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和親友一起吃團圓飯是不可或缺的年味兒儀式感。面對豐富多樣的美食,呼吸慢病患者在“吃什么、怎么吃”上要多加斟酌,“吃不對”也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目“呼吸慢病患者過年最易忽略的致命點?”中,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護師馮鵬為大家帶來了一份“春節限定版”飲食管理攻略。
吃鹽過量可使痰液增多、呼吸困難加重
“很多地區的特色年貨口味稍重、含有較多鹽分,呼吸慢病患者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身體潴留過多的液體、增加心肺負擔,還會導致氣管或者支氣管產生過多的黏稠分泌物、加重呼吸困難。”
“建議大家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使用定量鹽勺或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烹飪時多用醋、檸檬汁、香料、蔥、姜、蒜等調味,代替一部分鹽和醬油;另外,要盡量避免進食榨菜、腌菜、腌肉等高鹽食物,多選用新鮮魚、肉、蔬菜。”
吃過多產氣食物會阻礙膈肌運動
馮鵬老師提醒大家,“吃太多產氣的食物其實也是不好的,春節常吃的油炸食品就屬于產氣食物,它們會導致腹部脹氣,使得膈肌向上移,阻礙肺臟正常氣體交換。”
“洋蔥、圓白菜、辣白菜、紅辣椒等蔬菜,哈密瓜、杏子、芒果等水果,牛奶、大多數酸奶、冰淇淋、酸奶油等乳制品,杏仁、南瓜籽、葵花籽等堅果也容易產氣。”
吃的過飽可使消化系統血供不足
“在美食面前,很多人吃著吃著就容易吃多,最直接的損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腸胃蠕動較慢,出現消化不良。另外,假如一頓飯吃的過飽,更多的血液可能就涌向了胃腸道,也就意味著肺部所需要的血液可能會供應不足。
“所以,呼吸慢病患者在春節期間吃7-8分飽即可,還應該采用‘少食多餐’的進餐法,既可以避免腹脹,又能避免因一頓大餐消耗過多的能量和氧氣,致使呼吸更加急促。”
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加重呼吸衰竭
“年糕、餃子、湯圓等食物是春節餐桌上的‘熟面孔’,但是不建議呼吸慢病患者吃的過多。這是因為不少患者呼氣不順暢,呼出的氣量不足以帶走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就容易造成體內二氧化碳潴留,進而出現二型呼吸衰竭。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容易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進一步加重呼吸衰竭。”
“有些朋友出于擔心,碳水化合物吃的過少,這樣也是不可取的。我們拿慢阻肺病患者來舉例,穩定期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要占總攝入量的50%~60%,急性發作期的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需要降到40%左右。”馮鵬老師講道。
“另外,主食中可以適當減少精米白面、多攝入粗糧,比如每天的主食要包括200-300克的谷類,其中包括50-100克的薯類、50-150克全谷物和雜豆。薯類包括甘薯、馬鈴薯、山藥、芋頭等,全谷物包括糙米、全麥、燕麥、玉米等,雜豆是指除了大豆外的其他豆類,包括赤豆、紅豆、蕓豆、蠶豆等。”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馮鵬
副主任護師,中日友好醫院北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B12-13護理單元護士長,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護理學組副組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呼吸病學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廳級課題1項,院級課題1項,高校教學課題2項,參研多項課題,參與撰寫指南及專家共識5部,參編專著6部,曾獲北京護理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