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港片的人一定知道這個地方。
它是周星馳《功夫》里“豬籠城寨”的原型,也是成龍《重案組》的拍攝現場。
它就是中國最大的貧民窟,連香港警察都不敢涉足的九龍城寨。
去年一部由林峯、古天樂、洪金寶、任賢齊,郭富城等一眾老牌港星出演的《九龍城寨之圍城》讓人們再次盯上了這個神秘地方。
黑幫、毒品、一平米能住兩個人,五萬人共用兩個廁所……竟都不是虛構的!
而類似這樣擁擠的地方,香港人至今還在居??!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里面住的都是什么人?
九龍城寨的原址在香港的九龍城區。
這里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
當時這里是官員的辦公地點,主要管理鹽等買賣,城寨里面居住的也都是官員。
到了清朝后期,英國割占香港成為殖民地。在清政府強烈的堅持下,成功保留了九龍的管轄權。
隨著清朝的滅亡,九龍城寨的管理越發混亂,越來越多的難民和流浪漢聚集在這里,希望能在亂世活下去。
后來也有英國管轄的香港警察進入這里想要拆除自建房屋,但因為管轄權問題遭到了中方官民的強烈反對。
就這樣,在一番外交角逐后,這里徹底成了“三不管”地帶。
流浪者和黑幫都開始往這邊躲。漸漸的,人員越來越多。
在這個兩個半足球場大小的地方,聚集了能有5萬人。
人越擠越多,樓也越蓋越高。為了活下去,大家只能不停的建造。
所有人都靠著自己的本事建房子,如果沒有辦法向外擴展,那就向上建。
只要不超過隔壁機場的飛行限制高度,他們就能肆無忌憚的向上發展。
如果碰到低矮的樓房,也不會拆除,而是繼續往上蓋。
于是,很多樓房下面沒有連起來,到了上面又通過走廊連接起來了。
在沒有規劃,沒有工程師的情況下,人們自發建起的“高樓”一層一層的擂上去,竟然有14層之多。
各個“高樓”搖搖欲墜,卻又相互支撐,一個連接著一個,整個寨子看起來像是個城堡要塞。
這里沒有政府管轄,自然也不受監管和法律的約束。
連香港警察都不敢進去,但神奇的是郵差竟然敢進去送信。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記住每家的位置的。
城寨里住滿了毒販,妓女,罪犯,卻也有不少正經人家。
人們似乎自建了一套管理體系,平民住西邊,黑社會住東邊,互不干擾,相處非常和諧。
不過這么大的城寨里,只有兩個公共廁所和一個公共水龍頭。
大家每天都會在這里排隊接水,上廁所。
沒有政府給城寨供電,城寨里唯一的電力來源是偷接的外部路燈電纜,還經常被掐。
停電也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城寨里沒人處理垃圾,垃圾就隨便丟在地上,經常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直到1963年城西的居民們自發的成立了一個自制機構,這類現象才有了好轉。
不僅爭取到了獨立的電線、電話線,還爭取到了清潔隊。
也是因為機構對寨子的功效特別大,在居民心中有了非常高的地位。
在九龍城寨里,新鮮空氣和陽光完全是新鮮物。
除非你愿意出更多的租金去租城寨外圍的店鋪,否則就只能在樓頂短暫的享受一下它們了。
而在剩下98%的黑暗中,最多的應該就是鴉片館,妓院和牙科診所。
在大家的印象里,黑社會團體都是惡勢力,但九龍城寨里面的黑社會卻從不做欺負弱小的事。
更多的是做毒品生意為生。
九龍城寨里的很多平民百姓都成為了加工毒品的廉價勞動力。
也有不少人會把住的地方一分為二,一半自己住,一半用作門店賣生活用品和毒品。
一來二去的,平民染上毒癮,也就不是新鮮事了。
城寨里主要是在一個名叫“光明街”的地方販賣毒品,這里的鴉片館全天營業。
一家店靠著5跟煙槍就能服務200多名顧客,一天能收入將近200美金。
如果有人因為買不起毒品死于毒癮,就會被抬到城寨里的公共廁所,再由專門的隊伍收走。
根本沒人知道死過多少人。
至于這里的妓院,更多的目的可能就是吸引城寨外面的人進來消費,從而進行毒品交易。
妓院里各個年齡的妓女們不分白天黑夜的接客。
無論是否有錢,年齡大小,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妓女。
