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俄羅斯莫斯科市市長索比亞寧對外發聲表示,拱衛首都的俄軍防空系統,在凌晨時分擊落了,至少4架突襲莫斯科的無人機。
并且,目前傳回的消息是,沒有人員傷亡和建筑物損失,至于臨時限制起飛的伏努科沃、多莫杰多沃和茹科夫斯基機場,也已經解除禁令正常運行。
盡管俄防空力量這次很給力,沒有讓烏軍方造成實質性傷害,可這已經是3個月內發生的第二起,莫斯科遭襲擊事件了。
作為世界公認的前三大軍事強國,俄羅斯為啥看起來格外的名不副實?而這情況換成中國的話,我們又能否從容應對呢?
被迫現了原形的俄羅斯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近3年時間了,如今的局面也早已超出了,普京最初的戰略考量。
雖然這場沖突是由俄羅斯開的第一槍,可從后面公布出的信息通盤來看的話,烏克蘭背后的力量,其實一直在攛掇和不斷的戰略擠壓。
無論是扶植烏克蘭國內的親美勢力,還是各種軍事物資的援助,全都是在變相加劇俄烏沖突的潛在風險。
再加上,克里米亞問題一直遲遲得不到妥善解決,所以俄烏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在2022年那會兒,已經極劇的攀升了。
國際上都在說,拜登政府提前預測到了普京的軍事動作,并且向烏克蘭方面做了事先預警,可真實情況很可能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強逼著俄羅斯打了這場消耗戰。
事實上,普京此前也應該想到了,烏克蘭的背后有諸多勢力支持,所以俄羅斯才采取的是突襲斬首行動。
大量武裝直升機突襲,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安東洛夫機場,在占領后迅速布放陣地固守,等待后續大型運輸機空運部隊到來。
原本這能成為一個極經典的突襲案例,可恰恰是俄軍自己的多方面疏忽,才引發了后續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數百名俄羅斯空降部隊(VDV),按計劃占領了機場,可后續的支援遲遲沒有到來,而烏克蘭方面卻是出乎意料的準備充足。
大量的烏方軍隊云集向此集結,俄空降兵成了絕境孤軍,而普京在這個時候才驚覺,原本他得到的很多軍隊信息其實是有水分的。
一個好好的短期軍事行動,硬生生被拖成了沖突乃至是兩國戰爭。
照理說,俄羅斯作為全球保三爭二的軍事大國,無論是現役人數還是常規武器,亦或者戰略武器方面,全都是妥妥的碾壓烏克蘭才對。
可為啥現實中他倆打的有來有回,甚至去年都出現了,烏軍打到了俄羅斯本土,乃至戰火都影響到了莫斯科的地步。
歸根結底無非是兩方面原因,一個是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太單一,經濟體量和軍事實力嚴重不相配;另一個則是俄羅斯的常規軍力和核軍力之間,嚴重的比重不平衡。
2023年,俄羅斯的國家GDP為2.02萬億美元,較之前一年還有稍微的減少,而這個體量甚至連世界前十國家都進不去。
不要說比不上英法中美印日了,就連加拿大都沒能比過。
而國家的國防預算又是同國家經濟總量掛鉤的,所以一個經濟發展受限的國家,指定在軍事上也處處掣肘。
說句大實話,俄羅斯的軍事大部分繼承自原蘇聯,解體后的30年間,俄羅斯真正研發搞出來的新武器、新裝備其實并不多。
再加上國家經濟結構單一,缺少輕工業民用制造業,這也導致普京有雄心也很難施展。
為了維護大國的地位和威懾力,他只能轉變思路,將有限的軍費用到戰略核武器的提升上。
所以,說到打滅國之戰的話,俄羅斯確實誰都不怵,也屬實是全球前二的存在。
可國家之間哪有那么容易輕易滅國,往往都是各種極限拉扯,而這個時候小烈度的戰爭能力,就顯得尤為的關鍵了。
戰爭動員能力,平時的訓練水平,以及常規武器的彈藥生產量,和無人機短時間內的“爆兵”,這些才是俄烏戰爭中最最急需的。
現實的戰爭中,往往上萬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人,而一個重裝坦克可能會被幾千美元的無人機搞掉。
這種不對稱的作戰,極大的消耗了俄羅斯的現役裝備,和原本的戰爭儲備。
事實上,如今的俄羅斯名義上在同烏克蘭打仗,實際上卻是在同整個西方干架,北約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出錢出裝備,乃至想辦法籌措雇傭兵。
就是在想著辦法消耗俄羅斯的國力,這就像是各種小刀子劃破的口子,雖然不會致命,可卻始終不給你止血的機會,目的就是讓你持續性的虛弱。
一個成本幾萬的無人機,飛到俄羅斯首都附近,盡管被全部擊落了,可事實上卻消耗了,俄軍價值百萬的防空導彈。
嚴重不對稱的性價比,就是打的越多,打的越久,自己越惡心。
而烏軍的無人機能飛到俄羅斯的腹地,也說明了如今俄羅斯的捉襟見肘,已經不能完全的掌控整個戰場局勢了。
可以說,眼下的局勢俄烏雙方都有點身不由己的架勢。
今非昔比的中國
回頭再說下,假若中國遇到該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最起碼中國的周邊沒有真正能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對手。中俄關系處于蜜月期,短時間內不做他想。
中印邊境此前有點摩擦,但只是在局部沒有擴大化的趨勢,并且中印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旦真的動手的話,我們無論是戰機還是遠火,都能在極短時間內威脅到印度首都孟買。
而反觀對方,則是很難威脅到我們的核心腹地。
至于西南方向,盡管越南、菲律賓在海上不老實,可若說是給我們內陸造成威脅的話,不是看不起他們,是他們真的沒這實力,也沒這膽量。
另外就是臺海,盡管壓力不小,可我們在這個方向上的布局和防范由來已久,各種針對性的演練也早已純熟。
要說倒退個30年的話,對岸確實給帶給我們不小的威脅,可現如今形勢逆轉,恐怕對面沒人膽敢開第一槍。
至于日本,雖然軍事實力確實不錯,可中日間的歷史淵源指定會讓他們慎之再慎,畢竟一旦動手的話,那肯定是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所以除非他們看到絕對的可乘之機,不然鐵定不敢對中國出手。
至于韓國則是口頭喊得響,真的動手的話,他們絕對不敢,至少朝鮮在一天,他們就別想著打中國的注意。
剩下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美國的中國附近的軍事基地了。
此前的第一、第二島鏈到如今早已名存實亡,中國沿海2000公里內,美國沒有一處軍事基地是真正安全的。
一旦發生沖突的話,美軍只能跨洋作戰,也只能依靠??哲?,至于美國大兵參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中國內陸大概率不出現,類似俄羅斯首都遭襲的情況。
而中國之所以這么強的底氣,一個是經濟實力做后盾,另一個就是全工業門類齊全,工業制造能力全球占優。
后記
看完俄烏的情況,只想說,世界老二好像沒那么強了,而世界老三似乎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