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恩哥
一名婦產科醫生
在婦產科,短效避孕藥有很多用途,比如調節月經、治療痛經、子宮內膜病變、痤瘡、多毛等,甚至有人說它可以算是婦科圣藥。
但是,還是很多人非常抗拒吃,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藥物副作用。
確實,任何藥都有副作用,短效避孕藥也不例外。
但短效避孕藥冤就冤在,有太多被“誤解”的副作用。恩哥今天就來說一說,它真正的副作用是啥?到底怎么吃才安全?
“快問快答”文字詳細版
視頻沒看過癮的看這里
1
短效避孕藥的副作用有這些
短期來看,短效避孕藥在剛開始吃時,可能發生不規則出血、乳腺脹痛的副作用,另外類早孕反應,如惡心、乏力、食欲減退。
時間久了,可能出現月經量明顯減少,或者停經、欲望減弱、情緒低落,少部分人肝功能受損,這主要發生在原來就有脂肪肝或活動性肝炎的情況。
以上這些副作用發生率很低,且大多數會逐漸減輕。
如果加重了或影響到工作、生活,那還是建議去看醫生。
2
短效避孕藥增加患癌風險嗎?
很多人還顧慮,短效避孕藥會增加癌癥風險。
先說乳腺癌,有證據表明,連吃一年,乳腺癌風險增加多少呢?答案是1.3/10000。
再說宮頸癌,有實驗說服用短效避孕藥后,得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某種程度上說避孕藥背了黑鍋。因為吃了避孕藥就不帶套了,間接增加HPV感染。
所以,建議大家接種HPV疫苗,全程使用套套,基本可以抵消掉長期吃短效避孕藥的風險。
最后是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結直腸癌,這幾種就不擔心了,因為服用短效避孕藥反而可以降低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風險,達到40~50%左右,還能降低一些結直腸癌風險。
3
短效避孕藥增加血栓風險嗎?
還有人擔心短效避孕藥會引起血栓。
血栓風險主要與避孕藥中所含的雌激素有關,科學家們也注意到這一點,所以現在新型短效避孕藥的雌激素含量越來越低,副作用就更少了。
所以,總結一下,為了安全起見,以下這些人最好不要吃,包括:
35歲長期吸煙的,有靜脈血栓、家族史和個人史,肥胖BMI大于30的人群。
另外,伴有其他靜脈血栓危險因素,乳腺癌患者、腦膜瘤患者等,都建議選擇其他避孕方式。
如果您有別的基礎疾病,不能確定是否能吃藥,最好提前咨詢醫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