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福州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
積極推進網絡空間治理
《檢察時間》策劃推出
“檢察護網安”系列報道
普及網絡安全法律法規
提高人民群眾防騙意識
引導正確網絡行為
積極營造安全網絡環境
助力平安福州建設
詐騙電話竟來自六旬老人家中
究竟是誰在操控?
“我是電信工作人員,為您免費安裝網絡寬帶提速器”。這是不久前,家住倉山區的黃阿姨接到的一通電話,這位自稱是“電信工作人員”的小馬向黃阿姨保證,安裝后三日內如果沒效果可以免費拆除。黃阿姨沒多想,就和小馬約了時間,而后小馬上門給黃阿姨安裝了個據說能提速的“小黑盒”。
黃阿姨并不知道,這個“小黑盒”是犯罪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的工具。不久,有人遭遇電信詐騙,警方一查,這電話居然是從黃阿姨家撥出的。
倉山區人民檢察院 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許青青:這個“黑盒子”安裝之后,詐騙分子通過黃阿姨家的固定電話撥打福州本地的電話號碼成功實施了電信詐騙,公安機關循著詐騙電話找到了問題所在。黃阿姨回想后想到這幾天唯一奇怪的就是有人上門安裝了這個寬帶加速器。馬某某安裝完“黑盒子”后,就促使境外的詐騙分子,能夠通過本地的固定電話來撥打詐騙電話,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最終詐騙成功。
所謂“黑盒子”實則就是“VOIP”設備。“VOIP”設備基于IP的語音傳輸,運用一種語音通話技術,經由互聯網來進行通信。電信網絡詐騙分子通過在用戶家中架設“VOIP”設備,以異地網絡遠程撥號的方式實施詐騙,達到隱匿其真實位置的目的。
詐騙分子通過“黑盒子”遠程撥號,來電顯示的就是“黑盒子”所關聯的固定電話號碼。受害者看到本地電話號碼容易放松警惕,增加受騙風險,而被安裝了“黑盒子”的用戶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倉山區人民檢察院 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許青青: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一起不法分子冒充通信公司工作人員,以到寬帶用戶家中維修網絡寬帶為由安裝“黑盒子”,協助他人實施典型網絡詐騙的案件,也是本區第一起該類刑事案件。馬某和上游其實是一種固定協作關系,是一個底薪加抽成的模式,馬某(從外地)來福州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每天底薪300元,每安裝成功一個“黑盒子”,他能獲得抽成200元,在福州作案時,有很多戶人家都被他成功安裝了“黑盒子”,被成功實施詐騙的就有3戶人家,被成功詐騙的金額達到幾十萬元。
馬某通過偽造電信工作人員身份騙取他人信任,并以免費安裝網絡寬帶提速器為由多次前往倉山區、晉安區、閩侯縣等多地作案。經審查,犯罪嫌疑人馬某協助上游詐騙分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致使他人遭受經濟損失達29萬元。日前,馬某某已由倉山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并以詐騙罪移送法院起訴。
倉山區人民檢察院 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許青青: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人員為了方便作案、轉移贓款、逃避打擊,需要大量掩蓋詐騙行為的“通道”,其中不僅有“黑盒子”,也有個人電話卡、銀行卡及相關信息,并衍生出推廣引流等涉詐黑灰產,通過多種手段誘騙群眾“協助”完成詐騙犯罪。而此類詐騙行為容易盯上老年人等群體,特別是部分老年人不了解如何判定“上門人員”的身份,我們也將繼續加強反詐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信詐騙手段也在不斷翻新。倉山區人民檢察院積極推進“法益延年”專項行動,精準打擊侵害老年人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犯罪。與行政部門合力共治,加強對通信、網絡行業的監管,堵塞管理漏洞,斬斷電信詐騙犯罪的利益鏈條,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來源丨福州廣播電視臺
關注我們查看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