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的老人
作者:歸途如虹
No.1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里,賈母對劉姥姥說:“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困了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頑笑一回就完了。”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因為我覺得這段話特別能夠體現出一個老人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像一個“老廢物”一樣,萬事不操心,安心享福。
在我看來,操勞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就應該享福。年輕人吃苦無所謂,可以熬過去,但是老人就應該安享晚年。我有時候去買夜宵吃會看到一個老大爺在擺夜市,有時賣涼面,有時賣涼蝦。我不知道他是閑不住還是家里有困難,以至于晚上也要辛苦掙錢。要知道,晚風吹拂對于年輕人而言是享受,對于老人家而言就不是了。我希望老大爺是因為閑不住才這樣,但是我清楚大概率是因為家里有困難。
No.2
主角
《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就像這位老大爺一樣,要辛苦操勞。不僅要干農活,還要舍下老臉,去賈府打秋風。如果不是因為一家老小等著吃穿,若不是因為女婿名利心重又沒本事,劉姥姥實在是沒必要如此辛苦。劉姥姥雖然得到了賈府大量的資助,但是也遭到了奚落嘲笑,甚至被林黛玉視作“母蝗蟲”。她為了生存,將尊嚴踩在腳底,讓一家人不至于為生計而辛勞。她不是不知道開口求人是多么屈辱,但是她還是忍辱負重;她不是不知道賈府里很多人拿她當笑話,但是她卻裝作滿不在乎:這是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老人的生存智慧,也是一個有生存壓力的老人的無可奈何。
其實賈母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可以享清福的:女兒女婿英年早逝讓她不得不替外孫女操心;賈寶玉和賈政間的父子矛盾讓她憂心忡忡;賈寶玉、林黛玉的婚事讓她焦慮不已;兒孫都不爭氣讓她失望透頂;家族里亂七八糟的事讓她怒火中燒;家族的經濟危機讓她深感無奈……但是,盡管煩心事不少,賈母依舊喜歡享樂。第七十五回里,她不顧更深露重,偏要熬夜賞月。我覺得賈母知道好日子過不了幾天了,但是又沒有精力和能力去解決危機,只能得樂且樂。我們不能強求一個老人力挽狂瀾,而且賈母能夠及時出面嚴查賭博,能夠默認鴛鴦偷出體己去典當,已經是不容易了。和一昧享樂,荒淫無恥的賈珍等人比,賈母算得上不錯了。
No.3
配角
《紅樓夢》里還有一個特殊的老人群體,就是賈寶玉厭惡的老婆子們。她們沒有名字,只能被稱呼為某某家的,比如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秦顯家的等等,說明她們已經徹底成為男權社會的附屬品。賈寶玉不喜歡她們,覺得她們唯利是圖,倚老賣老,無情無義,搖唇鼓舌,是“魚眼睛”,是“悍婦”。的確,她們愛錢如命,因為只有錢可以保障她們的生存,給予她們安全感;她們為虎作倀,因為她們已經被封建禮教剝奪了獨立人格;她們斤斤計較,因為生活瑣事已經耗盡了她們原本純真善良的本性……她們年輕的時候也是“無價的寶珠”,也是天真浪漫,但是無情的歲月,黑暗的社會改變了她們。她們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可憐又可恨。其實賈寶玉真正恨的還是那個世道,而不是老婆子們。作為老人,她們有她們的不容易,但是她們傷害的其實是曾經的自己。
我還年輕,所以無法真正對老人感同身受。但是我觀察的結果是對于老人而言,疾病和貧困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心無所安。人老了,如果不能保持心境平和,而是焦慮,易怒,依舊在算計,那么就很難好好享受晚年生活。我舅公就是因為易怒得了中風,結果自己遭罪,家人也遭罪。所以,我們年輕人應該努力讓老人可以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可以不需要為任何事操心操勞,可以做一切有益身心的事,擁有夕陽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