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OLED電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全球第一款OLED電視早在2004年就由索尼公布了,而正式上市的OLED電視則是在2007年。索尼XEL-1成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在市面上銷售的OLED電視,盡管這款電視只有11英寸,但依然在LCD時代以及等離子時代驚艷了無數人。所以算下來,OLED電視從問世至今已經超過17年了,但這個一度被認為是未來主流顯示的技術和產品,從來都沒有能挑戰LCD的市場地位。時至今時今日,我們不禁要發出一聲疑問:OLED電視還有未來嗎?
事實上從我們第一次見到大屏OLED電視(55英寸以上)到現在,也已經超過了十年,沒有人否認OLED電視在畫質上的優勢,無限對比度帶來的黑位和畫面質感,的確是LCD所無法企及的,哪怕是Mini LED電視也不行,但OLED電視的問題從誕生至今就一直沒有完美解決過:高昂的售價、較低的亮度以及燒屏的風險。當然諷刺的是,最早索尼對于OLED電視的宣傳賣點之一是——使用壽命是LCD電視的兩倍……
我們這里當然不會去聊OLED的技術原理以及畫面優勢了,我們也知道為什么十多年過去了,甚至接近二十年的時間里,OLED始終無法成為電視行業真正的主流產品。最核心的地方不過是老生常談:OLED電視的成本下不來,售價實在太高。我們真正覺得悲哀的是,從今年的OLED電視的發展來看,我們依然看不到價格和成本大幅下滑的一絲可能性;我們甚至會悲觀地認為:或許在可見的未來,OLED電視的價格都無法降到我們想象的地步,直至它被Micro LED淘汰。
任何產品的成本下滑都會伴隨著規模的成長,但很遺憾的是,至今在OLED電視面板部分,只有兩個玩家——LG和三星。我們原本希望TCL華星以及京東方能成為兩大韓廠在大尺寸OLED面板上的競爭對手,但很顯然OLED電視目前的市場規模,不值得讓國內兩大面板廠為其下重注,何況華星和京東方在LCD面板上的市場如此龐大。更關鍵的是,LG和三星一邊在AMOLED上加大注碼,一邊則在大尺寸的OLED電視面板上縮小投資,三星在QD-OLED上的產能實在有點慘不忍睹,今年的OLED電視甚至大多數采用的是LG的WOLED,這也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的。
你很難對面板廠商縮小規模有更多的怨言,從OLED電視誕生至今,將近二十年時間里出貨量最高單年不過幾百萬臺,在全球每年兩億的電視出貨量中所占比例實在過小,甚至今年就會被Mini LED電視超越(這點毫無疑問……)。所以盡管還有三星、LG、松下、飛利浦、東芝等廠商努力在推出OLED旗艦電視,它在整個行業中也有足夠的影響力,但OLED電視始終無法放下自己的身段,只能處于電視市場的頂端,這自然也談不上普及一說。當唯一量產OLED電視面板的兩個廠商,自己都不考慮擴大產能,成本又如何大幅下滑呢?
真正讓我們感到失望的是,包括三星和LG兩大廠商,在OLED電視面板部分,我們認為他們更多想的是如何維持OLED電視的高利潤,而不是讓更多人能夠購買OLED電視。我們很早就說過了,OLED電視的亮度和燒屏問題,都不是影響用戶購買的最關鍵因素,價格才是核心。我們也認為,即使OLED電視的峰值亮度不如Mini LED電視,使用壽命短一些,但只要能保持一個價格下滑的態勢,那么它的銷量是會逐年增長到一定規模的。但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廠商更愿意在較小的銷售市場中,盡力保持足夠的利潤,而不是用價格去換取市場規模。
從今年三星和LG的OLED面板變化可以看出來,兩家的面板進化思路幾乎是一致的:提升串聯的堆疊數量以及加大對氘的利用率,以獲得更高的亮度以及使用壽命。我們固然為新的面板在性能部分的提升而感到興奮,但是回過頭來想想:每年的升級對于OLED電視的必要性是什么?這種升級的確是LG和三星在OLED面板上的軍備競爭,但更現實的意義是讓OLED旗艦電視有一個繼續維持在高價上的理由。
是的,電視廠商會表示:看,我們的旗艦OLED電視亮度又高了,還使用了這么多新技術和新架構,這難道不該賣個高價么?但對全世界絕大多數用戶來說,只會看到之前吹了很多年的OLED電視,現在價格還是那么高。對不起,全世界現在超過70%的電視銷量都來自于中低端的LCD電視,在大家對價格依然那么敏感之際,我們認為三星和LG在OLED電視面板上做的任何變化,都不是為了普及OLED電視!
