,都完全沒有什么卵用我是深刻體驗到了,恨得我牙癢癢,最終還是靠著朋友贈送的一盒日本藥和自己的體質硬扛了下來。
我以前是個吃藥就見效的人,因為十年八輩子不吃一回,一吃就見效,所以本次連吃十幾天然并卵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記憶,如果不是有朋友這一盒日本藥做對比,我會以為是自己的體質不行了,但有了這個對比,我就知道了原因出在哪里。
“麻藥不麻”這是個很嚇人的事,病人手術臺上疼醒了,后果不堪設想,而麻醉劑不是其他東西,過量注射風險太大,所以,你讓醫生怎么辦?
再就是肌肉松弛劑這個東西,我有當醫生的親戚親口告訴我,現在他一臺手術要使用兩三次甚至三四次肌松,而以前用進口的,一臺手術用一次就夠了。
很多人對肌松不太了解,這樣說吧,肌肉在受到創傷后會收縮、痙攣,會壓迫臟器、血管和神經,醫生給患者動手術的時候,需要患者的肌肉松弛,這樣不僅減少麻醉的不良反應,也能降低肌肉反射,擴大視野,還有利于插管,如果肌松劑效果不好,肌肉將患者的臟器擠壓在一起,有時候會從創口涌出,給醫生帶來很大麻煩,不僅醫生手術難度大,也對手術有影響。
降低藥價當然是好事情,但是不能以犧牲藥效為代價,而且去年第十輪的集采,沒有一個原研藥中標,這正常嗎?合理嗎?
我們常說的 原研藥一般指過了專利期、由原生產商生產的藥品,而仿制藥指的是過了專利保護期,其他企業均可仿制的藥品, 集采則指的是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集采過程中選取的藥品絕大多數是國產仿制藥,從2018年至2024年年底,我國醫療保障局已主導10批國家組織的藥品集采,以量換價共節約費用約6300億元人民幣。
昨天文章里提到了一個“一致性評價原則”,今天再解釋一下:為確保仿制藥的安全性和療效,我國遵循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原則,即將仿制藥與原研藥進行比對,要求仿制藥在藥學等效性、生物等效性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準。
仿制藥仿制的是專利已經過期的藥,其配方和劑量全部是公開的,毫無秘密可言,在相同成分、相同劑量、相同劑型的前提下,仿制藥跟原研藥之間理論上應該幾乎沒有差距,但現在出現的“麻藥不麻、瀉藥不瀉、降壓藥不降”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只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廠家沒有按照原研藥的這些成分或等效性去制成這些藥品。
藥企、藥廠亂來,這個事情的根子在監管上 用查電動車的勁頭管藥、管食品百姓就有福了。
為老百姓省錢是好事情,但相比省錢,還是命更重要,以前我總覺得各種醫療福利很重要,現在看來,其實更重要的是能選擇吃什么藥。
原研藥是比較貴,但是不妨也保留在醫保名錄里,讓老白姓自己選擇,而且有的也不算貴,比如小劑量裝的幾十塊錢的阿司匹林,確實有效啊,為啥不留著呢?
商品當然是便宜了好,但既然是商品,總有個成本,要是價格太低,也未免令人心里毛毛的。
降低采購價不能以犧牲療效為代價,人民群眾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