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放在銀行就一定安全嗎?答案是不一定!
近日,網絡上傳出一女子坐在河南信陽市光山縣工商銀行里大聲哭鬧的視頻。起因是2022年,她在這家銀行存了80萬元定期,可是到期后卻被告知無法取出,于是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了法庭。如今案件已經審理結束,但女子的錢依然沒有取出,所以才來到銀行發(fā)泄情緒。
什么?在銀行存錢還能取不出?告到法院也不行?一時間,網絡上的各種新聞鋪天蓋地,而各種媒體的報道也是一知半解,很容易讓人產生是銀行出現了信譽問題。可真的是這么樣?
垛爸先說一下自己發(fā)現的問題,如今在各大銀行取錢,只要取款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確實會遇到一些麻煩,例如被詢問這筆錢的用途、去處等等。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銀行對客戶的一種保護,或者說是一種反詐的提醒。
可如果每個人都無法取錢,那早就會被各大官媒曝光了,別說是80萬,工行每天的流水可能都會以億為單位。如果存款取不出,誰還會銀行存錢呢?而且現在“標題黨”那么多,所以我們也先別著急輕易下結論。
其實想了解這個問題很容易,媒體報道說女子在銀行存了80萬,然后這筆錢被銀行員工私自放貸了,現在人也找不到了。那么既然是存款,無論是定期還是保險,都應該有存單或者合同,只要能拿出證據,去法院怎么可能打不贏呢?
所以垛爸推測,女子可能是在銀行準備存款時,被一些業(yè)務員或者員工“忽悠”了,將一些復雜金融產品誤認為是定期存款。而在面對所有人的質疑時,光山工行回應終于做出了回應,原因讓所有人出乎意料!
根據大河網的消息,中國工商銀行信陽光山支行已經發(fā)布了官方聲明稱,稱網傳信息為不實消息。經過光山工行核查后發(fā)現,這名女子在2022年3月,是通過手機銀行自行轉賬了80萬元到第三方公司賬戶,目的是用于投資,整個過程和操作都沒有在銀行網點進行,所以也不存在“存款到期無法取出”的情況。
相信看到這里已經真相大白了,在手機APP完成的投資,關鍵這筆錢并沒有流入銀行,結果跑到銀行網點來算賬要錢,怎么看都不合理吧?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只要將錢放進來銀行,無論辦理的是什么業(yè)務,銀行就應該負責到底。可實際上呢?如今無論是線下的網點還是線上的手機銀行,各種金融理財層出不窮,相比利率較的定期存款,很多人都會不自覺的看向那些高利率的產品,甚至將第三方產品和公司也默認為是銀行,而這種情況最近今年也是屢見不鮮。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在銀行購買任何產品時,如果手機銀行APP有誤導性廣告和鏈接,我們可以追溯銀行的監(jiān)管責任,因為用戶在APP轉賬是基于對銀行的信任,銀行也給向第三方轉賬提供了通道和便利。但畢竟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有產品在購買前都會有風險提示,如果自己不仔細觀察,一味地只看高利率,那么最終自己也將承擔所有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