同時,城寨里的私人牙科診所也并不比妓院或煙館少,能有120多家。
由于當時英國管轄者并不會給私人診所的牙醫頒發拍照,因此不少大陸逃難過來的私人牙醫都躲在了城寨里營業。
又因為無牌照的牙醫收費便宜,不少其他地方住的人也會跑來拔牙。
而為了避免上門拔牙的客戶害怕的不敢進門,牙醫們還會盡量選擇城寨外圍采光好的鋪位。
雖然香港法律并不承認這些牙醫的合法性。
但不得不說,在香港人口爆炸,醫療服務不足的時候,他們的存在和廉價的服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有的診所一天甚至能接待上百個人。
其實每一個到城寨里居住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明知道這里衛生差,魚龍混雜,不是個生活的好地方。
但相比起來,這里真的是他們初到香港最好的選擇了。
與其他地區的貧民窟不同,這里有不少生活必須的店鋪,人們有夢想,有希望。
九龍城寨反而更像是個功能齊全的社區。只不過,比較擁擠罷了。
雖然也有不少人在城寨里犯罪,但他們絕不會傷害城寨里的人們。
這里的街坊鄰居們互相認識,如果真的有搶劫傷人事件出現,那發起者也一定跑不出城寨就被捉了。
盡管人多,臟亂,可九龍城寨存在的三四十年里,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火災或疫情。
混亂與秩序,竟然在這個黑暗又友善的地方神奇的并存了。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而英國對香港的管轄權也將在1997年到期。
為了能夠順利交接,兩方進行了多次談判。
而對于九龍城寨的管轄問題,中英政府也在1987年達成了協議。
中國同意港英政府對九龍城寨進行清拆,并遷徙居民。
雖然這里極其擁擠,被稱為“人間活地獄”,且沒有生活,只有生存。
可真的到了要拆除的時候,卻有不少居民并不想搬走。
甚至還有些人直接在城寨里自殺,永遠留在了這個給過自己活下去希望的地方。
1993年,盡管居民們很難接受,九龍城寨還是開始了清拆。
而成龍的《重案組》劇組,很幸運的成為了最后一個被允許進入拍攝的劇組,也記錄下了寨子最后的樣子。
今天,距離九龍城寨拆除已經30多年了。
可有關城寨的故事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不少作品里也都有它的影子。
雖然九龍城寨被拆除了,但為了解決香港地少人多的問題,政府也規劃建設了不少類似城寨的“高密度”建筑。
位于香港鲗魚涌的怪獸大廈就是這樣的一棟建筑。
其實怪獸大廈是由5個不同的大廈組建而成的E字形建筑構成的。
因為從遠處看特別像是一個巨大的怪獸盤踞在地上而得名。
大廈有140多米高,50層樓,配有電梯。
2000多個單元,容納了10000多口人。
底層是各種各樣的商戶,菜店,肉鋪,裁縫鋪……應有盡有。
樓上則是普通居民居住的地方。
陽臺貼著陽臺,窗戶挨著窗戶,像并排的鴿子籠。
和九龍城寨一樣,這里的采光不太好,但又不至于完全不見光。
一樣狹小的居住空間,卻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僅僅10平米的空間也能塞下廚房、衛生間和臥室。
雖然因為年代久遠,有些破舊,隔音也不太好。
夏天常常能聽到空調滴水的滴答聲。
但整體卻非常干凈,人們的素質也很高。
消防設施齊全,沒有毒品,也沒有犯罪。
仿佛是九龍城寨的縮影,卻更規整,更熱鬧,更安全。
在這里居住的香港人生活艱難,卻依舊充滿了夢想和希望。
看不到九龍城寨樣貌的人們,也把這里當成了“新版本九龍城寨”,在文學作品中繼續發揮著新的想象。
清拆的鐵錘砸碎了九龍城寨的一塊塊磚。
卻無法阻止九龍城寨成為文化的符號繼續存活。
那些曾經在城寨中努力生活充滿夢想的人們,依舊在影視作品里為了夢想而奮斗著。
同時,也鼓舞著“新九龍城寨”里充滿夢想的新香港人。
九龍城寨的故事并沒有結束,而是成為了時代發展的見證,永遠活在了每個香港人的心中。
本文作者 | 懶小喵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藍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