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農歷新年了,讓我看看有多少小伙伴年假回家除了過年,還帶著相親任務的。
眼看著春節就快要變成“相親節”,父母們都忙著在這7天小長假,讓家里面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單身兒女,老老實實加入相親大軍。
就算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相親時對基礎條件的要求也不會有太大出入。鄰居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2023年公布的關于結婚和生育的全國調查顯示,認為選擇結婚對象時應重視對方“經濟實力”的女性,比例為91.6%。
由此可見,“經濟實力”是婚戀市場必須審核的重要因素之一。男性若是帶上“低收入”和“與父母同住”這種反向“關鍵詞”,那找尋另一半的困難度很可能會直線上升。
但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有的人被按頭去相親,想盡辦法半截跑路;有的人積極主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去相親。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ヨシオ。
一個從36歲開始相親2000余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收獲幸福的奇男子。
ヨシオ來自日本靜岡縣,國立大學理工科碩士。這個學歷,放在相親市場,本該可以抬頭挺胸。可惜老哥運氣不太好,一畢業就趕上日本就業冰河期,跟自己的理想工作失之交臂后,就一直在名古屋做自由職業者。直到35歲找了新工作,因為公司離老家比較近,干脆搬回了父母家。
36歲這年,想起自己當初立的20幾歲結婚flag,ヨシオ決定勇闖相親圈。
但沒想到,相親活動剛一開始,就遭遇了滑鐵盧。
最開始的一年半里,ヨシオ頻繁參加各種婚戀派對,但結果都不太理想。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后,老哥覺得單打獨斗不如加入組織,背靠大樹好乘涼,于是跑去了一家大型婚介公司,在這里迎來了二次打擊。
起初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特別是在看到ヨシオ學歷后,笑容更加燦爛。但當聊到了年收時,看到ヨシオ在年收欄里填入的數字350萬日元,笑容就如同凝固了一般,歡樂祥和的氣氛驟然降到冰點。那一刻,工作人員的沉默震耳欲聾。
在幾次努力組織語言后,工作人員委婉拒絕了ヨシオ,理由是:350萬日元這樣的年收,公司很難為他安排合適的相親對象。與其白白浪費入會費,不如就不要加入了……
最后不死心的ヨシオ在另一家婚介公司成功注冊,并提出每月30次的相親請求,但實際上,最終能安排上的也只有1到2次。
這還真不怪工作人員不負責任。獨生子,父母同住,低收入人群…一般有一項,女士們就會三思了,何況還一下子集齊了仨,這親基本上還沒相就已經結束了。
親是相上了,但隨著相親次數的增加,ヨシオ也遭遇了Double Kill、Triple Kill、Quadra Kill……
首輪打擊是被誤認為媽寶男,ヨシオ和相親對象互相印象都不錯,還交換了LINE。
但成也LINE敗也LINE,只因一次和女方聊天時,ヨシオ表示自己正要出去吃飯,順手拍了個一起吃飯的母親的背影。
沒想到對方在回復了一句“你和媽媽一起去吃飯么”,就刪人拉黑一條龍。ヨシオ事后分析,或許是女方誤會他是個媽寶男,所以避之唯恐不及。
更離譜的是,ヨシオ和那位說“你和媽媽一起吃飯啊?”的女士,后來又在另一場相親上遇到了。可當他想打招呼時,對方裝作不認識他。
另一位原本定好了約會的女士,在得知他和父母同住后,約會前一天突然發信息說:“我們取消見面吧!我現在腦子亂極了!”之后就徹底失去了聯系。
第二輪相親失敗,是ヨシオ的經濟型代步車“惹”的禍。受到收入的限制,ヨシオ無法負擔昂貴的進口車,他的日本國產轎車在婚戀市場中非常的不受待見。
一次集體相親中,當被問到車型時,ヨシオ的小型轎車,在隔壁男士的高級進口車面前完全不值一提。結果就是被提問女士全程忽略。
還有一次,ヨシオ與一位女性約在公園賞櫻。當ヨシオ開車去跟女生會和,對方看著ヨシオ的小型車說:‘這車是哪個牌子的,還真認不出來呢。’之后,這位女士加快步伐走在前面,明顯想要遠離ヨシオ的人和車。
果不其然,約會完這位女士就干脆利落的拒絕了ヨシオ。
就這樣,ヨシオ四年相了2000多次親,遇到了一個又一個這樣的“無禮女”。
不過緣分有時候就是很奇妙,來的時候擋也擋不住。就在ヨシオ心灰意冷,打算把手里的最后一個婚戀APP退會的時候,他遇見了現在的妻子,兩人在交往1年三個月后結婚,現在一家三口一同生活。
更讓ヨシオ沒想到的是,岳父居然還是在自己學生時代給予自己很多幫助的長輩。
如今的ヨシオ家庭幸福,并基于自己多年來總結的相親經驗開了一家婚介公司。
在ヨシオ看來,自己能夠成功結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交往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起了作用。雖然在之前的相親中,ヨシオ經常因為低收入或與父母同住等原因受到冷遇,但也讓他積累了經驗得到了成長,才能在遇見對的人后牢牢抓住屬于自己的幸福。
對于ヨシオ的經歷,網友們也是有話要說。
有人覺得相親對象本就是互相選擇,男性也會挑剔女性外貌;所以被挑剔年收也無可厚非,與其糾結這些,不如努力提高收入。
男性在選擇伴侶時也會看重女性的外貌,因此男性被以年收劃檔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女性因為生育和育兒而無法工作,導致收入減少,那么家庭的經濟負擔就會落在男性的肩上。重視收入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換個角度想,只要能夠滿足年收的要求,就更接近結婚的目標了。與其在收入較低的情況下繼續婚戀活動,不如先提高自己的收入再考慮結婚,這樣更好。
也有人覺得年收固然重要,但也要從個人存款、消費方式和價值觀等多方面考量。
雖然年收很重要,但我覺得有多少存款、之后如何使用這些錢,以及雙方的價值觀更為關鍵。
我的年收入只有大約400萬日元,但我還是順利結婚,并且在城市郊區一個相對便利的地方買了房子,擁有自己的車,養育著孩子。
雖然不能經常購買名牌商品或像流水一樣花錢,但每年大概可以去旅行一次,生活也還算有些余裕。
我認為,與金錢觀念和生活方式相近的人在一起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婚姻中究竟是要愛情還是要面包,好像一直都是大家討論的焦點。這么多年來也沒人給出標準答案,想來這種事還是如人飲水吧…
?? 1月25日匯率:0.046417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