再回頭來看看次一級的OLED電視面板,也就是我們說的OLED EX面板,從2021年到現在也超過了五年,可LG和索尼的價格從來沒有因為這是老面板而在價格上有過妥協,LG從C1到C4每年價格幾乎都在同一區間,偶爾說不定還漲上一點。我們就不說采用高端OLED面板的旗艦款電視了,如果這些使用OLED EX面板的電視,價格能和高端Mini LED電視更接近一些,那么銷量會不會攀上一個新的高峰呢?可惜的是,就算是價格最低的42英寸C系列LG OLED電視,都足以買一款85英寸的高端Mini LED電視了。
最終我們看到一個很讓人“糾結”的產品生態:一方面面板產能上不去成本下不來;另一方面為了維持高利潤和高售價每年面板還在努力升級。這種情況OLED電視要是能成為主流,那真是天理不容,畢竟消費物品自由獲取的共產主義社會還只存在于傳說和想象中。所以我們現在深刻的懷疑:是否在可見的未來里,OLED電視都無法成為主流,維持自己的高價位。
實話實說,三星和LG真要感謝那些游戲玩家,如果不是這么多玩家在顯示效果和性能的需求,三星和LG同電視面板技術的顯示器面板,絕不可能在短時間里獲得如此的規模。當然也要感謝顯示器在價格上的定位,使得OLED顯示器能在很短時間占據原本是Mini LED顯示器的高端市場,并且將Mini LED顯示器價格進一步拉低。雖然高端玩家的規模也就這么多,但的確能短時間內將OLED顯示器從無到有拉到一個不小的市場規模上。這可能也是OLED電視上有底氣維持高價的因素之一,有OLED顯示器兜底嘛!
但是就和電視一樣,OLED顯示器市場也是有上限的,而且對于三星和LG而言,顯示器絕對不是WOLED和QD-OLED的避風港,因為其他OLED面板廠商雖然不會涉足電視領域,但是肯定會使用AMOLED來生產顯示器,包括華星也會有印刷式OLED顯示器面板,屆時價格戰一起,雖然苦的還是Mini LED顯示器(價格繼續下滑),但QD-OLED以及WOLED顯示器在高端市場躺著賺錢的日子肯定不會長久,大概率會逐漸走向和OLED電視一樣的境況。
我們非常遺憾看到OLED在大尺寸設備上難以普及的情況,可能三星和LG在決定放棄LCD面板工廠的時候,并沒有想到LCD在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不短的時間里,依然會成為電視行業的主流技術。既然無法撼動LCD的市場地位,那么三星和LG在高利潤和擴大市場這兩個選擇中,選擇了前者也無可厚非。從三星電視現在努力宣傳OLED電視的態勢來看,很顯然即使未來因為LCD電視裹足不前被TCL和海信超越,三星至少還希望能在OLED電視上獲取更多的利潤,哪怕銷量上不可能和LCD電視相比一丁點。
當然,我們自己還是屬于OLED黨,我們也知道自己其實只是那一小部分人中的一員,我們對OLED的喜愛和堅持,完全不能代表電視市場的實際發展。明年OLED顯然會在技術上升級,堆疊式架構加上應該商業化的PHOLED材料,明年一定會有更優秀的OLED電視產品出現。但還是那句話,這只是給了廠商在OLED電視上維持高價的理由,它依然只是小部分人的奢侈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