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前面講了組織發展,也講了組織架構,今天該要來講講組織能力了,還是萬年老規矩,以下內容帶為個人主觀理解,非絕對的正確答案,請各位辯證閱讀。
1、什么是組織能力?
首先明確一下,我們以下談的組織能力中的「組織」二字,是名詞非動詞,盡管都叫組織能力,但定義錯了,十萬八千里。
關于組織能力的定義,我想了很久,一直沒有想到最合適的一句話。
目前我能想到的最貼近「組織能力」本質的一句話是:組織能力就是能讓團隊的核心競爭力,彌補個人能力的缺陷。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小時候都看的《灌籃高手》,湘北在安西教練的帶領下,就是一支有組織能力的隊伍。
櫻木是個自戀狂,三井壽曾是個小混混,宮城是個徹頭徹尾的情種,流川楓是個獨行俠,赤木是壓抑自己的隊長... ...
就這樣一批球員,在同級別隊伍中,天賦能力年齡都處于劣勢,但是他們經常能以弱勝強。
安西教練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原先四分五裂的籃球隊調教成一支強大的隊伍,在整體上彌補了個體的劣勢,這就是超強組織能力的體現。
2、組織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嗎?
并不是。
管理能力是守住機會的能力,組織能力則是把握機會的能力。前者傾向于防守,后者傾向于進攻。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外企曾經擔任中高層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擁有著非常強的管理能力,但他們如果出來創業,往往都會以失敗而告終,因為管理能力往往在于控制。
但一些國內大型民營企業的中高層出來后,他們創業往往可以冷不丁就能做出行業一個巨頭出來。 比如滴滴的一把手程維,原來就是從阿里出來的,蘑菇街的陳琪也是。
因為組織能力往往在于釋放。
3、組織能力,如果細分,包含哪些能力?
中學課本,咱們學政治的時候,經常會提到:政治理想、政治目標、政治綱領、政治組織。
如果一個組織,擁有了上面四個明確的內容,就意味著,這個組織擁有了很強的組織能力,具體可以翻閱優秀政黨的發展歷史。
但上面 4 個維度,顆粒度還是有點粗,再細分下。我個人覺得,衡量一個組織的組織能力,還可以從以9下維度進行細分:
上層:愿景/價值觀、組織文化、領軍人物
中層:內部共識、項目能力、組織績效
基層:復盤能力、執行能力、業務知識
以上9個點,是我個人的見解,各大咨詢公司也有自己的模型,我個人覺得上9點盤清楚了,一個組織的組織能力一定不會差。
4、組織能力,為什么那么重要?
因為組織能力決定了一家企業,能跑多遠。
舉一個古代行軍打仗的例子:戰國時期秦朝能夠統一,根本原因就是秦國有非常強的組織能力,軍隊跑遠一點,他們的后端的組織能力也能跟上,跑遠了也不用擔心,相反其他國家的就沒有這個實力(組織能力)。
那么秦朝的組織能力怎么來的?學過中學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是通過商鞅變法,通過李斯等人的革新吏治,一步步形成的。
秦朝的組織能力的強大,也不是一天就形成了,他們也經歷了長時間的掙扎、痛苦、適應的過程,從而一步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組織能力。
當然,秦統一全國之后,當他們需要新的組織能力的時候,他并沒有及時地培養出來,最終加快了秦朝的滅亡。
這就是為什么,組織能力如此重要!
5、作為一枚HR,在組織能力建設方面,能做什么呢?
其實談到組織能力的時候,我自己的感受是有點發虛的。為什么發虛?是因為「組織能力」四個字,給大部分人的直觀感受,還是很高很遠的。
實際上組織能力的內涵,行業內確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回歸到HR工作的本身, 我認為,可以聚焦做 3 件事:
1、讓優秀的人在一起多打仗,多磨合,大家的能力和工作的界面彼此之間緊緊咬合在一起。相反地,如果組織環境是安逸且固化的,基本不會產生好的組織能力。
2、保證公司里優秀的人,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非常堅硬的內核。這需要人力資源創造高效的內部溝通協作模式,讓信息在組織中能高效流轉。
3、讓人才和企業文化,在互相成長中咬合程度更高,從而形成企業基于人的組織能力。價值觀底線永遠堅守,企業文化定期提煉,人才培養永不止步。
做到這三件事,一家公司的組織能力,就不用犯愁。
6、什么才算,好的組織能力?
在談「組織能力」的時候,我刻意繞開「組織能力楊三角」,楊三角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我自己擔心也被限制住。
在我眼中,好的組織能力,都就是基于人性去做設計,跟你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吉利的HR告訴我,他們內部非常鼓勵一線員工把自己的想法提煉出來,然后去申請專利,因為一線工作的人,很容易看到流程上或者工藝上可以優化的地方。
不過問題也來了,一線藍領,他們有很好的動手能力,但是文筆好的很少,所以吉利專門請了專利事務所,幫一線員工寫專利。
只要員工申報專利,公司就有紅包有獎勵。雖然有一半以上的專利可能利用率很低或者根本不實用,但吉利從上至下對這件事情非常看重。
有一部分員工,每個月的專利獎勵費比工資還高,外人看起來很不理解,但在吉利有個理念就是:一百個提交的專利只要有一個效果好,那就遠大于專利獎勵費的投入了。
這就是我眼中超棒的組織能力,根據人性去做組織,最后服務組織目標,高級!
7、小公司的組織能力,從哪里來?
絕大多數情況下,小公司的組織能力,都源自一把手,因為組織能力的瓶頸多半定創始人(或CEO)的能力瓶頸。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組織中有一個糟糕的合伙人,那他也會拖累整個組織,而且這種情況還比較隱蔽,難以發現。
在我的理解中,小公司的組織能力,HR基本是沒什么話語權的。
從整體上來說,小公司的組織能力,就像一個人的氣質一樣,每一家小企業的氣質都不一樣,有焦急的,有淡定的,有自律的,有摸魚的,組織能力在小公司身上,給人的感覺非常直觀,就像氣質。
(你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你眼中的HRGO是什么氣質?)
8、為什么99.9%的企業,學習華為和阿里,都失敗了?
因為組織能力,真學不來。
到現在,很多企業依然在學阿里的三板斧和六個盒子,不是說這兩個工具不好,或者有問題。
而是這兩個工具是10多年前,阿里內部在用的工具。 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員工的特點也都有不同,依然強調原汁原味的三板斧和六個盒子,最后只能學成四不像出來。
學習標桿企業的關鍵,根本不是工具和方法,要學習的是失敗和失敗之后的教訓。
另外,所有企業的組織能力建設,都必須結合行業特點,企業規模,深挖自己的組織潛力,強化內部的文化和規則,才能一步步做出來的。
組織能力的建設,從來都不是大力丸,吃一顆就能就變身。
好的,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 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的觀點和看法。
最后,免費送你一份舟安老師自己寫的《職場人轉型與賺錢手冊》,里面有轉型方向建議、轉型心態建設、向上管理技巧、漲薪底層規律、影響力建設指南等詳細內容,有需要的話,可以加舟安老師個人微信,回復:賺錢。
加舟安老師個人微信
回復:賺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