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將至,祈運求吉,
財運滾滾,見者有喜。
感謝大家相伴樂藝會又一年,我們在此探索,在此鑒賞,在此發現,在此獲得價值,奉獻我們這一代人的見識與歡樂,不亦樂乎。祝大家新年都能有新的開始,心的生長,薪的升漲。
蛇年大吉 財運滾滾
樂藝會文物藝術靈蛇專題3
青銅器篇
西周早期青銅蛇形器
2.2 x 23.9 cm
波士頓美術館
悅目賞心拍攝
(附)首博青海文物特展品 樂藝會資料
春秋前期 蛙蛇文盤
東京泉屋博古館
申一涵拍攝
同品鈞魂拍攝部分
日本美秀美術館藏品
鈞魂拍攝
春秋戰國時期鳥形燈
高度23.3厘米
首博《鳳舞九天》特展展品
悅目賞心拍攝
春秋 蛇紋銅尊
湖南博物院藏
《湘見萬年—文物里的湖南故事》(衡陽展)展品
花腳大仙拍攝
沂水博物館藏品
周倜拍攝
山西青銅器博物館藏品
紐扣拍攝
國博 西周鏤空蛇紋鞘劍
樂藝會資料
國博《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
朱滸拍攝
六行-孫振華拍攝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品
王公子拍攝
成都博物館藏品
樂藝會資料
戰國青銅蟠蛇紋建鼓座
山西青銅器博物館
鈕扣拍攝
由山西省公安機關追回的國家一級文物戰國“蟠蛇紋建鼓座”,這是目前全國已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建鼓座。建鼓座用于承插建鼓貫柱,穩定建鼓。建鼓為木質膜鳴兩面敲擊的樂器,是兩周到漢代時期重要的高等級禮儀樂器。
這件戰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器型敦厚雄健,直徑77cm,高47cm,重80kg,中由一根長木柱貫穿鼓身,插入鼓座正中,三條蟠蛇相互糾結,盤繞而成,活靈活現,象征3條祥龍。鼓座雕飾豐富,有人物、蛇、牛、羊、猴子、神鳥等各種形象,特別是“神鳥”雕飾,據稱更是考古記載中首次出土發現。
在考古發掘中,因為建鼓的木制和鼓身不容易保存,發掘出土的常常只留有鼓座,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春秋戰國青銅質地建鼓座,大約有10件。這種青銅質地建鼓座的出土,一般都是在高等級王侯墓葬中。
山西博物院陳列
申一涵拍攝
蠓咬蛇鈕紋鏡
大唐西市||妙極神工—銅鏡專場拍品
直徑 9.7cm 厚 0.2cm 重 113.4g
孤罕的龍紋題材銅鏡,制造精美,工藝精湛,版工力度極佳,早期銅鏡藝術的頂峰之作。鏡圓形,貘形鈕,造型別致精巧,刻畫細致,貘身鬃毛清晰可見,口銜靈蛇,似在進食,圓鈕座。
主區紋飾采用浮雕的表現技法,鑄飾二十條盤曲交錯的蛟龍紋飾,其中十只龍頭朝內,十只朝外,相互纏繞層疊,似有鏤空的藝術美感,鏡底飾珍珠地紋,外環一周寬環帶與幾何紋飾圈帶,寬素緣。
此鏡紋飾特殊少見,以貘為鈕,構思精妙,且需高超的鑄造技藝,目前僅見于晉地,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貘是一種神奇的動物,貘以夢為食,吞噬噩夢,具有辟邪功能。提到“貘”,晉楚兩國可謂是“貘”逆之交,《東周列國志》記載,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國時,與楚王狩獵,遇貘,楚人竟不識。重耳相隨者趙衰曰:“此獸其名為貘,取其皮為褥,能辟瘟去濕。”以貘飾鏡,有祛瘟避兄的含義;主區盤龍紋對后世銅鏡裝飾藝術的發展起到啟蒙的作用,可以說是大名譽品透雕龍紋鏡的前身。
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上海博物館東館特展
花腳大仙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